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民生新闻从“小民生”向“大民生”的转型

2020-09-10 07:23陶林盟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民生新闻转型

摘 要:电视民生新闻在我国经历了一个较为长期的发展过程,期间,由于媒介自身及社会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民生新闻逐渐走入了发展的误区。其节目形式过于老旧、沉闷,内容也呈现出碎片化、低俗化的问题。民生新闻的发展前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在当下“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指导下,民生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一发展变化也为电视民生新闻提供了突破自我的发展出路,即由“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型。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本文探索电视民生类新闻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型的路径,旨在为新闻类节目的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民生新闻;“小民生”;“大民生”;转型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147-02

民生新闻在我国发展已有近30年,专家学者对其解读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但其共性都是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是百姓反映自身的生活状态的一个载体。它是以民众的生存状态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资源的新概念新闻。[1]

民生新闻的兴起,为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找到了自身发展方向。随后,全国各地地方电视台纷纷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如前几年开播的《廊坊零距离》《兰州零距离》《西安零距离》等,電视民生新闻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局面。

一、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误区

进入21世纪以来,电视民生新闻遍地开花,无论是省级卫视台还是各市地方台,民生新闻都被列为重点栏目加以督办。就在民生新闻占据电视节目半壁江山之际,民生新闻中的“民生”二字却渐渐被误读和曲解了。

(一)将民生视角曲解为奇闻逸事

当下各地方台为博得收视率,不惜曲解“民生”理念,歪曲“民生”本意,把“民生”作成奇闻逸事。媒体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让多数媒体放松了对新闻导向性的把握,转而把取悦受众、提高收视率作为取舍新闻的标准。这种利用大众好奇心理,只顾追求高收视的做法使新闻成了纯粹的娱乐品,也与新闻的基本要求相背离。在受众权利意识、媒介素养不断提升的现实情况下,这种剑走偏锋的做法势必会令受众感到厌烦,进而失去竞争力。

(二)媒体过度充当裁判者

新闻是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的能动反映。这主要说明新闻工作者在选择稿件、编排稿件甚至评论某一稿件或话题时都必然带有自身的立场。媒体是一个个个体的集合,本身就带有各自的思想偏颇,不可能完全“对”,更不可能成为社会的调停者、裁判者。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市民受到不公平待遇或自身权利受到损害时,首先想到的不是找相关行政部门进行解决,而是找到记者进行曝光。

(三)理解片面化,过度理解为都市民生

“不缺位”是专家学者对“大民生”理念定位所提出的导向把握,也是民生新闻应该坚持的方向。但放眼全国各地民生新闻栏目,节目中对农村民生问题的表述几乎为零,农村、农民常常被媒体有意或无意的忽略。

二、“大民生”是新闻节目发展的根本

“小民生”是将关注焦点对准普通百姓日常的衣食住行,题材多零散、单一;而“大民生”是站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的高度上,从民生角度对国家的“国计”进行解读,诸如普通百姓关注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内容。简而言之,“大民生”就是将具有普遍性的民生问题通过镜头集中反映,变为公众关注的话题,促使政府妥善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媒体凭借着独有的优势快速发展,其信息资源的及时性、兼容性、互动性、平民性都大大超过电视行业所具有的优势。加之受众思想意识、权利意识、话语权意识的不断增强,电视媒介陷入了“腹背受敌”的艰难境遇。电视行业若要打破这种尴尬的境地,就必须为受众提供更多前端的、宏观的、亲民的资讯,出路就在于向“大民生”转型。

我们所构筑的“大民生”体系更强调它的宏观性、兼容性。它既能站在国家的高度解读制度政策,又能站在百姓的角度关注普遍的民生问题。对“大民生”的提倡,不单单是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模式寻求出路,更是希望通过对民生问题的宏观把握,促使相关部门不断完善政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三、媒体向“大民生”跨越的变革路径

民生新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报道体系,但也存在由来已久的各种问题。在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作出高度关切的思想及行动指导下,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媒体认识到向“大民生”转型的重要性。这不仅关系到社会的有序前行,也关系到媒体未来的发展道路。笔者认为,向“大民生”理念转型,媒体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全面树立“大民生”理念

“大民生”理念是对“小民生”理念的深化。做到“大民生”,就要抛弃传统的“鸡零狗碎”,不再局限于收视率。一方面要上升到国家高度,全面、宏观把握国家政策走势;另一方面还要放低视角,从百姓角度对“国计”进行解读和诠释,即从国家宏观大计出发,用充分的人文情怀、百姓情怀关注受众。

(二)渗入时政新闻

在大多数受众固有的思想观念里,时政新闻就是宣传,就是说教。然而受众没有真正意识到,自身的生活其实与时政新闻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是自己人生方向的指导者。当下的民生新闻多是毫无营养的街边新闻,如何让受众脱离鸡毛蒜皮,是作为新闻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重要话题。[2]

(三)进行深度报道

我们所讲的深度报道简单来说就是透过新闻事件的现象深入挖掘其本质内容,是一种纵向深入式的报道形式。深度报道通常将揭示出的新闻本质与文化、道德、法律、经济等现象联系起来,通过深入剖析,还原事件的本质,彰显出媒体的影响力。纵观过去“小民生”新闻的报道,媒体呈现出的多为市井新闻、奇闻逸事,并没有将新闻本质与其相对应的法律、道德等联系起来加以阐释,没有对社会大众的思想层面产生影响,仅仅是停留在新闻的表层。

“大民生”新闻要求新闻本质要与其所对应的价值导向进行联系,要深入剖析事件的深层原因,比较、总结得出结论,进而对社会大众进行教育、产生影响,督促政府机构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

(四)转变监督方式

舆论监督是新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自然是有力的社会监督者。在以往的社会监督报道中,我们的媒体多报道“黑暗”面,是“为了批评而批评”。细细想来,以往我们过多地关注“黑暗”的一面,批评的报道形式不仅没有使受监督方朝着利好的方向发展,反而让他们对媒体产生了反感。这样一来,媒体不但没有起到监督人的作用,反而丧失了自己的权利。重新审视舆论监督,“建言式”的舆论监督为我们提供了解决之道。所谓建言,即对受监督方提出建议,并以此作为监督手段。通过建言,对受监督方提出整改意见,不仅能减轻对方压力,还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这对化解社会矛盾,为政府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起到积极作用,也能从真正意义上贯彻“大民生”的新闻理念。

四、结语

电视民生新闻经过20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形成了固定的节目理念和节目形式。但在媒体环境、社会环境不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原有的民生新闻理念已经不适应当下受众对民生新闻的要求。因此,民生新闻必须敢于改变自己,即由“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型。

向“大民生”转型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社会前行、新闻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实上,随着我国国民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受众需要更多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民生新闻。因此,实现民生新闻从“小民生”到“大民生”转型,对指导受众提高思想认知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和谐、有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民生新闻的转型,不仅是一次新闻改革的华丽转身,更是一次理性的回归。各级电视媒体要充分树立起媒体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大民生”意识,积极探索民生新闻的发展出路,以指导媒体自身的不断进步和社会本质的回归。

参考文献:

[1] 王若斯.对民生新闻现状与出路的思考[J].今傳媒,2011(8):127-128.

[2] 潘瑞凯,刘爱莲,郑大俊.民生新闻:如何从“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变[J].传媒观察,2009(1):19-20.

作者简介:陶林盟(1986—),女,河北固安人,本科,记者,研究方向:新闻编辑。

猜你喜欢
民生新闻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探究新媒体环境下民生新闻的发展
浅析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