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社区治理新趋势下的社区教育路径

2020-09-10 07:22黄寅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3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教育教育资源

摘要:和谐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的深度融合,两者价值契合、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两者联结也为实现社会公共管理提供了有效路径。本文简述社区教育助力社区治理发展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单中心治理、社区教育主体意识不足等,提出采用多中心治理、新的发展理念和加强社区主体认识等多路径以此促进社区教育深入渗透社区治理过程中。

关键词:社区教育;社区治理;教育资源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离不开教育,同时良好的社区治理亦是离不开社区教育,将社区教育渗透到社区管理中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素养、增强国家软实力。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推进现代化社会治理建设指明了方向,教育部等多个部门在联合发表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也为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赋予了新的方向和任务。

一、社区教育和社区治理的区别与联系

(一)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即面对全体社区居民提供各种教育资源以达到居民人文素质素养全面发展和社区可持续发展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再次补充,通过为社区人员提供普适性的教育,借助社区平台、场所和资源满足当代居民个性化生活需求。同时社区教育带来的人文熏陶不仅提升社区居民人文鉴赏能力和品位,也为建设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强大精神动力的社区提供了保障,以文化育人的教育理念会助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具有清朗的舆论空间的现代化社区。

(二)社区治理

社区治理,即社区居民形成的各种社区组织在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管理本社区公共事务以实现社区公共生活便利最大化、维护社区可持续发展、建立和谐文化内涵共同体的一种微型的社会治理。社区治理旨在更好地服务本社区民众,在维护成员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良好的社区治理离不开政府主导和依法行政,社区民众高度配合自治、社团组织积极参与,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事务各方面领域形成上下联动、多主体互动的一个积极向上、和谐互助的社区环境。

(三)两者间的联系

1.主体相同,即社区居民。无论是社区教育亦或是社区治理都是通过作用在“人”这一因素得以发挥作用。一直提倡的全民教育得以通过社区教育实现,是一种包容性强、内容丰富的全民教育,实现人人共享、对象泛智化的全民教育。社区教育举办各式教育服务活动,鼓励居民全员参与,提高居民对公共事务理解和支持的能力,逐渐实现社区民众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监督。社区成员依托社区平台全员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管理,不仅实现了社会治理的最基层,同时也调动民众积极性,更是发挥了每位成员的自治潜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和社区教育,会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以此带动更多的社区成员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治理过程中,这种连锁效应也会影响着社区民众自我管理和自我协调各种利益关系,逐渐形成一个和谐的治理社区。

2.两者价值追求一致。社会治理包括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是社会公共事业治理的基本。社区教育是一个社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对于社区成员就是要通过对人的教育培养来培养具有现代化意识的社区居民,实现全社区公民人文素养全面发展;对于社区而言就是要全面提升社区治理水平和治理创新能力。

3.社区教育为社区管理提供保障。社区教育的作用可分为两方面,其一社区各方主体为了实现公共生活利益最大化,充分利用有形社区教育资源实现增强社区公共领域的凝聚力、培养具有潜力的人力资本。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样的教育活动形式更易让社区居民接受,是社区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扎實基础。社区教育高度渗透到社区治理体系中,可为社区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力量。

二、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教育单中心主导,欠缺主体多元化

目前社区教育的模式多以社区大学、街道办事处和中小学为主,而这种的社区教育更多局限于对现有的学校教育体系的复制粘贴,并没有社会机构、社会团体等加入到社区教育环节中。社区教育的主角任然是教育系统,并且受相关负责人的重视程度的影响,很难形成长效“教校、教企”两两合作的楷模。教育部门指导社区教育,但缺乏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机构等多部门、多主体合作协调机制,民间社会组织因为缺少相关制度保障其教育服务的供给质量也很难加入到社区教育中来。社区治理的多元主体受限于单中心主导的社区教育。

(二)社区教育行政色彩浓厚,无法培养公民精神

地方部门为完成特定任务对社区教育的引导方面有较多的行政指令和较强的行政意志。相关部门忽略居民真正需求,统一部署要求过强,自选动作少于规定动作,出现部门热、民生冷、居民参与热情低和老面孔多等现象。多方面因素阻碍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参与性,同时居民在社会凝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无法释放潜力,发挥应有作用,更无法培养出参与社区治理的公民精神。

(三)社区教育主体认识不足,无法激活公民治理主动性

社区居民学习权益诉求和学习需求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目前的教育形式中普遍现象是人们乐于去“教”,教的声音有很多,却忽视了“学”,忽视“学者”的存在。社区居民往往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对象,并未有自主选择权。忽视公民自身发展的需求权、学习权益权和选择权,一味地将公民摆放在被动位置,缺乏社区治理理念的教者本身仍理所当然地认为教什么学什么,这种由对象到主体的转变仍然是社区治理和社区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一)发展社区治理多元主体

社区治理离不开社区教育的融合,多主体参与的有效互动是关键。缺乏社会组织参与的社区教育只能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去推进,这种社区教育并未真正释放社会基层的内在动力和基层的有效互动。应当让社区教育利益的相关者都参与到社区教育过程中,各主体间面对利益冲突所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的动态协调机制是促进社区治理的关键。在此种机制下,各主体构建的社区教育相互合作的自治系统,明确各主体的职责,共同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也能长效促进社区治理。

(二)确定社区教育发展新理念,培养公民精神

社区承担着培养公民素质素养和参与政治能力的责任,也是社区教育开展的平台。社区教育发展新理念就是培养社区居民的治理能力,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确认公民民主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综合体。社区教育应该为培育公民精神搭建平台,公民精神是参与社区治理的必备武器。社区教育应将特定背景下的公民精神学习理念和公民能力的培养相结合,通过平台推动社区居民培养参与社区治理所要求的公民精神。公民精神得以在社区教育结合一系列的民生活动生动体现。

(三)关注学习权益主体诉求,培养自治能力

真正关心社区居民的权益诉求,充分认识社区居民学习的主体地位。将社区教育作为本社区的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多方渠道实现全社区居民拥有真正教育的权利,提高社区居民学习的获得感并改善社区教育“新面孔”不多的现象。首先应全方面、多渠道了解社区居民学习权益诉求,全方位掌握社区公民学习欲望和学习时间等信息,其次鼓励社区成员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让其在教育中自主和自治变成现实。将社区治理新理念真切体现在真正关心以社区公民为本的权益诉求主体上。

参考文献:

[1]李惟民.社区教育功能的定位与构建[J].当代继续教育,2018,(12).

[2]高明鸣.议题导向:一种融入社会治理的社区教育发展策略[J].成人教育,2018,( 01).

作者简介:

黄寅(1983-),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安徽滁州人,学历/学位: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工程硕士,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滁州分校,职称:讲师。

课题名称:地市级区域内推动社区教育与创新社区治理的协同发展研究

课题编号:Azcj049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社区教育教育资源
数字化阅读:社区教育的创新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少年儿童社区教育的对策分析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