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自出版的发展探究

2020-09-10 16:23吴敏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媒体融合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产业逐渐发展壮大。中国信息通信产业研究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在2018年达到了31.3万亿元,占GDP的34.8%。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统计,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持续增长,从2009年的799.4亿元上升至2018年的8330.78亿元,其中2018年仅电子书的收入就达到了56亿元。[1]此外,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各种新兴媒体层出不穷,人们的行为模式也因此发生改变。其中,自出版的兴起对现有传统出版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自出版的历史、发展情况以及当前我国出版业相关政策法规等进行梳理,分析自出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规范自出版发展的相关建议,使之能够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和传播中国文化以及我国当代前沿研究成果等的平台。

关键词:自出版;媒体融合;规范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6-0220-02

一、自出版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自出版的概念

与传统出版形式不同,自出版通常是指作家全程参与和负责图书出版的整个流程,包括编辑、封面和内文设计、制作及营销等,在此期间没有第三方出版商的介入。[2]自出版的历史可追溯至15世纪约翰内斯·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机的问世,此后很多图书都是以自出版的形式出现的。①随着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进入20世纪后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阅读器和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出现,一些科技公司面向大众提供可以进行自主出版的平台,如美国的亚马逊公司。自出版的整个过程没有传统出版商的介入,全部是由作者自行在平台上操作。没有了传统出版商的选题审批、编辑加工等环节,出版变得更为开放、灵活、快捷和个性化。

(二)自出版存在的问题

虽然自出版为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出版和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1.出版内容结构失衡。由于绕开了传统的出版商,出版流程中最重要的选题筛选和编辑加工环节缺失,导致出版的作品在类型、质量方面存在同质性高、品质低下的现象。

2.实现盈利非常困难。由于自出版的全流程基本都是由个人或在平台的协助下完成,而个人通常没有能力对作品进行大规模的、有效的营销,无法与传统出版商成熟的营销模式相比,因此作品即便出版了,也很难实现盈利。

3.版权得不到有效保护。不同于传统出版,自出版的作品通常没有进行相关的备案,因此作品的版权无法得到有效界定和保护,抄袭现象层出不穷,严重损害了作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作品的传播与销售。

二、我国自出版发展现状及相关出版政策法规的演变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自出版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以豆瓣阅读为例,其出版流程和模式与美国亚马逊公司类似,都是首先由个人在平台申请成为作者,然后将自己的作品上传至平台,待审核通过后,作品可在平台上发布和销售。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可根据平台的相关要求,自行对作品进行排版、编辑和封面设计等,无须第三方出版商的介入。[2]

(一)我国自出版面临诸多挑战

我国的自出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多重挑战。其中,内部挑战主要是指平台自身监管、运营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外部挑战则主要是指我国对出版行业的准入和对书号的使用等相关政策。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出版单位是出版活动的主体,出版单位的设立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具备相应的资质,并经过有关行政部门的审批。如未经批准,个人和机构不能开展出版活动。此外,出版物必须使用统一标准书号,书号是由相关管理部门每年根据需求分配给相应的出版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自出版平台通常并不具备出版单位的资质,而在平台上自行出版的出版物没有统一标准书号,不能算是正规出版物。因此,自出版的作者及其作品也都无法获得有关法律的保护,这大大制约了自出版的发展。[3]

(二)相关出版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近年来,国家对文化产业越来越重视,并加大了扶持的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新闻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数字出版,国务院在2011年、2013年、2014年和2016年先后4次对《出版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并在2011年修订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尤其是2016年出台的《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网络出版服务和网络出版物的定义和范围,以及从事网络出版服务的机构所需要具备的资质和审核要求。根据该规定,除国家批准的出版单位以外,具备相关资质的从事网络出版活动的企业依法经过出版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取得《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这为自出版平台作为网络出版的主体铺平了道路。此外,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电子出版物出版管理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就电子出版物出版许可证等公开征求意见。如果该意见稿得以通过,届时自出版平台出版的作品將有望获得专用的电子书号,成为正规出版物。[6]

三、自出版对现有出版行业的影响

自出版的“去中介化”使传统出版商多年来形成的运营模式、职能分工、定价权等遭遇了全面的冲击。自出版打破了传统出版商的出版垄断权,使个人可以灵活地出版自己的作品;打破了传统的出版产业链,缩短了出版周期,大大提高了图书的时效性;打破了传统出版商的定价权。[6]如果传统出版行业不加以改进,适应新的形势,那么将有可能失去在出版行业的优势地位。

我国的出版行业受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严格监管,但随着新媒体的涌现,现有的出版模式被颠覆,出版社和出版市场也面临新的冲击。我国大部分出版社都是由事业单位改制而来,适应市场的能力、机构组织运营能力等方面存在固有缺陷,升级转型尤为艰难。而自出版等新型出版方式的出现将抢占传统出版社的作者资源、读者资源和市场份额,进一步压缩传统出版社的生存空间。

四、媒体融合背景下进一步规范自出版发展

当前的出版行业,传统模式和新兴模式并存且逐渐融合。自出版作为一种新的出版模式也应顺应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进一步规范,扩大内容题材范围。

(一)加强平台对内容的监管,增强平台自身的运营能力

1.自出版平台应加强对内容的管控,完善内容监督机制。通常,自出版平台在技术方面有天然的优势,但在出版编辑方面却明显不足,导致出版内容质量低下、抄袭现象严重。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应根据国家的政策,在人员配置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增加编辑出版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内容的审核;另一方面,平台可以利用自身在技术方面的优势,使用新的技术来对内容进行把控。例如,结合大数据,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上传至平台的内容进行审核。目前,国内外已有多个出版机构和平台开发了这类软件来审核内容,如国外的施普林格以及国内的高教社。

2.结合新技术,优化内容。平台可以利用其技术优势,使用大数据对作者、读者和市场进行分析,找出优质内容。例如,京东使用大数据来选择读者感兴趣的选题进行精准策划,并推送给相应的读者群体。[6]这样不仅能提高内容的质量,还能打通出版作品与读者之间的通道,增强了自出版的盈利能力。

(二)通过完善政策法规和运用先进技术加强著作权保护

1.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现行的著作权制度是在传统出版模式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数字出版的出现给这一制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应制定和完善适用于数字出版的相关政策法规,使之能在法律层面获得保护和有效监管。

2.用技术来保护作者和作品的相关权益。面对盗版这一困扰出版行业的难题,各平台公司可开发新的技术来保护其作品,包括新的加密格式等。

(三)扩大自出版内容的范围

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自出版平台出版的作品在数量上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且还出现了一些畅销作品,并发掘了不少优秀作者,其中的一些作品还被转化为影视剧和游戏,开发了一系列周边产品,扩大了作品的传播面。但是,自出版的内容仍然以文学为主,单一的题材意味着受众群体也很单一,竞争激烈。要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这一局限,丰富自出版作品的类型。例如,对于学术类作品,由于其受众面窄,通常印量小,传统出版商出版这类作品的成本高,出版意愿不强,导致很多冷门的学术类选题无法出版。[7]在这种情况下,自出版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无论多么冷门的内容,都可以通过自出版的方式出版,而且成本低。

五、利用自出版开辟“走出去”新的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的同时,“走出去”,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示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成为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多年来形成的西方文化强势导致“走出去”面临诸多障碍,而且现阶段“走出去”仍以传统出版模式为主,通过版权贸易、合作出版等形式推进。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将全世界连接起来,打破了地域的局限,而各种媒体形式的出现也让信息的传播更为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我们应转变现有的思维模式,充分利用新型传播渠道。自出版因其开放、灵活、快捷、低成本等的特点,是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一个很好的平台。个人或者机构可以在自出版平台,尤其是国外的自出版平台出版相关作品,并借助平台和其他互联网渠道传播,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和传播中国文化,以及我国当代前沿研究成果。

六、結语

自出版虽然对现有出版行业产生了一些影响,但其发展也面临诸多困难,目前来看还不足以撼动传统出版商的优势地位。但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媒体融合趋势的加剧,自出版因固有优势,必将成为出版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该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制定和调整相关政策法规,并结合先进技术,加强自出版平台的内容审核、对作者和作品相关权利的保护、丰富自出版内容等进一步规范自出版的发展。同时,结合国家“走出去”战略布局及“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自出版等时下流行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使其成为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前沿研究成果的平台。

注释:①维基百科。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R]. 2019.

[2] 李欣雨,王丹丹.国内外自出版分析[J].传媒论坛,2019,2(7):29-30.

[3] 席瑞泽.豆瓣阅读自出版平台研究[D].河南大学,2017:21-22.

[5] 周达昌.我国自出版发展对传统出版业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24-30,39-41.

[6] 章虹.京东自出版现状与问题研究[J].视听,2018(02):210-211.

[7] 宋嘉庚.美国自出版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J].出版参考,2019(3):20.

作者简介:吴敏(1981—),女,四川德阳人,出版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编辑出版。

猜你喜欢
媒体融合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浅谈媒体竞合下我国纯网综艺节目发展策略
媒体融合背景下出版社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研究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电视新闻的创新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实施三三战略 强化内容生产 推进媒体融合
论循证新闻的方法与意义
大众文摘期刊在互联网环境下如何实现“内容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