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9-10 07:22樊广元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

樊广元

摘要: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社会各界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形成诸多能力,其中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更好地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基于此,文章以高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以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造思维能力

1 通过细致观察有序地激活创新意识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是步入思维探究的基石,敏锐的观察力同样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载体,也就是说,没有观察则无法发现,自然也无法有创造。事实上,一切科学发现都与敏锐、周密是分不开的。所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态度和正确观察的方法是创造性思维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日常授课和解题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和敏锐观察,为创造性思维作准备。例如,教學“等差数列”时,教师在课堂上并不直接呈现等差数列的概念,而是出示以下数列:①1,3,5,7,9;②4,9,14,19,24;③12,22,32,4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进而找寻出数列中项与项之间的内在规律,此时再抛出概念,则可以达到深度理解和掌握的效果。当然,这种简单的规律学生通过整体观察则可发现,而一些复杂规律则需要学生深入本质,并融合整体和局部分析才能发现。

2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法也是当前教学领域应用率较高且教学效果良好的一种方法,教师有效对这一方法进行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以往有的教师很少进行小组讨论,即便开展了小组讨论,也存在一些缺陷,如问题不合理、讨论时间较短、小组划分不科学等,受到这些问题的影响,导致小组讨论教学并未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难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所以,现代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小组讨论教学有更多重视,不断对该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与优化,以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等差数列》一课为例,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先设定出以下几种问题:“回忆数列的概念,可以用几种方法表示数列?”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三组数列,分别为1,2,3,4,5;2,4,6,8,10;3,5,7,9,11,并向学生提问:“这些数列具有什么特点?”之后根据班级学生的人数均分,以4-6人为一组,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在每个小组内,要分别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其中,1名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为该小组的组长,负责整个讨论活动的进行,以及对学习能力较差同学的辅导。1~2名能力较差的学生为小组主要的帮助对象,其他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之后,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对上述数列问题进行讨论,与此同时,教师在旁边进行观察,掌握每个小组的具体讨论情况并予以相应指导,避免小组讨论中出现重大问题,从而得到较为准确的结论。最后,每个小组由组长或者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阐述本小组得出的结论,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借鉴其中的准确内容,指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由教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向学生讲述正确的理论知识。这样由学生讨论完成学习,他们会从多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的观点,并学习其他同学优秀的方面,不仅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而且还会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创造性思维

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营造一个生动、活泼、高效的学习氛围,可以供给丰富的感性素材,可以打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可以创造自主探究的环境。因此,教师需依据其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创造性因素,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化的数学内容形象化,使枯燥的数学概念生动化,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圆锥曲线”,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画出一个椭圆,并通过拖动鼠标去改变线段c和a的长度,同时测量得出c和a的长度,并计算它们的比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观察到椭圆形状随线段变化的过程,如当c大于a时变椭圆为双曲线,当c等于a时变椭圆为抛物线,从而使学生头脑中快速形成具体数值与图形间的联系,进一步明晰离心率对于圆锥曲线的决定性意义。

在现代教学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发挥着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获取,在更广泛的资源空间中,实现了成果的自动生成、记录、存储、评价和反馈等功能,促进了新型教与学关系,灵活且个性地汲取了开放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4 课后复习与巩固

一项教学活动由很多环节构成,不仅包括课前的导入与课堂教学,而且还需要进行课后复习与巩固,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为后续学习以及知识点的应用奠定良好基础。在课后的复习与巩固环节内,也可采用相应的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算法与程序框图》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布置出这样的作业:根据你生活中的观察,简单绘制出一个算法程序图。之后,学生就会对日常买东西、家庭生活状态等多方面进行观察,绘制出算法程序图。如以买东西为例,流程为计算所需要购买物品的价值,之后学生向老板支付资金,将实际支付资金与所购买物品价值做对比,确定学生或老板接下来的行为:支付资金>物品价值,老板找钱;支付资金=物品价值,学生离开;支付资金<物品价值,学生再次支付,直到支付资金=物品价值为止。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中教者需积极培育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究和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同时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设计开放性问题,借助现代教学技术,鼓励学生猜想,这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关键能力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白代林.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9):88.

[2]李秀英.高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40):41-42.

作者单位:山西临汾第一中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