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的“诞生”记

2020-09-10 20:37黄禹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2期
关键词:积木建构玩具

黄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2-18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生活中的基本活动,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它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模仿和想象。建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建构游戏中的幼儿,在尝试着摆弄各种各样的建构材料,建构幼儿自己的认知体系,培养自己的搭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还促进幼儿手、脑、眼协调一致的能力和培养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

一、活动背景

小班幼儿是在使用物体、摆弄玩具的动作过程中进行思维活动的,思维带有很大的直觉行动性。他们的需要就是拿来就直接玩,他们也爱模仿,喜欢看周围发生的人和事。而在小班建构游戏支持与指导时,大多是建立在幼儿需要的基础上的支持。丁海东教授认为:“教师可以采取三种方式指导幼儿游戏活动:第一,以自身为媒介,以游戏者的身份教师通过平行游戏或者共同游戏的方式参与指导幼儿游戏,或者以旁观者身份以语言和非语言混合的方法指导幼儿游戏;第二,以材料为媒介;第三以儿童伙伴为媒介。”因此,我选择以建构区为方向,提供了插接玩具、水管玩具、雪花片、大型积木等建构材料,观察孩子们在建构区的表现,以更好的方式提升幼儿的搭建水平与能力(针对小班幼儿能够在前期延长、平铺、垒高的基础上发展到围合、加宽、盖顶以及构造简单的物体形象的能力上),同时,也推动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比如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等)。

二、材料支持:

多种建构玩具(插接玩具、水管玩具、雪花片、大型的积木、可插接的冰糕棒);辅材:DIY玉米粒。

三、案例实况:

游戏大背景:结合主题活动——房子,这一个月我们都在开展各种关于房子的活动,首先我们认识了不同类型的房子,开展了涂色房子、绘画房子的活动,到现在的搭建房子。一开始我没有给予任何可以参照的图片、实物搭建造型,只提供各种的搭建材料,鼓励孩子通过自己对房子的认识进行一个开放性、自主性、想象性的搭建。

前期经验:在进行了第一次搭建后,效果很不理想,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盲目的将积木从柜子里面拿出来堆在自己的面前,或者拿着随意玩耍,完全没有任何的搭建。偶尔看得到一两个孩子聚在一起,但却各自将积木随意的像接龙一样的摆放在地上,并没有其他经验的展示与提升。

第一次调整策略:针对这种情况,我找了很多关于大型积木搭建的图片给孩子们观察,参考别人是怎么搭建的,可以怎么搭建,怎样将不同形状的材料进行很好的组合。

实况1):

辰辰算是我们班发展的非常好的一个孩子,各方面表现都略高于其他孩子。此次搭建,相对于前一次来说有了很大的进步,他非常高兴地跑来邀请我去看他的房子,给我说:“这是他和铭铭一起合作完成的。”通过图片可以看到,这次他使用了三种形状的搭建积木,首先使用了长方体的积木通过平铺连接然后垒高进行垫底,然后在上面使用了不同粗细的圆柱体进行了垒高,在最上面用了一个三角形当做房子的顶。手上正拿着一块积木正在思考还可以放在哪里。我问了石雨辰一个问题:“你的房子要怎么进去呢?门在哪里啊?”于是他给我介绍到自己房子的门(隐形门)。我又问了:“那我们可不可以让门变得看得见呢?”他开始琢磨起来了。

分析:此次的搭建活动相较于前一次,孩子们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可以看到孩子们已经开始进行合作游戏了,会主动的与周围的小朋友合作搭建,虽然没有明确的分工,但是这是作为小班幼儿迈出的社会性交往的第一步。而此次案例的主人公辰辰主动邀请铭铭通过合作游戏进行搭建,并且在前一次使用单一的材料到增加至三种材料进行组合搭建,这也是通过模仿迈出了搭建新篇章的第一步。此外,渐渐地也呈现除了垒高、接长等搭建方式,不再是随意的摆放。

第二次调整策略:针对前一次的搭建,孩子已经有了搭建房子的经验(垒高、加长、加宽、堆高等经验),但是围合的经验还未体现出来,朝着这个预设目标,刚好大班的孩子在建构区进行了搭建房子的活动,我赶紧带着我们班的孩子出来实地现场的观摩(为了不影响大班的小朋友,这一次我们只是观摩并没有参与,希望通过下次和大班老师沟通好之后,能够实际参与其中,相信孩子们会得到更多的体验)。

实况2):再次来到建构区,依然是搭建房子。有了前几次的经验,孩子们立即进入到了搭建的状态,不仅合作的小朋友多了,而且房子的搭建形态也多了,有的是城堡、有的是电梯公寓、有的是矮房子。但是围合的搭建方式依然没有出现,我觉得是我该“出手”的时候,于是我随机加入到了一组里,拿着积木开始默默地搭建。刚开始没有人注意到我,一会辰辰走过来蹲下看了一会,问我了:“黄老师,你在干嘛啊?”我反问他:“你觉得我在干什么啊?”石羽辰看了一下说:“你是在给房子做围墙吗?”我说:“对啊,我们的房子有了围墙就有了保护,让我们住在里面的人更安全,你想和我一起完成吗?”他很高兴地加入了我的搭建中,学着我的样子一个接一个的搭着,但是问题出现了,他只是一味的将围墙接长,在该转弯的地方却没有合拢,导致围墙出现了缺口。我赶紧问他:“辰辰,我们的围墙没有办法保护房子了,有个这么大的洞。怎么办啊?”他想了一会说:“那要把它弯过去,接在一起,就好了。”继续追问:“那要怎么弯过去啊?”于是他把一块竖着放的积木变成了横着放,接下来的积木都一个接一个的横着放,渐渐地一个长方形的围合出现了,他高兴地跳着说:“看,洞没有了。”随后,更多地孩子开始了更加形式多样的房子搭建。

分析:这一次在有了亲身观摩后,明显孩子们在搭建的时候更有方向性了,知道可以怎么将房子搭高,搭宽,并尝试利用形状组合的方式进行房子的造型。在我的参与游戏中,孩子们对于围合的概念和方式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并且也运用在了自己的搭建游戏中,最值得高兴的是孩子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并能够呈现在自己的搭建过程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整个过程,孩子们都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成长,感受到了搭建游戏的快乐,他们互相之间有了合作、有了沟通。在搭建房子的基础上,不管是前期的模仿搭建到后面渐渐开始自己想象搭建、创造性搭建,孩子们都在不断地刷新,他们丰富房子的造型、丰富自己的认识、丰富自己的创造,将生活中常见的、想象的都反映在了自己的搭建游戏中。

三、思考与总结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之一。”在快乐的游戏中,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玩再现生活;在快乐的游戏中,幼儿需要平等、自由、轻松和愉快的氛围,自主地选择材料、选择游戏方式进行活动,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和需要,他们有自主性、独立性。而作为老师,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善于分析,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发现幼儿的游戏能力,发现他们的需要;其次,及时灵活地捕捉到游戏中的点点滴滴,适时地给予帮助與指导;最后,给他们提供一个游戏的平台,事实证明,充分的游戏才能提升经验,孩子需要真实的体验、亲身的接触,空想的游戏不能够满足孩子们的成长与需要。

猜你喜欢
积木建构玩具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堆积木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有趣的积木
玩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