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与防疫态度和行为关系的调查

2020-09-10 07:19彭兆龙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防疫

摘 要:2020年1月下旬,经过小范围的访谈,笔者发现青年大学生在疫情防控初期的积极作用与他们的互联网使用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关系,笔者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与其防疫态度和行为进行探究,验证假设:大学生积极的态度行为与互联网使用成正相关关系,最后对此结论进行深化。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防疫;态度和行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119-02

一、引言

本文对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状况和大学生群体对疫情的态度进行调查,并提出如下假设:

H1:大学生积极的态度行为与互联网使用成正相关关系

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2020年1月23日14:00至1月24日14:00,笔者就大学生对发生的疫情及疾控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调查采用滚雪球(Snowballing)的方式,在问卷星平台上对来自28个省级行政区的2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他们分别来自90所不同的大学,涵盖了16至35岁部分年龄段,其中年龄为18岁者最多,占38.65%;男性占总数的57.45%,女性占42.55%。

本调查以大学生互联网使用(使用时间、使用倾向、用以获取信息的频率3个维度)为因变量,对此次疫情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传达支持医护人员的意愿、科普知识纠正谣言的倾向为因变量进行了调查。

信度检验采用“同质信度”方法,使用Cronbach’sα系数对7个核心变量进行衡量。Cronbach’sα为0.702,大于0.7,是可接受的范围,信度检验合格。

二、大学生的互联网使用状况:使用频率高、时间长,相较传统媒体更青睐互联网信息

本调查设置3个测量维度(使用时间,用以获取信息的频率和使用倾向),并参考相关量表制作问卷。[1]

首先,受访大学生使用互联网时间较长,大部分使用时间大于4个小时(见图1)。其次,受访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频率较高。本问卷从“从不”至“时时”设置五级量表,均分为4.24,可见受访大学生互聯网使用频率较高。最后,使用倾向上。设问为“相较于传统纸质媒体,你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获得疫情相关信息”,由“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设置五级量表,均分为4.09,相较于传统纸质媒体,受访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

三、大学生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程度及态度

本调查以对疫情的了解程度、关注程度、恐惧程度、在互联网上支持医护人员的意愿、科普知识纠正谣言的倾向为大学生对此次疫情的积极态度与行为的刻画维度,并且额外设置问题验证大学生对官方媒体的信任程度。

(一)对官方媒体的信赖程度高

设置排序题“针对此次传染病的情况,请对以下消息来源的信息可靠程度排序(如不信任可不排序)”要求受访大学生对信源可信度进行排序,以刻画大学生对官方媒体的信赖程度。其中,“官方媒体及其社交账号”平均综合得分为4.87,位列第一;“社交媒体上的名人(如微博的大V等)”“亲友”“国外媒体”“未曾谋面的网友”平均综合得分分别为1.86、1.41、1.11和0.76。可见在疫情信息的传播上,官方媒体广受信赖。

(二)大学生对疫情关注和了解程度高,但恐惧程度低

本问卷设置“您时时关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及疾控情况,认为它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及“您了解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及预防措施”,由“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的五级量表以刻画其关注程度,均值分别为4.15和3.8。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关注此次疫情,了解疫情本身及其防护措施。此外,设置“您对此次疫情态度悲观,并产生了恐惧”五级量表以刻画大学生对此次疫情的恐惧程度,均分为2.03。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对疫情的态度乐观。

(三)科普知识纠正谣言的倾向和传达支持的意愿强大

问卷设置“您倾向于普及疾控知识,纠正错误认知”和“您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对疾控工作者的支持”五级量表,由“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的五级量表以刻画其关注程度,均分分别为4.06和3.79。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倾向于科普疾控知识,抵制谣言,并且倾向于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对医护工作者的支持。

(四)大学生互联网使用正相关与其积极的态度行为

从图1可知,互联网使用对积极态度行为产生影响时,标准化路径系数值为0.745>0.5,并且此路径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z=3.408,p=0.001<0.01),因而说明互联网使用会对态度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即互联网的高度使用与大学生对疫情积极态度与行为是呈正相关的。

四、全社会齐心协力,定能取得抗疫胜利

综合以上结果,可以一窥在当前这种新冠病毒肆虐时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状态: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关注到这一热点事件并持续关注,选择其高度信任的官方媒体,了解相关信息,并且愿意普及相关科学知识、纠正错误认知、表达自己对医护工作者的崇敬之情,在疾病控制和社会心态的回复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产生这一现象有如下原因: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和正确指导。习近平总书记1月20日作出了重要指示,简明扼要地阐述了防疫工作和舆论工作重点,为防疫工作和舆论工作提供了前瞻性、总体式的指导,[2]并且在防疫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都给予科学的引导。这有利于媒体正确发声,牢牢控制舆论主导权,平复社会心态。

官方媒体运用新媒体手段,构建媒体矩阵,辟谣与科普相结合,纠正错误认知,激励广大人民与病毒抗争。因此,更多的大学生选择信任官方媒体,从而既能扩大官方媒体信息的传播范围和深入程度,也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在传递正确信息和积极心态的作用。

不可忽视的是,高校也在其中起着积极作用。以笔者所在的河海大学为例,学校领导第一时间开展专题研究部署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并通过网络途径(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给我们最初的引导;1月23日起,河海大学微信公众号针对全体教职工、本科生、研究生、毕业生等不同群体的特点,发布了50条(截至2020年3月3日)与疫情防控有关的信息;并且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同时,在线上举办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心态。可见高校在互联网上的积极引导不可或缺。

最后,青年大学生本身具有的互联网优势和身份多样性是他们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原因。早已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的网络公共参与具有主体多维、活动频繁等特点,[3]这意味着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能够多渠道、高效率地获得并传播防疫信息与心态。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第一时间获得官方媒体发布的疫情信息,并且在学校的引导下,发挥互联网优势,在线上广泛传播科学信息和积极心态,为遏制疫情尽了一份力。

五、结语

面临此次新冠肺炎战“疫”大考,大学生发挥互联网优势,可以更好地获得与疫情有关的科学信息,树立积极的心态,并借助社交媒体加以传播,成为积极心态的传播者、科学防疫知识的传递者。笔者相信,大学生也会在以后的突发事件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必须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加以引导,真正发挥出大学生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冯锐,李亚娇.大学生互联网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6):77-84.

[2]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N].人民日报,2020-01-21(001).

[3] 刘俊峰.网络时代大学生公共参与的引导[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2(6):76-78.

作者简介:彭兆龙(2000—),男,广东茂名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

猜你喜欢
防疫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齐心防疫,看好你,“小蓝”
防疫宣传
“豪华防疫包”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
防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