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下看副刊

2020-09-10 07:23唐俊高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副刊思想文化

摘 要:副刊直奔受众的需求而生,也在应受众的需求而变。但无论是什么时候,社会文化、思想的阵地不能丢,底线不能变。文化和思想是副刊的“DNA”。融媒体纵横通融报纸、广播、电视、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微博、户外端等新老媒体资源,深度兼融其内容生产,广泛互融其宣传能量,一体共融其利益成效。这是媒体在发展进程中所凝结的新的内在必然联系。副刊由此进入“融副刊”时代。它是基于融媒体理念所呈现出的一种操作手段、一种运用模式。“融副刊”的内容生产更应高举文化、思想的大旗。对全民上网、全民发声中暴露出的价值观扭曲、评价标准失衡、是非观念模糊、见风就是雨甚至无底线造谣生事、以讹传讹等不良现象,专业媒体、主流媒体应旗帜鲜明地予以坚决抵制、纠错纠偏。特别是在当下,国际国内形势复杂,舆论环境险象环生,加上一些自媒体泛滥,一些营销性公众号行业伦理道德丧失,一味分裂认知、虚无历史、颠倒黑白,大有搞乱、摧毁社会正确文化和正确思想,阻碍社会进步之势,对此专业媒体、主流媒体更应挽手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火墙”。因此,“融副刊”注定会艰难而坚定地抬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思想底线。

关键词:副刊;“融副刊”;文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7-0178-02

一、引言

媒体融合一方面形势逼人、高歌猛进,另一方面嘈声嗡嗡、步履蹒跚,绝大多数都卡在了内容生产这一关键环节。尤其是一些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的“XX传媒集团”“XX传媒中心”(比如笔者所在的资阳新闻传媒中心)等。生产模式、赢利模式的双重缺失,使得“弯道超车”的雄心,变成“弯道翻车”的揪心。在如此变局中,副刊产品的生产难度并不亚于新闻产品的生产难度,甚有过之。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摆在了有心人的面前——如何搞好融媒体副刊产品生产?是时候静下心来探究“融副刊”了。

二、回到原点看副刊

(一)副刊应受众之需而生

笔者长期关注着几家省级融媒体,也深入走访过几家市州、县级融媒体。而副刊产品生产的简单粗暴和无序无奈,使笔者打道回府,回到了副刊的原点。

最初,副刊是以“消闲”为目的,直奔受众的需要。公认的说法是,我国报纸的副刊开端于1897年上海《学林沪报》的《清闲报》,当时算不上石破天惊,却使死水微澜,继而产生轩然大波。

从其最初的“希奇开笑,艳冶娱情”,特别是“消闲,遣愁,解闷,醒睡,除烦”的办刊意旨来看,当属典型一时的休闲玩乐。因为休闲玩乐,内容也就散漫随意,免不了“搔首弄姿强说愁,插诨打科醒瞌睡”;格调也一时难攀高枝,免不了散发着自得其乐的低级庸俗,充斥着相互显摆的腐朽奢靡。

其身份也只是“正张”之外的“附張”,是一个“偏门配角”。1905年,香港的《有所谓报》分出了“正部”和“谐部”,非新闻性的消闲文字“谐部”,悬吊在新闻性的“正部”和经营性的广告之后,留下的也只是一个诨名——“报屁股”。

(二)副刊应时代之变而变

“附”刊的出现,破了报纸作为“新闻纸”(Newspaper)的“金身”,使报纸在传播信息的“正业”之外,增添了供受众消遣娱乐的“玩味”。同时其为诗词歌赋、随笔小品提供了一条更为便捷的传播途径。因此其颇受受众喜爱和追捧,各家报纸也纷纷效仿。

然而正是因为大受欢迎,在世事的暗流涌动、波谲云诡乃至风云突变中,“附”刊迅速成为了发声、教化、鼓噪、策动的载体,甚至成为人群、团体、派别乃至阶层倚重的“地盘”、纷争的“阵地”。

后来者为这段时期的副刊,定了一个不失敬意的名分——“老副刊”。

相对而言,“新副刊”则指的是“五四”时期的副刊,也称“新式副刊”。五四运动不仅划界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而且一下子将副刊推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那个时期,中国人的思想产生激烈震荡和显著分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风起云涌,把控海内外报纸宣传,报纸成为了他们灌输思想、宣扬主张、扬声造势、扩张阵线、攻城拔寨的“不二法宝”。而此前惨遭清廷灭顶却又遗力尚存的维新党人,也视之为可以力挽狂澜、以图东山再起的揽民“利器”。空前激烈的斗争之下,报纸的政治色彩愈加浓厚,乃至“火力全开”,副刊也被注入了强大的活力,高高扬起开启民智、传播新思想、倡导新文化的大旗。[1]

(三)“五四”为副刊注入“DNA”

可以说,正是五四运动,为副刊注入了鲜明的“DNA”——文化、思想。

“五四”时期的副刊,是真正意义上的“新式副刊”。性质上逐渐摒弃以前休闲消遣的低级趣味,内容上着力彰显新文学和新思想,手段上大胆创新连载文体、编读互动,运作模式上破天荒地提出了编辑方针。[2]

《晨报》副刊就以连载的形式,推出了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张恨水的小说《春明外史》,也是连载在《世界晚报》的副刊上。《明报》副刊率先确立了编辑思想,并确定了规范编辑行为的编辑方针。副刊一度因太受欢迎而身阶日上,《华侨日报》《明报》创刊之初甚至把副刊投放到过头版。还有重要的一点是,1921年,北平《晨报》的“晨报附镌”由专栏改为单页,首次出现“副刊”称谓。据说这是因为受请题名的书家精工隶书,而隶书里没有“附”字,以“副”易“附”,是他悬腕挥毫时的灵光一现。“副刊”一词由此不胫而走、广泛普及。

三、回到副刊的“DNA”看副刊

(一)副刊的回归

纵观副刊的前世今生,其办刊理念不断更新,手段不断出新,模式不断刷新。这都是媒体在不同形势下为生产适合的副刊产品所进行的自我调整、自我革新,甚至是自我革命、自我救赎。文化和思想,是生产运动的本真动力,是副刊产品的坚实内核和无限光辉。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报纸副刊,就这样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革。这是因为我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生产力解放后,文化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经济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报纸也像各行各业一样,产生了勃勃生机,并进入激烈竞争。

(二)副刊的“脱胎换骨”

在20世纪90年代,副刊的办刊理念挣脱了政治性、教化性的长期桎梏,回归了文化性、思想性,增添了新闻性、可读性和服务性。

选题调查、非虚拟写作、专题报道等手法的运用,使得副刊产品彻底打破了“老套件”(散文、诗歌、杂文)的单一格局,人文思想的触角伸向了各行各业、社会各阶层乃至底层小人物,既有吸引力,又具感染力。

《南京日报》的“周末”,在题材上选取重大时事,既重视对事件的深入探索挖掘,也注重文字的表现力和可读性,结合图片增强视觉冲击力,感染由眼及心。[1]《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的专题报道影响尤大,关注那些通常不被媒介注意的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北京青年报》的“青年周末”最早推出口述实录,侧重于展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的隐秘,为都市快节奏生活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渠道,开创了新的文艺性文体。[2]

版面的增加、专刊的扩容、周刊的深耕,使得副刊风生水起,“大副刊”的格局已然形成。

(三)副刊的自我救赎

但是紧接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新兴媒体来势汹汹,凭借极快的传播速度、灵活的传播手段,很快就挤占了传统媒体的市场。传统受众流失、广告效益下降,传统媒体行业“哀鸿遍野”。特别是随着移动端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自媒体如荆棘刺藤蛮横疯长,民情、民意、民愿、民智、民气空前释放。一时间,传媒世界乱流涌动。

这实质上是掀起了一场传媒理念、传媒手段、传媒模式的颠覆性革命。一个又一个传统媒体气数殆尽,即将成为历史。“危巢”之下,副刊全面失守。

紧急应变中,传统媒体凭借多年积累的资金、人才、经验,纷纷转型,迅速建起了自己的新媒体矩阵,并在内容生产上开始了自我救赎。其中,副刊再一次“冲锋陷阵”,“人文”的旗帜被扛在了最前面。

2017年,《华西都市报》又开都市报先河,将原来的周末“宽窄巷”副刊升级为“天天文化”副刊,每天4个版,每天围绕不同的主题,周一“语闻成都”、周二“城市笔记”、周三“市民档案”、周四“四川发现”、周五“剧透”、周六周日“宽窄巷”。这是《华西都市报》“副刊与新闻平分秋色”的办报探索。[3]

在业界引发连锁反应之时,“宽窄巷”又再次华丽转型升级,从过去的副刊“先报后网”改为“先端后报”,即报纸上刊发的副刊文章,必须提前一天或几天在其封面新闻客户端首发。这是使副刊产品“纸与端齐飞”的宝贵探索。

四、融媒体下看“融副刊”

(一)融媒体的产品生产

融媒体纵横通融报纸、广播、电视、网站、APP、微信公众号、微博、户外端等新老媒体资源,深度兼融其内容生产、广泛互融其宣传能量、一体共融其利益成效。这是媒体在发展进程中所凝结的新的内在必然联系,斩不断、搅不乱,已然大行其道、势不可挡。

融媒体产品的生产和发布架构是项目+融媒体平台+互联网。项目是媒体所从事的各类生产项的总称,如内容生产、广告经营、社会服务等方面。融媒体平台是指融合起来的各类新老媒体(如笔者所在的媒体,就是已初步融合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一系列新媒体的市级传媒中心)。互联网是纽带,更是标杆。融媒体所有的产品,都要经互联网传送至各个发布平台,即使有些要在传统媒体上刊播,最终也会“网上见”,全都呈现在用户终端上。其生产的一切,都必须经得起互联网的检验,有上网的价值,在用户终端上“见得了客”。

这就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其实就是用户思维。

(二)“融副刊”的产品生产

本文所说的“融副刊”,是融媒体理念下呈现出的一种操作手段、一种运用模式。“融副刊”的各类产品生产,属于融媒体的内容生产,同样是项目制。信息的收集,项目的生成、论证、设立、策划、实施、调剂等,都要在“中央厨房”中一气呵成。这是一个更大的副刊,项目信息采集的触角要上天入地、出史入今、广撒罗网、去芜存菁。这是一个庞杂的副刊,所生产的产品既要能够形成合力,又要各具特色。

一个重要的通用选题,形成的产品还要顾及各发布平台的特点。该用文字的用文字,该用音频的用音频,该用视频的用视频,该用图片的用图片;该配文字的配文字,该配音频的配音频,该配视频的配视频,该配图片的配图片。

这需要融合型策划工作人员、融合型采集工作人员、融合型编辑工作人员。策划意识要蔚然成风,策划方式要抓大放小,策划会议要天天坚持,策划工作人员要时时碰头。值班人员与前线采集工作人员的联系,既是工作指挥调度,更是策划的调整、完善和落实。采集工作人员必须一专多能,逐步培养编导意识。特别是傳统媒体记者,必须马上转向。(笔者所在的传媒中心,就曾把报纸记者同电视记者搭配分组,互教互学,强行转向)“中央厨房”里的“大厨”们,要精通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漫等的编辑、剪辑、合成、制作等“十八般武艺”,可说是精通得越多越好。

(三)“融副刊”同样需坚守“DNA”

“融副刊”的内容生产特别需要的是有文化、有思想的人。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单单说一栋房子时,它就是一栋房子;而一旦想要厘清人类与房子的关系,比如规划、设计、修建、装修、销售、居住等,那就是文化了。用现代传媒手段来表达人类与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注定会把“融副刊”产品带到更广阔的时空中。

思想,简单地说,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融副刊”是副刊百年巨变的结果,但追求思想的正确性不会变。对社会既往思想的匡正,传媒要正确把握;对社会未来思想的发展,传媒应有前瞻。对全民上网、全民发声中暴露出的价值观扭曲、评价标准失衡、是非观念模糊、见风就是雨甚至无底线造谣生事、以讹传讹等不良现象,专业媒体、主流媒体应旗帜鲜明地予以坚决抵制、纠错纠偏。

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一些营销性公众号行业伦理道德丧失,一味分裂认知、虚无历史、颠倒黑白,大有搞乱、摧毁社会正确文化、正确思想,阻碍社会进步之势,对此,专业媒体、主流媒体更应挽手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火墙”。[3]

五、结语

副刊直奔受众的需求而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蓬勃发展。副刊也在应受众的需求而变,并随受众需求的多样化而愈发丰富多彩。但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社会文化、思想的阵地不能丢,底线不能变。尤其是在当今自媒体迅猛发展、受众欲望恣意横流的形势下,“融副刊”注定会艰难而坚定地抬升整个社会的文化、思想底线。

参考文献:

[1] 郑春容.嬗变与发展: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的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5:55-56.

[2] 员怒华.“四大副刊”与“五四”新文化[D].华中师范大学,2011:12-29.

[3] 赵晓梦.纸与端齐飞 报纸副刊转型新路探索——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宽窄巷》副刊创新转型实践[J].传媒评论,2018(04):46-48.

作者简介:唐俊高(1965—),男,四川资阳人,本科,资阳日报记者、编委,主要从事采编、策划工作。

猜你喜欢
副刊思想文化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比主编还牛的副刊编辑们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副刊编辑:发挥文化传播作用
报纸副刊的问题探析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