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探究构建灵动的高中数学课堂

2020-09-10 09:23徐进波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

徐进波

摘 要:在新课改下,要求高中数学教育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使用实用新型的教育方式,改变之前的被动学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探究性的学习结合高中数学教学,让同学们自主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当学习的主人公,感兴趣地学习、探究数学,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积极引导同学们学会探究数学,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解决问题,得到内心学习的满足,促进同学们学习数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建探究性数学;合作式探究

高中數学是学生学生时代中重要的学科,提高学习数学效率,要求教学引导学生们学会探究,首先探究围绕数学中遇到的某个问题,自主地开展讨论探究,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大胆猜想并论证,学会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课堂中学生也沉浸在学习探索之中,课堂氛围也活泼生动,增加学生学习数学兴趣.

一、探究性的高中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的参与度取决了课堂上探究性学习的成果,以前的教学教师只是“教”,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几乎很少主动参与到学习教学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所谓兴趣爱好决定性格,也决定了学习的发展趋向,同学们在探究数学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会主动学习数学,让课堂变得丰富,充满活力.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创造性地为学生提供机会,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同学们参与到学习中,与同学们共同参与,让同学们作为探究中的主导份子,开展探究学习.

例如:在《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学习中,在空间两条直线的关系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准备两条线,让学生分组,学生拉直直线,在同一个空间或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改变两条线的位置,让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公共点,发现其中的问题,小组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再点评,给出结论.再给出结论进行论证,相交、平行和异面情况下的公共点数.这样,同学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喜悦,主动探索学习.

二、创建探究性的学习数学方法

1.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现在的教育不再是以前的老师为主的教学活动,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老师要发展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可以结合数学理论性知识和知识自身所有的奥秘,激起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好奇心,促进同学们学习的时候主动探究学习.

例如:在《随机抽样》课程学习的时候,可以引入例子全班有30人,从中抽取5名学生去参加学校的座谈会,该如何抽取才对每个学生公平呢?引起学生的思考,更好地进行随机抽样的学习.用学生身边的事情,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用数学的理念解决身边出现的问题,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好处,从而激起同学们学习数学的探究兴趣.可见,老师应该多多关注同学们身边的事情,把一些有趣的例子引入到数学的教学中,让同学们在感兴趣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中,从探究学习中产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欲望,从而实现探究性学习数学,增强课堂的教学活力.

2.促进学生发现问题,进而主动探究学习

有问题才会有下一步探究,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问题是打开学习探究的大门,学生能不能发现问题,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看学生能不能意识到有问题是个关键.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引导同学们发现问题,首先要培养同学们探究的欲望,才能自主地发现问题.

例如:在《圆内接四边形》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给出几个不同的圆内接四边形的图,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同学们,是否从中发现这些四边形的共同特征?学生回答都是在圆内.问题二,这些四边形都有任意外接圆吗?从四边形的角度提出问题,图内任意一点与四边形连接,可发现什么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在问题的本身上思考问题,产生问题,思路逐渐清晰,得出结论圆内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上述结论的逆命题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那么它的四个顶点共圆.一系列问题解决之后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以学生的思考为主,设计问题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引起同学们思考,发现问题,培养同学们的探究兴趣.

3.鼓励式教育,自由表述观点

传统的上课内容和节奏一般由教师控制,学生在课堂上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间很少,导致整节课下来学生提不起精神,教学质量也不理想.运用数学例题锻炼同学们的思维,进而开展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出自己对题目的看法,加深理解知识点,给学生制造自由探究的机会,并给学生的观点改出一些鼓励,鼓励同学们积极学习探究,参与到同学们的互动之中,为同学们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在公式sin2α+cos2α=1的推导中,教师就可以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用自己的方法推导出这个公式,学生巧妙地用三角形表示方法推导出公式,解决问题.在探究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中,促进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增强了课堂的灵动性,教师如果只按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就没有思考去探究问题,思维也得不到拓展,老师应注重同学们自主学习,鼓励式的教育,更好地开展高中数学的教育.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促进学习

课堂上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有助于更好地学习知识,促进学生未来在社会上合作的意识.探究学习也少不了合作,在合作中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

例如:在《抛物线》的学习中,如果学生在探究例题的时候,不知道公式从哪里来,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讨论探究,小组代表发表出小组的答案,教师适当地参与到小组的讨论,善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得课堂变得活跃.针对大家的不同的答案,再进行论证,解决了实践问题,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能力.

总而言之,同学们在课堂上学会探究,教师应结合数学的特点,引导同学们,激发同学们的学习探究兴趣.有了探究数学奥秘的欲望,同学们才会自主地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探究,提高同学们学习数学的能力,课堂整体气氛更加灵动活跃.

参考文献:

[1]管文娟.注重探究,构建灵动高中数学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9):69.

[2]龚希诺.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灵动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23):38.

[3]崔红谊.新课改下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J].学周刊,2015(24):76-77.

[责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
对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策略的思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函数的教学设计研究
试卷讲解有效实施的冷思考和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