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的呈现间的相关性

2020-09-10 07:23许陈汇丰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相关性

摘 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是新闻报道随着社会事件的真实发展发生变化,呈现出的是一个认识事件、了解事件的过程。一个事实的客观发展结束,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才能全部展现出来;一个事件的客观发展到哪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才有可能到什么程度。本文阐述的就是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之间呈现出的相关性分别是真实性与客观性,这是报道一个社会事件最基本的两个原则。

关键词:新闻报道;社会真实;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127-01

一、真实性与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中的重要性

(一)真实性与客观性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一个社会事件发生之后,新闻工作者要对其进行报道。真实地报道新闻事实就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原则。首先,新闻六大元素的描述与报道一定要真实、准确地呈现在大众面前,让大众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事件的起因、结果。其次,事件的细节与情节也要真实客观地表现出来,不能出现判断失误这种简单的错误,这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自身业务能力的体现。最后就是新闻背景,在接触到一个社会事件,了解之后,就要挖掘一下出现这个事件的背景,力求把最真实可靠的背景信息放到大众面前,让大众在知道背景的基础上,再去看待这个事件。这3个步骤都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秉持真实性、客观性的原则,只有遵循了这两个原则,才是一个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1]

(二)真实性与客观性在社会真实中的重要性

社会真实其实就是指一个社会事件发生的真实的背景、原因、过程与结果。乍一看这与新闻报道中的六大元素很像,其实新闻报道的六大元素就是基于社会事件发生的背景、原因、过程与结果。一个事件不会平白无故地出现,那么追寻这个事件最真实的缘由就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真实性对一个社会事件是很重要的因素。只有探寻事件最真实的部分,才能作出判断。至于客观性的重要性,那就更好理解了,人都是有自主观念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说明每个人看待事件的观念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只能尽可能把社会事件客观地描述、呈现出来,让大众了解不偏不倚的事件真实,才能保证最客观的判断与说法。

二、新闻倾向性对真实性与客观性的影响

新闻的倾向性来源于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的个人看法与判断。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所以人看待一个事件就会有自主观念的看法,有对新闻立场、观点的思考。这种倾向性有时对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有一定影响的。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新闻工作的根本原则就是党性原则,因此我们也承认新闻的客观性不是要否认或排斥新闻具有倾向性,或是说有了倾向性无法有客观性。其实,想要尽可能地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就是要看这个社会事件是否属实,是否客观存在。一个新闻报道,是由新闻工作者在跟踪采访之后处理筛选的结果。虽然这种倾向有时候能被大众看出来,有时候看不出来,但是可能存在个人的习惯、观点等。所以本文在分析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的呈现间的相关性时,也不能忽略这种新闻倾向性。[2]

三、不真实、不客观对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的危害

(一)对社会舆论导向产生不利因素

一旦一个不真实、不客观的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出现,通过网络的传播,大众就会快速地了解到,并且进行转载和传播,形成一个虚假的舆论风暴。随着时间与热度的增加,就会慢慢扩大影响力,最终导致正确的舆论导向被影响,使得大众的思想被误导,不利于整个社会的良好发展。像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虚假新闻出现。一开始疫情刚刚出现时,大众都比较恐慌。有一天,微信里有好多人开始发一条信息,说是凌晨3点国家会进行飞机撒粉消毒,大众要关紧门窗,不要让消毒粉进到屋子里。随着转发的人越来越多,影响的范围越来越广,政府发现之后立马辟谣,说国家从没有发过这个新闻,也不会进行飞机消毒。[3]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虚假新闻例子,公众发现新闻之后,并不是去求证,而是一味地相信,并且转发传播,影响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误导了公众思想,甚至如果政府不及时澄清,还会造成恐慌,成为不利于国家安定的因素。

(二)欺骗和伤害了公众的感情

不真实、不客观的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对受众有很大的蒙骗性。一般情况,新闻对公众来说是有很大的公信力的,因为一般的虚假新闻从内容上看是很“真实”的,并且与一般新闻没有什么两样,所以虚假新闻没有澄清之前,很少会有公众去怀疑。一旦虚假新闻被戳破之后,就造成了公众的群体伤害,使得公众的认知出现了偏差。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疫情期间,公众本身就处于恐慌时期,再加上不能上班,经济上的压力使得公众对解决疫情问题有很大的期待。于是就出现了好多关于治疗新冠肺炎的虚假新闻,像“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这个消息一出,公众都去“抢”双黄连口服液,并且有些还自行服用,导致身体不适。于是,国家出了声明,呼吁大众不要太过着急,不要自行抢购和服用双黄连。这种虚假新闻就欺骗和伤害了公众的感情,给公众带来了精神与身体上的痛苦。

(三)对新闻的公信力造成伤害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力。一旦这个生命力出现问题,那么新闻报道就没有了意义。虚假新闻除了能对公众造成欺骗和伤害外,还会对新闻的公信力造成损坏。虚假新闻是一把“双刃剑”,破坏了新闻一定要真实、客观、准确的基本原则,让公众无法再对新闻产生极强的公信力,会对之后的新闻都产生怀疑。而这种怀疑,更是直接能造成新闻报道的无效,那么新闻还有什么意义,怎么能作为政府和公众的桥梁,这对新闻媒介的发展是致命的伤害。

四、如何把握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的真实性、客观性

要想把握住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那就要做到每个步骤都把这两个原则融入其中。新闻工作者在报道社会事件时,一定要先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因为这是整个事件发生的前提;要客观地去看待这个背景,不要因为事件中人物比较悲惨或者困难,就恻隐心发作,然后侧重于这一方面,而不能完整地表述整个背景,这样呈现出来的背景也是不真实、不准确的。之后就是向公众展现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新聞偏向性。新闻工作者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重现事件过程时,因为主观能动性,会造成整体表述有自己的风格,这都是不客观、不真实的表现。因此,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有职业责任,不要在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中加入自己的态度,这是非常不专业的表现。把握真实性、客观性、偏向性三者的平衡很重要。媒体自身要有正确认识,不要一味地追求收视率等因素,甚至为了这些因素而不顾职业道德,故意夸大新闻,造虚假新闻,这些都失去了真实性与客观性,新闻媒体也会失去公信力。把握住真实性与客观性,就是抓住了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的相关性,才能出一个好新闻。首先,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只有提高了职业素养,才能在保证正确的新闻认识基础之上,有一流的业务水平,恪守新闻报道中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其次,对于社会事件,要有正规的调查流程,这样才能得到一个真实准确的事件报道,并在发表时严格审查,不要出现事实不准确的情况。最后,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健全规章制度,政府要大力治理虚假新闻,形成强有力的处罚机制,加强这方面的管理,杜绝出现虚假新闻的可能,清理网络环境,还公众一个好的新闻传播环境。

五、结语

近年来,新闻来源也从传统媒体过渡到了新型媒介。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公众能快速、方便地看到大大小小的新闻。但是也就是因为这种快速与便捷使得虚假新闻出现得更多,公众受到欺骗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本文分析了新闻报道与社会真实的呈现间的相关性,就是为了让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找到初心,让真实性与客观性成为新闻基本原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应该做到的事情。公众有权利了解事件真实客观的起因、结果,因为信任新闻媒体,所以才相信新闻内容。真实性与客观性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 刘珊.探析新闻报道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重要性[J].传媒论坛,2019(9):24.

[2] 徐中华.新闻报道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9(12):120.

[3] 宋元媛.新媒体背景下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保障[J].新媒体研究,2019(6):10.

作者简介:许陈汇丰(1994—),女,安徽泗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相关性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新媒体时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发展策略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