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文东导读

2020-09-10 07:22
特区文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写作者命名符号

命名

毕如意

反复被收听同一片段时世界卡带

卡带,古老的词,比马孔多近一些。

你真遥远

遥远,与隔离不同:

水为了消融从我两边分开。

在接近真理的一团粘稠中禅坐 文字寄生

有人睁眼了。

先锋与落后!任何诗句!垃圾!惊叹号……

一切都是需要制造的!

有人睁眼 我真的看见了

消除一切命名 世界上没有一个子宫会收留我。

敬文东:命名的消除

马尔库塞认为,诗歌语言是为“不在场事物”命名,是对事物的现存名称的破坏,或者说就是一种不同的事物秩序对既定事物秩序的渗入。作为词与物之间的最短距离,命名成为诗人责无旁贷的使命。实际上,将诗歌看作为一种命名方式是诸多诗歌写作者的共识,这一观点甚至已然跻身于真理的行列之中。诗歌通过语言的符号将人们从不可言说之物的沉默中解救出来,又在符号堆砌的牢笼中将人们禁锢。年轻的诗歌写作者毕如意显然厌倦了符号游戏的纠缠,厌倦了不真诚的词语矩阵,并试图通过命名的消解以反抗粘稠的真理。那些轻率、麻木、空无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变换着面具反复出现,如同收听一段卡带的音频。淹没于符号的泥淖中,精准的表达变得遥不可及。对于这种语言精确性缺失的危机,卡尔维诺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有时候我觉得有某种瘟疫侵袭了人类最为独特的机能,也就是说,使用词汇的机能。这是一种危害语言的时疫,表现为认识能力和相关性的丧失,表现为随意下笔,把全部表达方式推进一种最平庸、最没有个性、最抽象的公式中去,冲淡意义,挫钝表现力的锋芒,消灭词汇碰撞和新事物迸发出来的火花。” 在时常遭受污染的语言中,词语如同散落一地的符号,不充血、不亢奋,双目痴呆,两眼无神。而用这样的语言写就的诗歌,无异于一个搭积木般的詞语装置物,时刻制造着新的语言危机。面对危机,诗人张枣应对方式是:“我们每天都随便去个地方,去偷一个/惊叹号,/就这样,我们熬过了危机。”(张枣《枯坐》)而毕如意却更清醒地指出,惊叹号也是需要制造的!或许只有“消除一切命名”才能缓释这个由符号构成的世界带给年轻一代的煎熬与焦虑。

猜你喜欢
写作者命名符号
白马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论写作(创作谈)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写作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
草绳和奇怪的符号
中国符号,太美了!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苯的同系物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