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翻译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2020-09-10 07:22陈琦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英语翻译翻译教学跨文化

摘要:翻译,是一种有意识地以语言为媒介的转换活动,在保证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文本转化为另一种文本。高校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在缺乏跨文化意识的背景下,通常不能准确进行中英翻译。中西方价值体系、风俗习惯、语言系统的差异,会造成翻译实践的失败。本文以非英语专业高校大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中遇到的翻译实践为例,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探索翻译课堂中遇到的中英不对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增强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掌握翻译技巧,培养其全球视野。

关键词:英语翻译;大学英语;跨文化;翻译教学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在多元学习、社会实践与国际交流中,愈来愈发挥着它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英语课堂成为了学生学习与积累英语知识的重要渠道。其中,英语翻译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语翻译不仅扮演着中西两方沟通交流的作用,更能够破除中西文化障碍,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因此,在高校教学中,英语翻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学生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增强自己的翻译实践能力。

一、大学英语英语翻译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翻译课堂缺少重视

在目前高校开设的大学英语课程中,阅读与试听能力是课堂教学的着重部分,翻译锻炼与培训相对缺少。尤其是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学习的重心往往都在语法、阅读和单词上,英语翻译能力时常被忽略。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一书为例,中英翻译部分仅出现在课后练习中,由于课堂时长的安排,教师通常无暇顾及,甚至直接跳过这一部分,因此翻译教学与训练实践非常有限,学生系统地接受翻译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

(二)学生未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学生本身也不注重自身的翻译能力的培养,过度依赖翻译软件,缺少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思维。通常学生过度将英语学习的重心放在单词、语法等方面,缺少对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视,忽视翻译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会了单词和语法,自然就能做出翻译;再者,学生同时也缺少必要的跨文化知识,没有真正理解中英文学习的差异。中文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为印欧语系,只有意识到语言的形成是受到地理文化、宗教背景、历史进程、政治统治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才能真正理解不同语言内在的差异,才能真正做好中英文翻译。而学生通常缺乏这样的背景知识,这必然导致翻译过程中的偏差与错误的出现。同时,学生在面对翻译时,容易生起畏难情绪,觉得自己不能完成,因此干脆就选择逃避,拒绝思考与尝试,以此进入恶性循环。

(三)教材与教学设备并未与时俱进

在当前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中, 缺乏合理科学的英语翻译教材,学生学习翻译主要以教材的课文为主,以及课文后附的练习,以练习为主的翻译实践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大量灌输翻译技巧与内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被剥夺,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也不够理想;若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翻译实践,则耗时过长,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从而经常让教师处于两难的境地。同时,教材设置也不够科学,教材的设置与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不匹配,内容不够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二、大学英语英语翻译课堂的优化策略

(一)调整教学安排,优化课堂设置

大学英语主要是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设计的课程,而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题型中,翻译占了15%,由此可见翻译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设计中,应系统地教授学生基础地翻译技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讲授,将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观念融会贯通,结合教学教材,再以生动有趣、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实例,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复强调与记忆,使學生能够正确掌握基础翻译技巧。

同时,在课堂安排中,可以将翻译教学适当穿插在课文的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后的练习,积极学生展开互动,以课文中的经典段落为切入口,让学生在学习基础语法单词知识的同时,学习他人的中英文表述,深刻理解中英文表达的不同之处,增强翻译能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积累经验。

(二)夯实自身理论,提升教学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身理论素养的提高。课前有充分的准备要对中西方国家的文化都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在翻译教学中对学生有更好的指导。教师自身要对西方国家的地理文化、宗教背景、历史进程、政治统治等有所研究,才能破除跨文化交流的障碍,在翻译的过程中准备传达文字背后的文化内容。

除了积累理论知识,也要增强教师团队的实践能力。不但要定期参加对应的能力培训,在寒暑假期间,更要鼓励教师团队进入企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又再把经验总结成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反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当中。

(三)培养翻译理念,提高翻译能力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理解还停留在初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内容中,习惯“填鸭式”教学,需要老师的引导,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不太能接触到系统的翻译理念与技巧。因此,在高校教学过程中,首先应教授学生系统的理念,了解到什么是翻译。尤金·A·奈达(Eugene A.Nida)在《翻译的科学》(1964)中指出,在翻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语言必须达成形式和功能上的对等。其中功能对等指的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对等,而是在词汇、句法、篇章及文体上,达到两种语言上的平衡。在目标语与原文化的不断对比理解中,使源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能够较为准确地在目标语中同样体现,实现翻译目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合理培养学生地翻译理念,有了理论做基础,学生才能更好地展开翻译实践。

许多学生理解地翻译就是简单的字对字翻译,对词汇或进行直接的翻译就能成文,实际上,真正好的翻译要做到“信、达、雅”。比如在翻译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品牌口号:“要想皮肤好,早晚用大宝”时,大部分同学下意识只对原文的词句进行直接的搬运,理解成“If you want to have good skin, you should use Dabao every morning and night.”这样的翻译仅仅只称得上合格,而绝非好的翻译。在这个例子中,译文显得平平无奇,毫无广告效果,也没有记忆点,同时原文的押韵也在翻译的过程中丢失了。原文是广告文本,用词简单,却琅琅上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深刻理解源语言的背景与想要达到的效果,最好还能把韵脚也体现出来,增加记忆点,不如译成“A fair face now, Dabao knows how.”既传达了原文的基本内涵,又破除文化障碍,易于理解。

由此可见,学生本身也要加深对翻译内容与技巧的学习,转换思维方,把握翻译实践机会,在实践中不断锻炼自己的翻译能力,积累经验,夯实基础。

三、结语

在大学英语的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任重而道远。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的搬迁与符号的变化,更代表着文化底蕴的传递与理解,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联系,适应时代的发展,成长为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Eugene A.Nid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范祥涛, 刘全福.论翻译选择的目的性[J]. 中国翻译, 2002 (6).

[3] 黎婷婷. 大学英语教学中关注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策略分析[J]. 海外英语, 2018(9).

[4] 刘宓庆. 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5] 刘睿雪.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 英语广场, 2019(12).

作者简介:

陈琦,广州工商学院。

猜你喜欢
英语翻译翻译教学跨文化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逆向思维在大学生英语翻译教育中的导入和培养
数字化时代英语翻译教学新模式探究
新形势下再议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概述
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