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见添毫添足叵 点睛龙起点腮破

2020-09-10 07:23锁晓梅张利洁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综合素质

锁晓梅 张利洁

摘 要:新形势下,我国图书出版界的版权贸易日益活跃,对英文编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英文图书编辑的实际,选用工作中常见的例证为依据,对英文编辑在图书的编前、编中、编后3个环节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深入探討。本文认为,英文图书编辑必须提升思想政治、中外文化修养、中英文语言功底、编辑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将具有长久生命力的图书奉献给国内外读者,做一名优秀的多元文化交流的使者。

关键词:英文图书;编辑;综合素质;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167-03

近年来,在出版界,版权贸易日益活跃,我们不但需要将大量国外的优秀文化通过版权引进传播给国内读者,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在我国政府倡导的出版业“走出去”的战略推动下,我们同样需要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通过合适的文字载体传播出去,促进多元文化的互动交流。在这一大的发展背景下,英文原版书和翻译版图书的引进以及汉语类图书的英文版输出将成为新形势下出版界的一大潮流。而英文图书编辑作为宣传、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要适应出版界发展的新需求,创造性地做好多元文化的交流互动,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将优秀的英文图书奉献给国内外读者。

在图书出版界,人们通常把一部作品比喻为作者的孩子,视作者为孕育、生产作品的生母,笔者认为,从图书出版的流程来看,编辑就如同督促孩子成长的养父养母,需时时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为孩子的成长付出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家长的素质有高低之分,有什么样的家长就会塑造、熏陶出什么样的孩子。同理,如果我们撇开书稿作者的能力不谈,同样的书稿,在不同素质的编辑手中就会有不同的质量,相应地,也就会有不同的命运。所以,编辑只有具备较高的素质,以高度的责任心,随时保持清醒、敏锐的头脑,调动自身全部的潜能,如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一般去精心呵护,才能使一本书趋于优质、完美。

由此可见,编校书稿的过程就是体现一个编辑能力与素质的过程。那么,英文编辑在英文图书的编辑过程中如何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素质,并且将其充分调动起来,很好地运用到具体的工作当中呢?下面我们具体谈一谈英文编辑在图书的编前、编中、编后环节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一、审稿工作中要求英文编辑具备的基本素质

首先,检查书稿内容的完整性,要求书稿必须“齐、清、定”。这就首先要求编辑具有娴熟的图书编辑专业知识,对英文图书的结构能够了然于胸。一般而言,英文图书的书稿应当包括书名(Title)、著者(Author)、献言(Dedication)或致谢(Acknowledgements)、序言(Preface)或前言(Forward)、目次(Contents)、导言(Introduction)、正文(Text)、补遗(Supplement)、附录(Appendix)、参考书目(Bibliography)、参考文献(References)、索引(Index)、语汇(Glossary)、注释(Notes)、后记(Explicit)等。[1]检查书稿是否完整是整个出版流程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决定着其后的工作是否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到现在仍有作者认为,交稿时可以不交导论、结论、参考书目或插图等,或者要求分批交稿。这样势必影响书稿的完整性,给编辑从整体上把握书稿的编辑加工带来一定的困难。所以,出版社在与作者签订约稿合同、出版合同时一定要注明作者按期交来的稿子必须是完整的,稿子不完整就进行编辑加工,势必会打乱整个工作程序,影响图书的质量。

其次,审查书稿的内容,判断书稿的优劣。这就需要英文编辑调动自身的知识储备,将书稿仔细认真地通读一遍,其中重点审查稿件是否合乎本社的出版规划,在政治上是否有原则性的错误或问题;审查稿件的学术观点、学术水平、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审查稿件中是否存在有国界、国名、度量衡专用名词等方面的错误;审查稿件是否有涉及保密的内容存在;审查书稿整体尤其是语言文字质量、结构层次等。最后根据整体审查情况给作者提出切实可行的图书修改意见。认真细致地审查书稿的内容,有助于其后的编辑加工。如果书稿的内容涉及专业性的知识,便须请一位社外的专家就其内在品质提出意见,然后编辑再结合专家的意见与自己的看法,与作者磋商改进。当然,这是指具有出版价值的书稿。对于那些内容逻辑组织不够合理、严密,推论不是那么环环相扣、条理清晰,而且作者思路很难追索的书稿,还是尽早退稿为宜。

能否判断英语书稿的优劣,要看编辑是否具有敏锐的判断力。而一名英语编辑敏锐的判断力往往来自其编辑加工英语图书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在生活中吸收来的大量信息以及平时积累起来的广博的中外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知识。除了具备一定的经验、文化、语言知识外,还需要有整体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全面审视作者的文稿,迅速把握文稿的主题和基本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对一部书稿作出恰当、准确的判断。

二、编校工作中要求英文编辑具备的素质

(一)思想政治素质

众所周知,图书所承载的是知识和效益,它的功能是传播文化、积累文化。图书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所以要注重图书的社会效益。能否准确地判断出一本图书是代表先进文化还是落后文化,编辑除了要具备敏锐的判断力外,还须具备敏锐的政治嗅觉。英文图书编辑在编校书稿的过程中更需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这是因为英语图书中的思想政治性问题一般多见于字里行间,比较隐蔽,不像汉语图书那样直观地出现在大段的文字叙述中。在编辑加工英文图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我国的国界、领土归属等有关问题。例如,某些英语网站就出现了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作为国家与其他国家并列出现的现象。有时,对语法的错误理解也会引起政治性问题,如将“我们不会改变对香港的政策”错译成We have to change the policy for Hong Kong.(英文中have to有否定的意思,此句的深层语义就成为“不得不改变对香港的政策”),从而在书中出现严重的政治错误。总而言之,英文编辑一定要对英文图书中的国界、民族、宗教、人种等问题有超出常人的警惕心,并能慎重处理书稿中的此类问题。

(二)中外文化修养

英语图书编辑要储备一定的中外文化知识。这是因为英文图书编辑经常会编辑加工一些翻译类图书,翻译作品往往涉及英、汉两种语言文字,而语言文字总是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如果编辑欠缺中外文化知识,就只能看到语言文字的字面含义,而忽略语言文字的隐含字义,不容易发现书稿中的隐蔽性错误。反之,如果能够结合中外文化知识对书稿作出适当修改,则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笔者在编校一本有关外语教学法的翻译图书过程中,看到作者将“A mantis tries to obstruct a chariot”一句按照字面意思直译为“企图阻挡大车的螳螂”之后,意识到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忽略了利用汉语的简洁表达——成语来使自己的表达更加凝练,于是笔者将这一句改为“螳臂当车”,作者看后也欣然同意。再如,“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一语,千万不能理解为“在罗马时,按照罗马人的方式去做”,而应该根据其隐含字义理解为“入乡随俗”,或加工得更生动一些,改为“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意义完全不同,所以汉语“望子成龙”可意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千万不可将“an outstanding personage”换作“a dragon”,dragon在英文中含有贬义,指凶暴的人,尤指悍妇。如果将“望子成龙”直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 dragon”,就会让英语读者不知所云。所以,英语图书编辑一定要具备深厚、广博的中外文化修养,在编校书稿的过程中,将加工的语言文字一定要置入英汉两种文化的背景中去反复斟酌,考虑同一语句在不同文化中的含义。

著名文学翻译家和美国文学研究专家施咸荣于1953年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毕业之后,就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当英美文学编辑达28年之久。他在编辑工作中总结出一条经验:若要做好外文编辑工作,非结合翻译与研究不可。若将这句话作进一步的理解,便可看出中外文化素养对于一名英文图书编辑的重要性。施咸荣在《文学翻译杂感》一文中谈到了了解文字隐含意义的切身体会:“有一次我负责编辑英国十六世纪诗人锡德尼的论文《为诗辩护》,其中有standing wit一语,我觉得wit在文中绝不是现在字典中‘机智’‘才智’的意思,一查O. E. D.,上面举的例子恰好就是《为诗辩护》上我发生疑问的那个句子,原来wit在十六世纪作‘头脑’解,所谓‘standing wit’即‘outstanding mind’,意谓‘聪明的头脑’。”[2]从中可看出施先生在编辑书稿时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敏锐的判断力,这种敏锐的判断力来自他多年从事翻译和研究工作中逐渐积累的文化素养。施先生编辑英文图书所积累的编辑经验告诉我们:应当积淀自己的文化素养,注意汲取中外文化养分。

(三)扎实的中英文语言功底

编校英文书稿还应当完全掌握英汉语言特点,注意到两种语言间的差异,意识到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分别有不同的语句结构。例如,英语句式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的语句强调形合。所谓形合,就是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或手段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虚词是语言中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的主要连接者,而介词又是虚词中最常用的部分,是连接词和词语的重要手段,英语造句几乎离不开介词,介词数量很大,近300个,是英语里最活跃的词素之一。与英语句式的这种特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汉语介词功能不突出。汉语造句少用或不用介词,因为汉语语句注重意合。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或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含义表达。汉语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而来,数量有限,只有30个左右。例如,介词“在”引导的介词词组可用于各种场合,既可表示具体方位、时间,又可用于表达抽象的事物;但如果用英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就要分别用到不同的介词了。

例1:The book is on the table.(書在桌子上)

例2:During his study abroad,he made a systematic study of Western culture.(在国外读书期间,他对西方文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例3:It is beyond my expectation.(这件事在我的预料之外)

中英文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是英文图书编辑的基本功之一。英文编辑在平时的工作中需要不断学习,掌握中英文语言的结构和特点,不断给自己充电,使自己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具备超越作者的语言文字修养,这样才能保证在编辑书稿时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四)编辑技能素质

英文图书编辑在平时的编校工作中应当多积累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提高自己的编辑技能。英文图书编辑的知识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英语这门学科的专业知识;二是编辑业务专业知识。掌握这两方面的知识需要英文编辑在工作中细心揣摩体会所见所闻,本着“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态度,将在编校书稿时所见的错误加以归纳和总结,以便有利于其后的工作。

现在加工的书稿多为电脑键盘敲出的电子稿。如果是作者亲自敲出的书稿,则单词拼写错误较少;如果是打字员敲出的书稿,则拼写错误较多,并且容易造成比较隐蔽的语法错误,如“I’ve got a pen(我有一支笔)”打字员在输入文字时,很容易将手写的“v”看作“r”,写成“I’re got a pen”。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英文编校经验,将英文书稿中由输入造成的错误归纳总结如下:

1.形似词的拼写错误。例如:flash误写为flesh;将m误作rn,从而将name 误敲为narne;将字母l与阿拉伯数字1混用。这类错误多见于打字员输入的书稿当中。

2.漏字或添字。这种情况在英文书稿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例如:将accelerate一词中的两个字母c少写一个;impinge一词中多写了一个字母r,使之成为impringe;discussion要么被写成disscussion,要么被敲成discusion。

3.由漏字或误敲而造成的语法错误。例如:the因漏掉t而被写成he,he因在语句中是正确单词,很容易在看稿的过程中被忽略;from与form之间的混用,如“There are some application from on the desk in the director’s office(在经理的办公桌上有些申请表)”,根据语义逻辑可判定句中from是forms的误用;将is误敲为in,或反之,如“The panda in on the right”,该句中的in很明显是由is被误敲为in而造成的语法结构错误。

另外,英文图书编辑还需熟练运用标点符号。英文的标点符号与汉语的标点符号大同小异,其具体用法可参见《牛津高级英语词典》。英文标点符号与汉语标点符号的不同之处在于引号的运用,详细内容可参见华艺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工作手册》收编的《中英文混排时引号的使用》一文。[3]如何使用连字符和区分大小写的问题也是编辑英语书稿时较常见的问题,关于这两点,尤建忠在他的《浅谈英文图书的编辑加工》[4]一文中作了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参照。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赘述。

三、编校后的工作中要求英文编辑具备的素质

编校后付印前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这就要求编辑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英文图书编辑在书稿编校之后的工作中,比其他专业的编辑更需要有细致的工作态度。这是因为英语图书的书名、章节标题比汉语图书的格式要求更复杂,除了要核对目录中的章节标题和正文标题是否一致、准确外,还要看全书的书名、章节标题的大小写格式是否一致。下厂付印前,需要核对封面、扉页、版权页的书名、作者是否一致,参照目录检查图书的各个部分是否有遗漏。[5]

在编校后的工作中提及职业道德素质,并不是说职业道德素质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就不需要,应该说,职业道德素质是贯穿于整个编校工作当中的,只是在这一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笔者多年从事英语图书编辑的经验,许多图书的纰漏往往是出在这个环节。一般来说,经过琐碎而细致的三校工作之后,书稿终于加工完要下厂付印了,编辑这时往往会觉得如释重负,长吁一口气,此前一直紧绷的神经开始松懈下来,而问题往往就会出在这个时候。所以,此时的工作责任心就显得特别关键,紧绷的神经在此时不是松懈下来,而是应该绷得更紧,稳住急于下厂付印的迫切心情,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再三核对、检查书稿的各部分结构,看其是否一致、齐全。如有疏漏,则很可能会归亏一篑,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四、结语

编辑需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辛勤的劳作中实现自我追求、肯定自身的价值。编辑的工作无疑是辛苦的,但辛勤的工作中含有对自我价值和自我修养的肯定,因而是可以苦中作乐的。编辑的苦与乐,在叶至善先生的《蝶恋花》一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以此作结,希望与编辑同人共勉:乐在其中无处躲。订史删诗,元是圣人做。神见添毫添足叵,点睛龙起点腮破。信手丹黄宁复可?难得心安,怎解眉间锁。句酌字斟还未妥,案头积稿又成垛。

参考文献:

[1] 小赫伯特·贝利(美).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6.

[2] 巴金,等.當代文学翻译百家谈[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650.

[3] 吴重龙,白来勤.编辑工作手册[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4:872.

[4] 尤建忠.浅谈英文图书的编辑加工[J].编辑之友,1996(4):14-16.

[5] 吉尔·戴维斯(英).我是编辑高手[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45.

作者简介:锁晓梅(1972—),女,研究生,博士,英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副编审,兰州大学出版社编辑,研究方向:英语,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版编辑。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综合素质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提升办公室秘书综合素质,助力企业发展
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创新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