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2020-09-10 07:22张剑锋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25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张剑锋

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高中化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创新意识、化学模型抽象能力等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为此,本文主要就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1 创设恰当教学情境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涉及的知识点也相对较多且复杂。所以,在实际授课中,教师除了要为学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内容,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丰富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改善以往教学模式枯燥、单一的局面,基于更科学、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构建生动、高效的化学课堂,让学生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中锻炼、提升学习能力与效率。为此,教师可以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以此来吸引更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通过一系列问题的精心设计与巧妙提出来加强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比如:某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关知识点时,就联系生活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先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常用的洁厕灵与 84 消毒液。然后,介绍某人将这两种清洁用品混合使用后,发生中毒事件的案例。以此来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会发生中毒事故?”等问题,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实验演示视频,明确这两种用品混合后会产生黄绿色的氯气。之后再进行氯气实验制法的学习探究,学生不仅会更认真、细致地观察、思考,也能够加强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课堂教学效果与效率的显著提升。

2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化学是一门在实验中总结规律的学科,高中化学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前辈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注重实验过程只知道实验结果的情况。化学是一门通过相应的实验观察手段,从宏观上观察实验现象,再从微观上得到相应的实验原理。但若是学生将化学误认為是一门只需要记忆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创新没有总结,也就不会真正理解宏观微观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应该直接将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现象“填鸭式”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不仅可以让学生记忆知识点更加牢固,而且可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思维和化学学习方法。

化学实验的地位如此重要,因此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大。但是往往有很多同学在化学实验的考试部分丢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高中化学实验缺少相应的实验教学设备,而且学生的课业压力大,能够分配到化学实验的时间很少,导致学生的实验参与度较低,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注意到实验的细节。其次,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严谨性,因此每一个化学实验步骤都有背后的化学原理或者实验经验支撑,而不是平白无故地加入进去的。而化学步骤之间也是有相应的顺序的,学生只有完全理解了相应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机理,才能把握出题人对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中和滴定实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强调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以及背后的原因,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比如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液,教师可以在讲解这一步骤的时候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液? 能否用蒸馏水润洗?让学生思考后明白先用标准液润洗的作用以及不能用蒸馏水润洗是因为残留的蒸馏水会降低浓度产生误差。中和滴定实验还有很多的实验细节体现在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中: 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 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 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3 深入挖掘化学素材,强化学生化学生活观念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去指导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化学生活观念。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没有重视对学生化学生活观念的强调,只是要求学生学会解决化学题,而没有去引导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题。这种题海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提升化学学习水平,但是会让学生逐渐将化学理论知识脱离了实际生活,也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乐趣和探索化学知识的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化学学科知识的同时,可以多举一些相应的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知识背景的同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化学生活观念。例如,在教学原电池部分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讲一讲电池的历史发展,让学生明白自己目前所学的原电池原理时大部分电池的基本原理,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原来自己平常所见到的各种电池的原理都是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同时在学习完所有原电池知识之后,可以跟学生分享目前的一些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寻找创新点在什么地方,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产生一种创新感。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促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除了要整合现有资源条件做好课前准备之外,还要通过教学情境的恰当创设,以及实验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先进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应用。这样既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全面发挥,也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显著提升,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化学学习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万梅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1):6.

[2]常梁梁.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11):8.

作者单位:山西临汾第一中学校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