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典型人物报道叙事学研究

2020-09-10 07:23孔凡铸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解放日报叙事学

摘 要: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研究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对杨朝臣的典型报道,从叙事视角、人物形象建构以及意识形态建构等方面,分析当时典型报道的写作技巧,希望能对今天的新闻报道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解放日报》;杨朝臣;叙事学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130-02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了一系列的大生产运动,在活动中涌现出了一批劳动英雄。《解放日报》利用典型报道这个新的报道形式,塑造出了吴满有、赵占奎、杨朝臣等劳动英雄人物。这开创了我国典型报道的先河,当时的报道经验和思路对今天的典型报道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多角度的新闻叙事视角

在叙事作品中,叙事的视角决定了整个文本所营造的故事氛围和给读者带来的最直观的感受。基于延安《解放日报》对杨朝臣的报道,根据学者曾庆香和何纯对新闻叙事视角的分类,笔者决定从以下3个叙事视角进行分析: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稀少的第二人称视角、第三人称见证人的叙事视角。

(一)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带来的革命感召力

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是指叙述者不是作为事件的一个旁观者,而是事件的主角,在新闻报道中讲述的完全是自己的故事。[1]如1943年2月28日《解放日报》头版中刊登的《生产战线上英雄辈出 杨朝臣向吴满有挑战》,文中写道:“劳动英雄吴满有:我的一切条件不如你。可是,我愿意拿你我的不同条件来和你竞赛。并且请我的区、村长,做见证人,请高、霍厅长做评判员,你说好不好?”上述对吴满有的报道,记者运用了第一人称视角,是通过吴满有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来记录的。这样一种“我”的身份代入,给读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拉近了叙述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了新闻作品的可读性。这对读者的身心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使更多的人参与到这场大生产运动中,投入革命的隊伍,体现了强烈的革命感召力。

(二)第二人称“你”的视角带来的故事对话性

在新闻叙事视角中,第二人称是用“你”或“你们”来叙述的。在新闻报道中第二人称的出现较少,争议较大,往往主观气息浓厚,和受众对话产生的“共情”效果,给人一种违背了新闻客观性的感受。如1943年3月1日《解放日报》头版中写道:“劳动英雄杨朝臣:接到你的信,知道你也是一个劳动英雄,真是非常高兴。你要和我竞赛生产。”虽然这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第二人称视角,但“你”的频繁出现还是颠覆了大部分新闻报道的风格,瞬间使新闻有一种讲故事的感觉,仿佛吴满有不是在和杨朝臣对话,而是在和读者面对面对话,使新闻的可接受性大大提高。

(三)第三人称“他”的视角带来的客观全局感

第三人称见证人的叙事视角是新闻叙事中最常见的一种叙事方式。叙述者只客观记录事物,不发表评论见解,保证了叙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如1943年3月5日《解放日报》头版刊登的报道《杨朝臣组建生产小组 创造劳动英雄庄》,文中写道:“杨朝臣接到吴满有的挑战书后,立即同意创造劳动英雄庄帮助村民解决困难。杨朝臣在小樵湾成立生产小组的会上,被选为组长,他除以自己的劳动经验奉献给别人外,并决定即日起,代本村农户,订出生产计划。”这段报道中,记者客观地叙述了杨朝臣接到吴满有的挑战书后的行为,排除了感情色彩,没有形容词副词,不进入任何人的内心,将文本意义的阐释权都交给了读者,显得非常客观公正。

二、非叙事性话语对劳动模范英雄杨朝臣的形象建构

劳动模范英雄杨朝臣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是许多劳动模范中的一员,他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体现了军人不怕苦、不怕累、敢于牺牲的精神,作为一名农民,体现了中国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体现了敢于与敌人和困难作斗争的大无畏精神。笔者用非叙事性话语的理论分析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对杨朝臣的形象建构。非叙事性话语主要包括公开评论、隐蔽评论,其中隐蔽评论是指叙述者隐身于故事之中,通过叙述技巧和故事结构来体现其对世界的看法,而自身不在作品中直接表明观点,主要包括戏剧性评论和修辞性评论。

(一)公开的评论——塑造出一个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和军人模范形象

公开的评论是由叙述者发出的,直接告诉读者该如何看待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包括分析、介绍、揭示、抒发等,具有很强的倾向性。如1944年1月8日《解放日报》第四版刊登的《杨朝臣是退伍军人的旗帜》报道中最后写道:“杨朝臣是革命农民的模范,是八路军战士的模范,是共产党员的模范,所有八路军退伍军人都应向杨朝臣学习,高举杨朝臣的旗帜前进。”记者将杨朝臣评价为好战士、好农民、共产党员的模范,是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给广大人民群众树立了一个好榜样,直接塑造了一个退伍军人的劳动模范形象,体现了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

(二)戏剧性评论——塑造出一个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劳动模范形象

戏剧性评论中人物的对话和思考是最主要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场景的描写、事件的设置表现出来。如1943年3月5日《解放日报》头版刊登的《杨朝臣组建生产小组 创造劳动英雄庄》中写道:“对于帮助村民解决困难,杨朝臣说‘过去的我很穷,没有力量,现在政府奖励我,给我耕牛、农具。我当然要帮助别人’。他在小组会上,拍着农民老章的肩膀道‘你穷,可是你好劳动,我借牛和农具给你,不要你的酬谢’。”在杨朝臣与村民的对话中,记者没有直接表现杨朝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是用一种看似客观的人物对话,充分体现了杨朝臣这个劳动英雄无私奉献、乐于帮助他人的特征。

(三)修辞性评论——塑造出一个勤劳又充满智慧的劳动形象

修辞性评论则是叙述者通过叙述手段暗示其意义的方式,包括比喻、象征、对比等。如1943年3月10日《解放日报》第2版刊登的《杨朝臣的劳动影响》中写道:“而老杨的右手没有一颗手指有指甲,他时常搬起秃秃的手指头对人宣传:‘我见了粪就像见了馍馍一样。’肥料果然给老杨哥长出了味美的馍馍。”杨朝臣把粪土比作一个个馍馍,为了捡粪土把指甲都磨掉了,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杨朝臣身上能吃苦并有坚强意志的精神品质。

三、《解放日报》杨朝臣典型人物报道中的意识形态建构

费斯克解释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中关乎表意(知识与意识)的社会关系,它常常被簡化以指那些关系的产品,即某个阶级特征或符合某个阶级利益的知识与表述。所以,意识形态被视为意指与话语领域内不平等的社会关系进行再生产的过程”。[2]通常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是一种价值和意见体系。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所刊登的关于劳动模范英雄杨朝臣的新闻报道契合了当时党中央领导层大力发展生产的政策方针,建构了一系列符合当时时代发展的先进的思想观念。它对建构社会知识、形成社会规范、塑造社会共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传播先进的农作理念,建构社会知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交流问题研究委员会在1980年完成的研究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对新闻传媒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归纳。其中第二条“社会化”的涵义是“提供知识和公共积累,促使人们积极参加公共生活”。[3]正如一些新概念、新名词都通过新闻报道发布传播一样,杨朝臣在1943年也通过新闻媒体,将各种先进的耕种方式和种植理念传播给全国的人民。如1943年12月10日《解放日报》第二版刊登的《杨朝臣的农作法》中写道:“今年一垧洋芋收了三十四五袋的骄人数目;下面分作开荒、耕种熟地、选种、下种、种肥造粪、除草护庄稼、除虫及收打庄稼与保管粮食等项,作出介绍……”记者通过新闻媒体将杨朝臣如何开荒、耕种、选种等人民最需要、最迫切想要知道的农作信息传递给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通过报纸了解到了最新的耕种技巧,使农作物的产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这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广泛传播,使人民的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加快了大生产运动目标的实现,也使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不断提高。

(二)宣扬劳动模范,改造“二流子”,形成社会规范

新闻叙事在意义的生产过程中,同样有叙事倾向,表现为区分善恶、包边美丑、匡扶正义、激浊扬清,形成符合主流意识的规范化角色、规范化行为和规范化社会。[3]如1943年3月17日《解放日报》头版刊登的《杨朝臣张万库受奖 二流子数人当众受罚》中写道:“欢迎劳动英雄!他们手舞足蹈的欢呼着。十分钟,秧歌队又领着一批人进场,民众没有欢呼,反报以冷笑,因为他们是二流子……二流子张守万也上台讲话,他说:政府好心肠教育我,我的错误一定能改的。”报道通过劳动模范与“二流子”的强烈反差,彰显了劳动模范的光辉形象,鼓舞人民群众向劳动模范不断前进。对待“二流子”,政府也给予了相应的惩罚,纠正他们的错误。这样不仅可以使学习劳动模范的正能量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又能以“二流子”作为惩治对象使人们引以为戒,进而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规范,对社会的稳定和人民健康生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宣扬全民劳动,塑造社会共识

新闻叙事所建构的社会知识、所形成的社会规范在被社会认可后,就变成了整个社会人群的共识,即形成了社会对基本利益、价值及问题的看法。[3]如1943年3月10日《解放日报》刊登的《杨朝臣的劳动影响》写道:“曾经被老杨帮助过,而今年还将得到老杨帮助耕牛农具的老章。他说道:‘回答老杨哥不要我的酬谢,我当然是更好的劳动!’”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模范杨朝臣对人民的影响是巨大的,他带动了全庄人民的劳动热情,使全民劳动的口号深入人心,使人民群众在无意之间形成了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劳动、加快生产的共识,这也助推了大生产运动高潮的到来。

四、结语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对杨朝臣典型人物的报道在写作技巧上灵活地运用了多种人称视角,在给读者带来不同感受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可接受性。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运用非叙事话语将杨朝臣塑造成了一个勤劳、奉献、乐于助人、充满智慧的劳动模范英雄。在意识形态的建构上,该新闻报道不仅传播了先进的农作理念,还宣扬劳动模范和全民运动,响应了毛泽东当时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口号,缓解了军民供需的重大矛盾,打破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和扼杀中国共产党革命力量的企图,为中国共产党获得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与报道方式对当今新闻事业的发展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135-136.

[2] 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28.

[3] 何纯.新闻叙事学[M].湖南:岳麓书社,2006:37,40.

作者简介:孔凡铸(1996—),男,山东曲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理论,新闻史。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叙事学
守正创新 继往开来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叙事学与文体学双重视域下的小说“三要素”教学模式重构
论西安事变与绥远抗战
On the using of flashback approach at the beginning of Nettles
延安时期《解放日报》对十月革命的纪念及其启示
《解放日报》与纪念十月革命的话语建构(1941—1946)
外宣翻译研究——基于修辞叙事理论视角下的构想
延安时期博古党报思想探究
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