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融媒体背景下记者的能力培养

2020-09-10 07:19李斌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融媒体培养

摘 要:融媒体技术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传统的多种媒体组合起来形成的一次采访、多元传播的媒介运行方式。随着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理念成为主流传播理念,一大批省、市、县级融媒体中心逐步建成、投入使用,与此同时,部分地方暴露出能够适应融媒体背景的记者队伍匮乏问题,限制了融媒体平台作用的发挥。本文围绕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探讨记者能力的培养,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记者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125-02

一、引言

融媒体是指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环境下的“两微一端”及其他政务平台、社区服务平台、舆情收集平台进行有效整合,从而实现信息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传播理念。需要强调的是,融媒体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传播机构。融媒体平台只是实现信息融合、传播的物理基础,而不是独立于其他媒体的新型传播媒体。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提高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由此可知,融媒体是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通过建设一个包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新型技术平台,实现舆论引导能力的大幅度提高。它具有传播方式多元化、信息采集多渠道等特质。因此,融媒体中心的主要特点是多渠道内容聚合、重点舆情发现、热点舆论管控以及多渠道传播等。

在融媒体时代,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从业人员单一的业务技能已经不能满足融媒体环境下工作要求,而具有现代融媒体传播意识,能够使用多种手段、多种工具进行新闻采访、编辑、发布是对记者能力的综合要求。如何培养和提高记者适应融媒体背景的业务能力,成为了摆在各级传播机构和新闻院校面前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当了解融媒体的传播特征。

二、融媒体背景下的传播特征

融媒体技术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广播、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媒体界限,多内容聚合、多平台传播成为传播的主流方式。具体来说,其具有以下传播特征:

第一,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多平台、多元化传播是融媒体时代的首要特征,也是融媒体背景下带给受众的主要体验。以县级融媒体平台为例,一条信息除了可以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传统平台上发布外,还可以在微信、微博以及各类APP上发布,这种多元的传播途径使得信息的覆盖面更广,传播力、传播效果较好。

第二,新闻线索的来源渠道较传统媒体更加广泛。传统的媒体新闻线索较为单一,政府工作、社会动态、编辑部的报道计划等是记者寻找新闻线索的主要依据。虽然媒体采用多种方式,尽可能地拓展新闻线索的来源渠道,但这种方式受记者主观影响较大。利用融媒体平台,记者可以及时发现网络热点、舆情热点以及其他新闻线索,使报道更具贴近性、针对性。

第三,新闻报道的策划更精准、反應更迅速。传统的新闻策划是编辑部根据某一阶段报道重点组织报道行动,是命题作文。即先有策划,记者再根据策划进行采访、组织报道。而在融媒体背景下,融媒体中心是具有信息分析、报道指挥功能的“中央厨房”,集策划、采访、制作、播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是媒介的大脑和神经中枢。编辑部可随时根据舆情热点制定报道计划,利用报道指挥系统向记者实时下达采访任务,记者通过移动终端实时回传采访素材,后期制作人员及时制作发布,实现报道的“零时差”,提高新闻的时效性、舆论的引导性。

第四,新闻素材的保管、共享更加智能。传统的新闻素材分散在记者手里,虽然记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素材进行分类整理,但个体化的保存方式使一些珍贵的素材以“孤岛”的形式存在,难以实现共享。在融媒体背景下,融媒体平台通过磁盘矩阵可以提供大量的存储空间,通过数据库的查询方式也可以为每一个用户提供方便的查询服务,记者可以很方便地调取数据库中自己需要的新闻素材,使报道的质量大幅度提升、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

三、融媒体环境下记者应当具备的能力

融媒体背景下的传播特征推动着新闻采编工作方式的变革,对记者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熟练驾驭各类媒体的典型报道体裁的能力。传统的记者能力在强调新闻基础能力的同时,重点强调的是媒介特色,如广播记者、报纸记者、电视记者等,这种职业分类使得长期工作在单一媒体的记者、编辑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无法适应多元化传播的要求。在融媒体平台的支持下,一条新闻不是在广播、电视、报纸或者网络等单一平台上传播,而是在多个平台上进行多元化传播,因此,记者在新闻创作的全过程中都必须考虑作品在不同传播平台中的呈现方式,而这一切都建立在记者熟练驾驭不同媒体典型报道体裁的基础上,简而言之,记者要成为全媒体记者。

第二,有更高的新闻敏锐度。融媒体背景下的媒介竞争除了大众传播媒体之间的竞争外,还存在与自媒体的竞争。融媒体平台利用技术手段能够实现对热点舆情的快速跟踪,记者编辑则可以利用平台实现对热点舆情的快速发现、新闻报道的快速组织、舆论的快速引导,这一点是自媒体无法比拟的。这就要求融媒体环境下的记者有更高的新闻敏锐度,能够及时捕捉新闻热点,掌握话语权,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第三,更加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在突发重大新闻的报道中,融媒体平台是指挥中心,是组织报道的中枢和大脑,通过融媒体平台,报道的组织者可以指挥不同点位上的记者根据报道策划迅速完成新闻素材的采集、回传,后方的编辑则完成材料的组织,实现快速报道。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更加注重报道的总体意识、大局意识,甚至为了整体报道使自己的采访活动碎片化。

第四,更加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相比传统素材保存的个体化问题,融媒体平台以素材库的方式分类保存记者采集的新闻素材,记者也可以通过调用素材库中他人的素材完善自己的报道。这就要求记者编辑拥有更加熟练的信息处理能力,一是能够将自己采集的素材精准地分类上传,便于其他使用者快速地搜索下载;二是能够在海量的素材中快速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三是能够对素材库中的素材进行再加工,因为素材库中保存的素材往往是其他记者为实现某一个报道目的而专门采集的,不一定符合调用者的需求,所以使用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报道需要进行再加工,使其符合报道主题。

融媒体作为一种理念,必将深刻地影响今后媒介的改革发展方向。传统的新闻教育沿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无法适应融媒体时代带来的传播手段多元化、反应方式精准化以及素材保存使用信息化的要求;同时,各类新闻机构从事新闻工作的采编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因为长期适应单一媒体的工作环境,要迅速转变理念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开设新闻专业的院校,特别是面向广大基层台站的职业院校,首先应当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层需要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建立符合基层台站工作要求的专业融媒体实训平台,从而强化学生的融媒体理念,加强对学生多种媒体传播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的信息使用处理能力,培养能够在基层融媒体环境下迅速开展工作的毕业生。

广大基层台站的管理者更要树立融媒体意识,鼓励现有的采编工作人员学习融媒体环境下的专业技能,以“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专家授课,开展员工培训,以“送出去”的方法培养业务骨干,以定期开展业务研讨的方式迅速提高在职人员的能力,避免出现平台闲置的情况。

四、结语

只有切实提高记者的素质、业务能力,实现人与平台的融合,才能够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2]

参考文献:

[1] 郭全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方向与路径[J].视听纵横,2019(6):23-32.

[2] 谌娜.区级电视传媒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闵行区电视媒体为例[J].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19(1):6.

作者简介:李斌(1969—),男,安徽亳州人,研究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新闻教育。

猜你喜欢
融媒体培养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