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的历史反思教学研究

2020-09-10 06:06张翠英
高考·上 2020年6期
关键词:反思教学中学历史研究

摘 要:中学历史反思教学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的观念、态度和方法,更好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完成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本文重点就中学历史反思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学历史;反思教学;策略;研究

1.引言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探究与解决教学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与有效性过程。

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会学习。随着中学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调整为学科课程核心素养目标,新一轮教学改革已经再次起航。核心素养的提出,要求教师超越学科领域去理解基础教育。学科只是工具,是素材、桥梁、平台,核心素养才是目标。通过历史学科教学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认真反思各个教学环节,优化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案,深入研究中学历史的反思教学。

2.影响中学历史反思教学实施的因素

2.1内部因素

对教育理想和教育信念的追求与坚持,决定了教师投身教学并对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师自身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学观念素养,决定了教师教学反思的质量和效率。适应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精湛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相应的教育理论知识、科研能力、观察学生的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由此,教师才能的更好的开展教学反思,从而使教学反思更有深度,更有质量。

历史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了教师内在的需求,具有较高教育理论的教师通常能够自觉地运用他们已经掌握的教育理论。传统教育观念阻碍了历史老师的反思教学,改革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理论,自觉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践开展反思教学,改善教学生态,从历史学科教学中提升师生素养,已经成为了优秀历史教师的自我迫切需求。

2.2外部因素

影响中学历史反思教学的外部因素有校本培训、教育行政部门的推动、教育专家的引领、教育同行的相互借鉴与影响等。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职称评定,教师培训等政策的实施,省市区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开展反思教学的积极性。教师进入职场若干年后,部分教师思维模式、品格性情都会慢慢地固化下来,部分人甚至放弃了职业追求,所以教育培训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导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中学历史反思教学的特点

3.1自主性

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应具备课堂探究的能力。作为历史教学反思教学的主体,历史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具有自主性。只有历史老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并反思教学内容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才能以此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改进。如果没有必要的自主权和主动性,历史老师将在教学过程中变得被动和停滞,并且很难提高教学效果。

3.2回顾性

反思顾名思义是回顾和反思,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中学历史反思教学是反思已经完成或正在发生的教学行为,因此中学历史反思教学具有回顾性,但反思教学不仅是回顾性的,而且是基于回顾性的调整,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循环和螺旋式的提高过程。因此,中学历史的回顾性教学既是积极的回顾又是发展的回顾。反思教学,教师反思教学内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中学历史反思教学是经验性的。

3.3开放性

反思教学在内容上和方式上是开放的,不应把教师反思的内容和方式局限在某些方面,只要有利于教師专业发展,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都是应该提倡。优秀的历史教师需要对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都有所涉猎,积极拓宽视野,随时关注学术动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

4.中学历史反思教学的策略

4.1明确历史教学目标

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品格是学生的核心素养。新课程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要求学科教师超越学科的范畴来理解学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对于历史教师来讲,要深入思考历史学科能够弘扬的价值观念、培养的思维方式和养成的行为品格,在教学中积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思维启迪、品格塑造,努力发挥历史学的育人功能。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教学活动的方向,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深刻反思教材、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困难,思考什么才是伴随学生终身的素质。知识可以随时更新,能力可以训练提高,而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品格品性一旦形成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因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对于中学历史反思教学极为重要。

4.2积极实践

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通过自主反思、教学合作、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各种途径,回想教学情况,发现教学问题,探究教学主体、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的决策,不断改进教学过程,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

在中学历史反思教学中,教学的主要环境是学校,教学主体是教师,学习主体是学生。结合学校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反思教学工作,通过对自我教学过程的反思,积累好的经验,促进自己专业化的发展,不能机械套用、照搬他人的理论和方法。

结论:反思教学已提出很长一段时间,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极为积极的影响。但是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下,探究中学历史教学目标,反思中学历史教学实践,提高中学历史反思教学水平,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的良好育人效果,还有很多规律工作要求我们去反思和探究。

参考文献

[1]黄牧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D]:《历史教学》.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6年第20166上期.

[2]崔艳华.高中历史教师反思教学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3]宋月建一基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反思教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4]昌玉燕.新课程下的高中历史反思教学之探究[D]:[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5]黄月珍.反思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张翠英,性别:女;出生年月:1973.2籍贯:河南信阳;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松岗中学;职称:中级学历:本科;

猜你喜欢
反思教学中学历史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师生互促发展,走出大学英语教学困境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读、问、讲、练、思”五环节的有效渗透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