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经营中广告策略的传承与创新

2020-09-10 08:12杜惠芳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20期
关键词:传承经营创新

摘要:有着百年历史的《经济学人》,不仅没有在全球传媒的困境中被击垮,反而进入更加辉煌的时期。这和经营者的经营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广告策略作为经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百年的传承和创新,具有借鉴和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经济学人》;广告策略;经营;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20-0213-02

大英百科网对英国的《经济学人》杂志给出了最简单的定义:“它是一本在伦敦出版的有关新闻的周刊,与世界同类型的杂志作比较,常常被评价为同类期刊中最优秀的代表。”[1]《经济学人》已存在百年,发行量不断攀升,至今仍在传媒舞台闪闪发光,是世界政治经济的一面“镜子”。在全球传媒业处于广告收入和发行量双双下滑的困境中时,《经济学人》的业绩遥遥领先,它的成功与背后集团的营销策略和内容制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广告策略在百年间实现了自己的传承和创新。

一、百年老字号:《经济学人》集团经营的发展脉络(见表1)

二、《经济学人》百年经营:广告策略的坚守和传承

(一)一直重视广告推销在经营中发挥的作用

《经济学人》从创刊起就一直致力于推出优秀的广告推销方案。广告推销方案包括对其他类别产品的推销和对自己本身的推销。

在对其他产品的推销上,读者对广告推销内容的选择起了基础作用,读者以40岁左右的人群为主,所以广告推销产品的内容多为金融、汽车、大学等[2]。广告在带动这些产品销售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产品的推销。

在自我广告推销策略中,“订阅赠样品”这样的推销方案,争取了许多潜在读者。2010年,除免费试读外,苹果客户端的客户每周还可以定期收到一份《经济学人》的阅读小样,如果读者对小样感兴趣,可以付费购买完整版。此外,《经济学人》还推出付费小样,听起来并不具有吸引力,但是《经济学人》在付费小样的购买中添加了“退费承诺”的条约,客户在小样订阅期限内的任何时间点,均享有退全款的权利。这大大提升了读者的阅读安全感,激发了读者对杂志的购买欲。

在百年经营期间,《经济学人》传承着重视广告推销的理念,增加了集團的收入。

(二)保持广告风格的高识别度和内容的高品质

如果说《经济学人》对广告推销的重视,是形式上的传承和坚守,那么优质广告品质的打造就是《经济学人》对优秀经营内容的坚守、传承和自律。

《经济学人》开始一直以文字广告为主,后来偶然发现红底白字的注目率高于白底黑字的注目率,于是就一直采用该形式进行广告推销,已沿用15年之久。在读者甚至是非读者群体中具有很高的识别度。

此外,《经济学人》广告语言非常出彩,常用双关语和文化梗,观点独特,是商业圈人士的必读品。如一则有名的广告文案“Still or Sparkling?”在国外,人们点水喝,主要有两种,一种是“Still”,即我们喝的普通白开水;一种就是“Sparkling”,即“气泡水”。这里用两种水代表人们在生活中的两种处事方式,“沉默不语”与“幽默诙谐”。《经济学人》常用这样的双关语言给读者以启迪。

广告语言已经成为《经济学人》品牌的一部分,内部的Style Sheet(样式表)也被做成了广告,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经济学人风格指南》)一书还获得了奖项,优秀的广告内容是其传承和坚守的品质保证。

(三)“长久精准的读者定位”:广告设计对读者身份的暗示性

约翰·麦克列维特是的《经济学人》第16任主编,他认为《经济学人》的读者“基本上是经济水平偏上,40岁多岁的年轻人。这些人对全球经济有好奇心,想要探知自己生活圈外的世界,商人占很大比例,也有其他职业的。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了解外面的世界和信息,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3]。《经济学人》对自己的读者有着精准的定位,即“精英读者”,哥伦比亚商学院的市场营销副教授约瑟夫·普拉默说:“他们经常暗示,若你阅读《经济学人》,你就会比普通人聪明一点点。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想获得提高。”[4]

《经济学人》广告文案中著名的“自夸系列”称,“地球表面 2/3 的面积由水覆盖,剩下的由经济学人覆盖(Two thirds of the globe is covered by water. The rest is covered by The Economist.)”“经济学人=智商的提升(E=IQ)”[5]等,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没读过《经济学人》,那你对世界就知之甚少。

《经济学人》历经百年,从1845年开始,副标题变更为“一份有关政治、文学的综合性报纸”,并沿用了90年之久。《经济学人》一直定位自己为“一份高端读物”,对读者的身份也有着精准的定位。

三、新媒体融合背景下《经济学人》广告策略的调整和创新

(一)融合背景下,广告渠道开发的多样化

《经济学人》对广告品质的重视,不仅表现在对广告推销的重视和广告内容的保证上,还体现在广告渠道的拓展上。

《经济学人》的平面广告一直是广告业内的经典,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碎片化,纸张上的广告打破原来整版的样式,采取了小块广告的多页扩展呈现方式。在投放形式上,《经济学人》做到了无死角,从出门随处可见的交通工具、机场,到图书馆,再到购物袋,广告无处不在。

《经济学人》的数字广告不是以铺天盖地的网页作为扩展方式的,而是重视广告的内容及其体验。正如《经济学人》网站版中的“It’s Your Space(这是你的空间)”这则广告,它由Avis策划,一度获得了“英国年度数字媒体广告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该广告的特色在于利用了iPad的技术中的动作感应功能,充分让人机进行互动,发挥iPad的潜力,让用户进行体验。

2009年,《经济学人》作为一本期刊,推出了长达70秒的电影院映前广告《红线》,该广告获得了全球创意类广告“kinsale Sharks”金奖。院线也成为了《经济学人》的广告渠道之一。

除了平面、数字、院线广告渠道之外,《经济学人》也将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作为广告渠道进行考虑。

(二)广告收入和订阅量反比例增长背后的广告策略认知

近年来,新媒体的冲击力度加大,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的问题。《经济学人》选择了与其他集团不同的调整方向,不以降低广告费吸引更多的广告主,以增加收入,而是更加专注期刊的实质。

2019年《经济学人》年报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起,发行收入明显高于广告收入。发行收入不断上升,广告收入不断下降,两者之间呈现出反比例关系,所以《经济学人》在全球浪潮下不仅仅存活下来了,而且“优雅地保持着高贵”。中国读者曾经对其杂志经营进行探讨,认为《经济學人》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优质的内容,仅仅从这一方面来说,就让同行自愧不如了”[6]。

四、结语

广告作为与百年老字号《经济学人》相伴相生的要素之一,是《经济学人》经营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百年时间里,广告策略的坚守和传承奠定了《经济学人》的风格和定位,而广告策略的创新和调整,也是对时代的有力回应。

参考文献:

[1] 洪兵,朱昭昭.经济学人的广告经营与广告营销[J].新闻大学,2011(02):84-88

[2]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30-31.

[3] 詹姆斯·韦伯·扬.创意[M].李旭大,译.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20-21.

[4] 常斯维.广告的创意——带着加锁的舞蹈[J].科技资讯,2006(27):202

[5] 阿苏.《经济学人》最闷骚的广告,你能看懂几个?[DB/OL].豆瓣. https://www.douban.com/note/ 679695315/?from=gallery_new_post,2018-6-21.

[6] 王卫军.从“身体后靠”到“身体前倾”——《经济学人》的新媒体转型对广电媒体的启示[J].视听界,2019(06):62-64.

作者简介:杜惠芳(1989—),女,山西晋中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广告理论与传播。

猜你喜欢
传承经营创新
雷人画语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