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角下体验类真人秀的乌托邦建构分析

2020-09-10 07:22赵熠如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符号学乌托邦

摘 要:本文以《向往的生活》为研究对象,探讨体验类真人秀节目在建构理想化生活图景中的策略和意义。本文以索绪尔符号学为理论工具,分析该节目中参与者、时空情境、任务推动、奖惩规则、现场记录、后期加工6个元素所包含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该节目以社会生活的基本要素搭建叙事框架,通过平移与借用、筛选与设置、简化与聚焦、尊重基本逻辑、后期艺术加工等手法进行制作,构建出符合观众期望的、美好富足的乌托邦理想生活图景。

关键词:符号学;能指与所指;体验类真人秀;乌托邦;《向往的生活》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087-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向往的生活》《哈哈农夫》《亲爱的客栈》等体验类真人秀的热播,该类型综艺已成为真人秀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向往的生活》为例,该节目在口碑、收视率、网络播放量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成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且对社会公众和文化传播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向往的生活》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类型真人秀的生产策略和意义建构。

二、6种元素的能指与所指分析

本文采用索绪尔符号学作为理论工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提出“能指”与“所指”概念,将符号看作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能指为符号的形式,所指为符号的内容。

为了在分析真人秀节目过程中将各种节目要素无所遗漏地纳入分析,需确定真人秀节目分析的涵盖要素。尹鸿(2005)在分析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规律时,将真人秀分解为7个元素:参与者、悬念、竞争、淘汰与选拔规则、时空规定、现场记录、艺术加工。[1]也有学者从叙事学的角度对真人秀节目要素进行划分,认为真人秀节目包括叙事主体、语境、内容和话语4个方面。其中,叙事内容包括人物、时空情境和事件等,叙事话语包括时间安排、设置悬念技巧等。[2]本文对以上两种划分方式进行结合与取舍,从参与者、时空情境、任务推动、奖惩规则、现场记录、后期加工,6个元素对《向往的生活》进行分析。

参与者的能指为节目录制嘉宾所呈现出的外形、身份、言行等,其所指为家庭角色、社会关系等。例如,黄磊因其熟练掌握生活技能,擅长决策与谈判,承担了“父亲”的所指;做客嘉宾与主人关系熟稔、可促膝畅聊,承担了社会角色中“强连接人际关系”,即“朋友”的所指。

时空情境元素下的能指,为节目录制时间和地点,其所指为其产生的隐喻意义。例如,节目录制多为春夏两季,其所指含义为万物复苏、温暖舒适;录制地点多选在风景如画的田园乡村,其所指为清新静谧、安逸闲适、资产富足等。

任务推动元素的能指为节目组为嘉宾布置的任务,其所指为具有积极向上意义的传统美德。例如,节目组要求嘉宾通过劳动换取报酬,所指含义为“劳动最光荣”“劳动获得美好生活”;嘉宾接待客人的任务,其所指为热情随和、待客周到。

奖惩规则元素的能指,是嘉宾在任务结束后获得的奖励或惩罚,其所指为现实生活中的正反馈或负反馈。例如,客人在结束拜访后对主人的正面评价,其所指为人们在现实中可拥有的亲密人际关系。但是在《向往的生活》中,还存在弱化奖惩规则的能指,其所指为对生活的美化与梦幻化。

现场记录元素的能指是嘉宾与节目工作人员的现场沟通,所指为社会运行秩序与规则。例如,嘉宾在生活经费有限时,要求节目组给予补贴,其所指为现实中的社会保障、资源配置与政府补贴。虽然这种协商并不完全符合现实社会中的规律与法则,但其行为本身却具备与现实生活相同的象征意义。

后期加工的能指为动态图案、字幕、特殊图案等,其所指为对平淡朴实生活的梦幻式勾勒和童话意义建构。

三、社会现实的映射和社会理想的塑造

《向往的生活》一方面力求贴近现实生活,具备真实生活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又通过对现实生活中贴近节目主旨的要素进行筛选和重构,以建立起符合社会普遍理想的生活图景。因此,在该节目中,同时存在对社会现实的解构和对理想的建构。

(一)提取现实要素,搭建叙事框架

《向往的生活》节目的叙事框架,是以极其贴近生活和拟合真实生活而展开的。

参与者、时空情境、任务推动、奖惩规则、现场记录5个节目元素的能指,其所指含义均指向了现实生活的必备要素。例如,参与者的所指是家庭基本组成单位和社会人际关系,任务推动和现场记录的所指是基本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这些能指均设置或模仿了真实社会生活,搭建起了节目的基础叙事框架。

(二)5类制作手法下社会理想的建构

該节目采取了5种制作手法,在贴近现实的框架基础上,完成了对社会理想生活的搭建。

1.表演、平移与借用。节目中所呈现的“主人”之间的家庭关系,是一种基于角色性质的虚构。黄磊、何炅、刘宪华等人在节目外是朋友、同事关系,在节目中却因其各自具备的个人特征,形成了家庭关系,这实际上包含着表演的成分。

而节目中“主人”与“客人”的社会关系,实际上是节目参与者在节目外就已经形成了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连接。此时被平行地移置节目,成为节目中的主客关系和社会关系,这实际上是节目对现实的采纳和借用。

通过表演、平移、借用等手法,《向往的生活》节目完成了对参与者的属性与关系构建,同时营造了轻松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满足了观众对人际交往中的情感需求。

2.筛选与设置。该节目的时空设定等元素都存在着人为的筛选和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剔除不符合节目主旨的符号。

节目组摒弃了会为观众带来不良观赏体验的事物,如代表寒冷、简陋、贫穷的事物,留下了符合节目主题和基调的事物,如代表温暖、富足、舒适的事物。这种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了基于现实却接近理想的生活面貌。

3.简化与聚焦。现实生活中具有象征含义的符号数量广泛,但在节目制作中却很难面面俱到。因此,节目制作方需要对符号进行简化和聚焦,以精简内容,突出重点。

例如,在任务推动环节,根据节目规定,参与者完成剥玉米、种水稻、拔萝卜等任务,即可获得现金收入。这种“财物交换”正是对市场经济的模拟和简化,而“劳动获得收入”也是对就业的一种映射和简化。同时,节目在根据日常生活所需设置任务时,剔除了诸如教育、医疗、养老等其他社会生活问题,只聚焦在了饮食、就业等物质问题,以及人际关系等精神心理层面。因此,《向往的生活》的任务推动,虽基于生活且高度贴近生活,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简化和特定角度的聚焦。

4.尊重基本逻辑。除了对生活美好图景的加工制作之外,《向往的生活》还遵循了基本的生活逻辑,来使理想图景建构更加容易被观众接受。其对基本逻辑的尊重,主要表现在节目制作方在节目中的适当参与和适当退出。

适当参与表现为参与者与节目组关于降低商品成本或抬高农产品价格一类的沟通,这类沟通象征着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公民政治经济的诉求与举动,此时制作方的参与是合乎生活逻辑的。适当退出则表现在奖惩规则制定与实施环节,生活中的正向与负向反馈往往体现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若制作组作为第三方实施奖惩,会破坏生活的运作逻辑,因此此时选择适当退出,可保护节目中“生活”的正常周转运行。

5.后期艺术加工。《向往的生活》的后期制作贯彻了该节目的风格建设目的。通过前4类手法进行生活的贴合与提炼之时,后期加工发挥了戏说生活和升华生活的作用。在后期的字幕与动画中,节目轻松、愉悦、富足的主旨被进一步强化,更加增添了普通生活的梦幻含义。因此,该节目的成功离不开后期制作对节目风格意义的规划与建设。

综上所述,《向往的生活》取材于现实生活,通过平移与借用、筛选与设置、简化与聚焦、尊重基本逻辑、后期艺术加工5类制作手法,勾勒出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同时完成了当代社会乌托邦景象的构建。

四、乌托邦的建构与社会历史意义

“乌托邦”一词最早出现在1516年问世的《乌托邦》一书中,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图景的向往,以及对晦暗残酷现实的厌倦与批判。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民族复兴的紧要关头,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竞争压力。不仅如此,高度城市化导致的人际关系疏远,以及快节奏的生活和情感宣泄渠道的缺失,都加重了人们的生活负担。

乌托邦是一个超越现存社会秩序的理想化的世界,这种能让节目生产者摆脱现实桎梏,任意制造能够让受众接受的娱乐方式的节目形态,对于节目生产者,无异于乌托邦。[3]《向往的生活》成功营造了一个美好而梦幻的乌托邦,其中有充满理解与爱的和谐家庭,有互相支持的亲密朋友,有富足且舒适的物质生活,有劳动即自给自足的精神需要。节目抓住了当代社会生活的痛点,从繁忙而焦虑的现代生活摆脱出来,建构起充满关爱、和谐共处、井然有序、富足和乐的乌托邦式的生活图景,以满足当代电视观众的需求。

五、结语

体验类真人秀《向往的生活》是社会现实的映射,基于當代社会人民的精神与物质生活诉求,进行了理想生活的塑造。其贴近生活且高于生活的制作手法,也成为该节目的成功因素之一。该节目的成功经验也启示综艺节目行业,在构思与制作综艺节目之时,要立足于现实社会,紧抓社会问题,贴合观众心理,做出正向引导,方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尹鸿,陆虹,冉儒学.电视真人秀的节目元素分析[J].现代传播,2005(05):53-58.

[2] 张乃瑜.《爸爸去哪儿》的叙事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4.

[3] 董华峰,余香凝.电视真人秀节目:一种电视节目的形式乌托邦——基于节目生产者视角的真人秀节目形式分析[J].新闻界,2017(05):81-85.

作者简介:赵熠如(1996—),女,山西长治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传播学。

猜你喜欢
符号学乌托邦
基于图像符号学的品牌联名设计研究
浅析徽州马头墙中的设计符号学
Killer App
后现代式精神下欧美反乌托邦类型片表达刍议
乌托邦
写在“生命符号学研究”前面的话
我们存在于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交流.拓展.展望:记2008年南京国际符号学研讨会
符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