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千万条 “公交都市”让出行更美好

2020-09-10 07:22向煜
现代苏州 2020年3期
关键词:路车公共交通公交

向煜

忆往昔,苏州人的出行,无外乎摇曳的小船、会发出“铃铃”响的“二八”自行车和走街串巷的三轮车。而如今,这些则变成了“客人”来苏州的特别旅游项目。

忆往昔,风里雨里,公交车站台上,花个把小时等一趟公交车是常事。而如今,点开公众号,看准公交车进站时机,再出门就行,而且站台也变得美轮美奂,即使等车,心情也变得美好起来。

忆往昔,不会开车的人们,要去比较远的地方,何止要倒几班公交车,再“11路”走上个几里路也是常态。而如今,公共交通几乎实现了出门就能“抬脚上车”的便捷。

忆往昔,轨道交通还是大型一线城市独有的交通工具。而如今,苏州已经开通了四条轨交线路,并还有5条线路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

……

城市岁月的变迁,高楼大厦、经济GDP都是见证,但对于百姓来说,最直观的感受,一定是出行便利程度的不断提升。

2013年11月苏州获批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2018年12月,苏州市获颁“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多年努力与积累,苏州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正在变得更发达、更现代化,每每谈及当下苏城的公共交通系统,市民无一不是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的。

一个甲子 苏州公交车大变样

在苏州大街小巷穿梭的公交车,是城市最真实的记录者,它们记载着城市道路的变迁,记载着公共交通出行的变革,记载着一代代苏州人生活的改善。的确,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公交车自然是最常见,也是历史最长的交通工具。

“现在公交车多了,但老苏州人的印象里,最深刻的肯定是1路人。”年过80岁的姚阿婆,一直住在人民路沿线,她回忆最早诞生1路车时,大家可稀罕了,“具体哪一年我也不记得了,但因为大家没见过呢,而且那时候坐汽车可是一件洋气的事情,所以大家都特别兴奋。”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1路车和2路车是苏州最早开通的公交线路,开通时间都为1952年,其中1路车的路线主要从火车站出发,沿着人民路一直到人民桥,全程仅有4.718公里,票价为0.20元。“前几年我腿脚还方便的时候,还会坐1路车出门呢。”可以说,1路车是苏州交通由原始变为现代的见证者。

1路车和2路车开通后的7年,也就是1959年,苏州市公共汽车公司正式成立,今年恰好是迎来新甲子的第一年。“当时仅有27辆车、7条线路、226名员工、40公里线路长度,而如今苏州公交共拥有408条线路、5423辆车、9994名员工、线路总长度近7567.05公里,日营运行驶里程78万公里、日均客运量130万人次……”苏州公交相关工作人员口中的这组数据,足以令苏州人骄傲。

改变的不仅是数量,车型的变化也很有意思。60年前的公交车基本都是由货车改装成的客车,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叫作“大道奇”,到了七八十年代则为苏州公交公司自行组装改造的苏州牌绞盘通道车,及常州客车厂生产的长江牌绞盘通道车。到了九十年代,苏州公交的车型开始丰富起来,长江牌、上海牌。80后、90后的记忆里,应该对68路特别有印象,作为苏州市独有的双层公交车,当时很多小朋友为了一睹其风采,假期都会缠着爸妈带自己特意去做一趟,68路也成为了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00年后,空调车出现在公交线路上,市民乘车的舒适性有了极大的提高,5年后苏州公交空调车比例达到了100%。2013年,苏州公交开通了首条社区巴士,2015年,首次引进7米级纯电动公交车投入社区巴士线路,这种小型公交车开始出现在社区、轨交站点和沿街小路之中。而最新上线的第六代公交车,引进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

同样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还有调度的方式。八九十年代,苏州公交每辆车的发车时间和到站时间都由公交签票室负责,每条线路一般有主站和副站两个签票。当然,这种形式早已不复存在了,现在所有的调度工作由智能化的集中调度中心完成,路运营管理从原来的“两头掐”变成了现在的全过程调度。

高效、低碳、贴心 “苏式公交”让市民很舒适

2010年,苏州被国家列入“十城千辆”示范城市,由此开始大力推广和使用新能源公交车。这些年来,苏州公交也不断加大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辆的投入力度,目前,苏州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达到87%左右,2020年将实现主城区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的全覆盖。据悉,经过初步测算,这些车辆的运用,每年可以减少碳排放17万吨左右。

为了让公交更好地便民、惠民,近年来苏州先后开行了快线公交、大站公交、旅游公交、公交专线、微循环公交、区间公交等创新的公交模式。特别是“公交都市”创建以来,苏州大力推行的公交专用道、公交优先信号灯等一系列公交优先政策,有效降低了高峰車辆拥挤度、减少高峰乘客候车时间、提高出行速度,大大增加了市民的满意度和便利度。

众所周知,古城区道路资源比较紧张,为了更好地保障古城区公交的路权优先,近年来,苏州还加大力度建设公交专用道及路口优先设施,据悉目前古城区主干道公交专用道已实现100%全覆盖,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152.38公里,公交优先路口198个,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运营速度得到有力保障。

经常在城市里东奔西跑的苏州人一定观察到了,苏州公交车的长度各不相同,其实,这也是苏州公交为了更高效服务市民出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的不同方案。

在苏州主干线上,10米长的公交车承担着运输主力的重任,与轨道交通一起共同保障着城市交通大动脉的畅通无阻。在古城区,8米长的社区巴士走街串巷,串起社区、学校、医院、商圈和小区。在苏州工业园区,200多辆海格6米车身、灵活便捷的纯电动园区微巴,护送市民上班、孩子上学、老人买菜、家人购物。这些交通的毛细血管,是这个城市的末梢神经,它们共同感知着苏州的温度,一起构成苏州的健康肌体,让它充满活力而又欣欣向荣。

而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苏州市还加快了“毗邻公交”建设,共有毗邻线路38条,其中县际毗邻线路17条,市际毗邻线路1条,省际毗邻线路20条。

1月19日,苏州交通运输部门发布了《苏州市区公交乘客满意度报告》,结果显示,2019年度市区公交乘客满意度达到85.1%,比2018年度上升了2.2个百分点。“苏式公交”成为了市民口中不折不扣的“舒适公交”。

快慢相宜 多层级交通系统,让城市更“绿色”

2019年底,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正式开通,至此,苏州轨道交通运营线路增至4条,运营里程达到166公里,车站135座,其中换乘站9座,线网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家住养育巷附近的的周女士,女儿在苏州外国语学校读五年级,而她自己,则在馨都广场经营着一家餐饮店。“8点前,要把女儿送到学校,接着从新区赶往园区开店,即使不用打卡,但早高峰开车真的是件烦心事。3号线开通后,虽然高峰时期轨交的人流量也很恐怖,但至少对于我一个怕开车的女司机来说,很好地解决了交通问题。”

为了满足市民不同的出行需求,一个多元化的公共交通体系正在苏州形成。2012年,苏州正式进入轨道交通时代,而为更好地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苏州交通管理部门还推出了“轨道交通+社区巴士”和“轨道交通+慢行交通”模式,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古城区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鼓励居民在古城区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公共自行车和人力客运三轮车也是苏州构建多元立体公共交通体系中的一环。创建“公交都市”以来,截至目前,苏州市区已累计建成公共自行车租赁点2906个,拥有公共自行车45730辆,其中,轨道交通站点基本实现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全覆盖,70%的借还发生在轨道交通站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这意味着公共自行车较好地解决了轨道末端短距接驳问题。

而作为景区旅游交通的一项配套设施的人力三轮车,按照“数量适中、方便游客、文明有序、管理规范”要求,苏州近年来更新了430辆人力客运三轮车,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业已成为苏州古城的一道靓丽风景。

更让人惊喜的是,“苏州好行”旅游特色线路的横空出世。2013年到2018年创建“公交都市”期间,“苏州好行”共投入车辆70辆,开行3条主线,并与景区加强联动,推出天平山专线等多个旅游交通一体化、定制化产品,得到了很多市民和国内外游客的一致好评。

记者从交通管理部门了解到,随着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多元立体化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的建立,苏州公交吸引力日渐增强,目前,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超过60%。

“科技+” 让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更完善

在打造“公交都市”过程中,苏州还特别注重通过新科技、新技术的应用,为百姓提供更高品质的公交服务。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出租车行业迈入了新的运营模式。2017年以来,苏州交通运输部门已向13家网约平台公司正式核发经营许可,大市办理网约车运输证3.2万辆,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5.3万人,整体合规情况连续三年居江苏省第一、全国前列,苏州出租汽车新老业态共生共存、协调发展。

如果说网约车的受益人群还不算大众,那么2017年建成的苏州公交集中调度指挥中心,则让更多的市民更直观地感受到了“科技改变出行”的效果。

记者从苏州公交集中调度指挥中心了解到,2013年,在交通部的批准下,苏州市成为第二批“公交都市”创建城市,也为苏州公交的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我们公交行业以及公交企业,从多个维度为出发点,研究、建成了这套公交集中调度系统,实现了公交调度模式的转变,并在实时客流的获取、车载设备的智能化、以及驾驶员规范操作等方面实现了重要提升。通过数据的不断积累,掌握乘客的出行规律,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出行信息服务。”相关工作人员如是说。

苏州公交集中调度指挥中心相关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客流流量和流向,科学调整车辆发班,逐步实现了公交运力与运量的动态平衡。自系统运营以来,苏州公共交通正点率持续提升,智能调度系统覆盖100%的公交线路,公交调度人员精减了77%,效率大幅提高,成本大幅下降。

此外,为让市民在出行时,也能掌握到实时的动态信息,苏州公交不仅在候车亭内设置了电子信息屏,還推出了“今日苏州公交”微信公众号,为市民提供公交实时查询、公交快报、失物招领、投诉建议等实用功能,便捷人们的出行生活。

事实上,在创建“公交都市”过程中,遵循交通运输部建设要求,苏州完成了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而随着智能交通的建设进程,苏州已形成路网级、区域级、道路级和路段级四级交通指数,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公交出行线路优化等提供了大数据支撑。

新闻词典:公交都市

“公交都市”是国际大都市发展到高级阶段,在交通资源和环境资源紧约束的背景下,为应对小汽车高速增长和交通拥堵所采取的一项城市战略,已成为全球大都市的发展方向。其倡导城市公共交通主动引导城市发展,强调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人居、环境、结构功能、空间布局默契协调、共存共促。

苏州在创建“公交都市”的历程中,积极倡导绿色生态出行方式,深化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通过构建多元一体的城市综合公共交通体系,努力实现了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路车公共交通公交
青春中转站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等公交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公交车中的学问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你只是等得太心急
公交Ⅱ个股表现
王大妈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