云南短视频作品特征分析

2020-09-10 07:22李刘阳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短视频云南

摘 要:2016年,移动短视频行业迎来爆发,各大短视频应用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了集视频生产和分享于一体的功能,而这是继文字、图片之后的另一大内容创业点,成为了微时代全新的互联网社交平台和超级入口。云南省作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在短视频行业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在大型公司参与短视频传播的同时,具有鲜明云南民族特色的地方性短视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移动短视频平台上。成立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芒市的短视频自媒体品牌《龙江锅》依托德宏地区特色的民族地方文化,在短短两年内成为了该地短视频行业的领军者。本文以《龙江锅》为例,剖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短视频作品特征,不仅有助于学界和业界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样态,也能为芒市乃至德宏地区的短视频发展提供新角度。

关键词:云南;短视频;作品特征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073-01

一、短视频《龙江锅》简介

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云南省对外宣传的重要名片。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传播渠道日益多元,短视频因制作成本低、传播方式灵活、受众范围广等优势,适应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需要,短视频成为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傳播的重要窗口。

《龙江锅》摄影工作室是成立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芒市的自媒体企业,自2017年6月5日成立至今,已拍摄出品500余部短视频作品,总点击量达3300万多人次,单次点击量达10万多人次,拥有25万粉丝。《龙江锅》面向本土受众,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进行戏剧化加工,在用地方化符号打动本土观众的同时,也通过泛性生活化情景剧的形式受到了异地观众的喜爱。

二、短视频《龙江锅》作品特征分析

(一)民族文化符号的“软性”呈现

德宏州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得民族文化符号的表达成为了《龙江锅》作品的重要特点。创作者通过对民族文化符号呈现方式与“度”的把控,使得《龙江锅》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题材短视频作品,不仅获得了大量本土受众的认可,也吸引了外地受众的眼球。

赶摆是傣族特有的活动,是集祭祀、集会、百艺、商贸于一体的庙会。对于赶摆这一民族文化符号的表达,《龙江锅》并没有像大部分纪录片、短视频一样着重介绍赶摆这一文化奇观带来的各种新鲜事,而是通过父亲对3个孩子分别赶摆要钱产生不同反应的情景小故事,使受众在娱乐解压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这种傣族活动了解。在《岩刀砍、仔盖到德昂寨子收猪》中,两位主人公去德昂族村寨收购德昂族出名的小耳朵猪,拍摄地点选在了具有百年历史的德昂族特色建筑中,通过热情好客的德昂族村民拿出本民族特产招待二人这一情节设置,将德昂族的出名特产德昂酸茶、毛烟以及小耳朵猪介绍给受众,受众在跟随搞笑剧情发展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收着这些民族文化符号。

《龙江锅》中的演出人员大多为少数民族:演员老王是汉族,散胖、仔盖、孟仔是傣族,岩刀砍、麻腊和花花则来自景颇族。演员的多民族构成使龙江锅在创作过程中更注重各民族文化符号的多元呈现。《龙江锅》演员在演出过程中也没有刻意穿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服装来表现民族身份,而是像大多数现实生活中的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一样穿着现代服饰,在更贴近当代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同时,也不会使当地汉族受众产生渐离感。

《龙江锅》短视频作品对民族文化符号的“软”插入,一方面不会使生活在德宏地区、频繁接受生活中各种民族文化传播的本土受众产生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对德宏地区独特民族文化缺乏了解的外部受众也可以在通过搞笑短视频解压的过程中,增进对德宏民族文化的认识。

(二)地域文化符号的“亲切”表达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而不同地域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不同,便导致了地域文化的差异性。[1]不同于云南省著名短视频品牌《陈翔六点半》面向全国受众进行传播,《龙江锅》作为地方性短视频品牌,主要面向的是生活在德宏地区的本土受众。《陈翔六点半》短视频作品大多消除了地方标签,用独特的搞笑创意来吸引受众,而《龙江锅》则在短视频设计上突出地域文化的表达。

斯科佩克认为,一个文化存在的最明显的标志是“独特的或具有特异性的言语形式”的使用。[2]德宏地区生活着5个少数民族,这5个少数民族有各自的民族语言。《龙江锅》的演员在参与拍摄时全部使用德宏方言进行交流,不仅各民族受众都听得懂,也使没有经过专业表演教学的演出成员在对白交流中,用生活中使用的方言表达到位、自然不出戏。演员的名字也具有当地浓厚的地方特色,增强了本土受众的亲切感。

与《陈翔六点半》拍摄选地剥离地方性来削弱受众疏离感相比,《龙江锅》在拍摄地点选择上则充分利用地方“标签”,使受众感到亲切。不论是对大金塔、树包塔等德宏标志地点的选择,来突出德宏本土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龙江锅》还将给予赞助的饭店、电影院等商家场地作为拍摄地点,这样的营销方式不易使受众产生抵触心理,看到就在“家门口”的商家出现在短视频中,更容易产生地理位置上的亲切感。

(三)贴近生活的日常化处理

在演员角色塑造方面,虽然《龙江锅》每一部短视频作品中演员角色关系不尽相同,但是角色的名字与角色的人物性格大多是固定的:岩刀砍多为诚恳、向上但怕老婆的形象,散胖多是散漫、不上进的无业游民,身材矮小的盖仔则多是聪明机灵的年轻人。日常化的角色出现在短视频作品中,这样的符号化形象塑造使受众更容易熟悉角色、认可角色,就像是生活中身边的朋友一样,对《龙江锅》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提高身份认可度。

《陈翔六点半》在剧情设计上穿插间谍、枪战、科幻等大量虚构元素和无厘头搞笑方式吸引粉丝观看,而《龙江锅》则注重演绎发生在身边的故事。《龙江锅》通过对家人、朋友、工作伙伴等之间的日常琐事进行戏剧冲突加工,在起到搞笑传播效果的同时,更容易引起受众的情感认同,从而产生心理共鸣。《龙江锅》保持每天上传一部短视频作品的更新速度,充分培养受众传播习惯,增进与受众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对社会当前产生的热议话题,《龙江锅》及时制作情节相贴近的短视频作品,借“热度”吸引受众。如在天猫“双十一”购物节前一天,拍摄关于网购题材的短视频作品,使受众感受到短视频作品与自身生活的贴和度,拉近传受双方的心理传播距离。

《龙江锅》的短视频作品经常将拍摄地点选在村寨中,讲述发生在寨子中的趣事,因此受到了大量农村受众的关注。根据2010年数据显示,芒市城镇、农村居民住户102798户,总人口390766人。其中城镇人口 147510人,农村人口243256人。芒市拥有众多农村人口,选取发生在寨子里的故事或者从寨子里出来打工的年轻人发生的故事,反映当代少数民族地区的村寨生活,更能使农村受众感同身受。

《龙江锅》通过对拍摄题材、演员的选择以及选地日常氛围的营造,使得其作品更加贴合受众生活。对生活泛性矛盾的搞笑喜剧处理,使本土受众和外部受众都能在《龙江锅》短视频作品中找到自身的映射,增强对《龙江锅》的认同感。

三、结语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短视频作品出现在各大段视频平台上,民族地区因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潜力不容小觑。通过分析短视频自媒体《龙江锅》的发展状况,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短视频自媒体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龙江锅》短视频作品因其民族文化符号和地方文化符号的日常化呈现方式,不仅得到了本土受众的认同,也对外部受众产生了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5-66.

[2] 丹尼斯·姆贝.组织中的传播与权力:话语、意识形态与统治[M].陈德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87.

作者简介:李刘阳(1995—),男,山西侯马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影视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短视频云南
云南驿组诗
蒋正永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
2015年9月云南节庆一览
「云南山娃」
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