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评比在高中农村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

2020-09-10 07:22齐军李宝弟
高考·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养成教育应用策略

齐军 李宝弟

摘 要:在农村高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应该分为两个层面进行,分别是学习生活教育和行为管理两个方面,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意识,量化评比让班级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让学生在教育管理中形成养成性教育,实现对于学生的发展培养,量化评比作为学生习惯养成的考核标准,让学生可以直观的认知到自身存在问题,并进行针对薄弱点的强化训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量化评比;农村高中;养成教育;应用策略

引言: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班主任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的价值引导和心理发展建设,为学生建立核心的价值观念,而独立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是习惯培养中的第一步,在学习生活中规范学生学习生活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完善教育管理育人体系,通过量化评比优化学生对于自身的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量化评比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学生的班级管理中,量化评比围绕学生而展开,在量化考核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客观精确分析,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同时学生也是教育管理中的主体,通过量化评比的形式,近一步强化学生主体的积极行为,在管理中通过客观的发展推动学生的主观认知,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2)导向性原则

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明确教育管理的目标和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展开相应的教育管理工作,将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进行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做出积极的指导评价,学生可以在学习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在阶段性教育中完成对于学生思维品质和价值理念塑造,从基础的认知学习、思想价值引导以及完成对于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明确的目标导向下,完成对于学生系统性的教育管理。

(3)个性化和整体性原则

在考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明确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对学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到针对性的管理,促进在学生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整体发展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将学生之间个体差异通过量化考核形式,转化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放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优势,在立足的整体的基础上促进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

(4)综合性原则

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需要对学生推行综合性的评价原则,通过量化数据,对学生的发展的作出针对性的指导评价,而不是单一化的总结性评价或者是数据评比,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是立德和树人,在管理中,班主任加强对于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的评价,最后通过总结性评价,让学生可以形成自我评价的形式,对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有效的指导纠正,奖励和惩罚,在综合性评价中提升学生对于自身自主管理,能够在量化数据中,对学生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的综合评价。

二、量化评比在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1)建立完善教育管理体系

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以学校行为规范准则为依据,在教学中实行层级管理的量化评比模式,以客观环境促进学生主体转变,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以学校的管理规范和学生行为准则为基础,推行班级和个人的自主管理发展,班主任管理班干部,而班委会成员中的班长,生活委员,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管理各个小组,组长管理每个组员,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这样教育管理中实现精细化管理,实现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行为规范,班主任可以针对每一层学生的行为反馈做到针对性的教育管理,首先完成学生之间的自主管理,通过分层管理模式,班主任让班干部对小组进行管理评价,组长对于组员进行管理评价,学生在管理准则中实现自主管理,班主任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出针对性教育管理,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能够做到针对性的量化教育。

(2)以学生认知引导行为准则

环境的氛围塑造决定学生的思维认知,思维认知决定了学生的行为准则,在学校环境塑造中,一方面加强校园环境的氛围塑造,另一方面打造积极的班级文化氛围,在校园氛围的塑造中,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在课堂走廊中张贴励志的名人格言,在文化报栏展示积极的人物事迹,同时学校可以在学校中树立人物典范,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想价值进行大力宣扬,塑造积极的校园环境氛围,班主任立足班级管理,打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在班级活动中健全学生的心理发展建设,在积极乐观的环境氛围中,教师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在生活经验的认知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对课堂纪律,卫生,出勤,作业等多个方面进行行为规范,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班级的管理者,班干部,小组长,组员的相互监督,相互管理模式,加强学生行为准则的规范,同时班主任可以设置校园主题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的建设中,教师可以以节日活动为主题,让学生通过主题活动进行活动设计,每个学生,每个小组都可以将创意思路,活动设计进行分享,在合作中提升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在积极乐观的班级文化氛围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3)奖励和惩罚机制

班主任在教育管理中,可以采用奖励和惩罚的机制,为每个学生明确是非对错的行为准则和意识观念,而奖励和惩罚機制立足于数据的考核基础之上,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在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作出奖励和惩罚的形式,奖励形式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理,不断强化对于自我行为的约束和规范,而惩罚的形式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规则意识,培养学生行为后果的责任意识,在奖励和惩罚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直观的认知理解行为准则,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在奖励和惩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学生实践活动的体验学习,在体验活动中加强对于学生的常态化的教育管理。在生活中进行德育教育,对学生课堂纪律,卫生打扫,课堂学习等多个方面量化的评比,通过奖励的方式增强学生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习惯和意识。

(4)创新教学评价体系

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将学生的量化的数据进行综合性的评价,通过客观的公平的评价方式,规范学生的行为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量化评比中,可以是个人自评,也可以是小组之间的互相评价,最后教师加强对于学生的综合性评价,为学生的量化评比进行总结评价,并在班级中树立优秀典范人物,发挥榜样的力量,加强学生的责任和荣誉感,在教育管理的過程中,不再是单一化的总结性数据,而是从对于学生的教育引导,行为规范认知,实践体验学习过程的指导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步,最后通过量化评比对学生作出总结评价,让学生通过自我认知,了解到自身在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并且可以根据结果形成自我评价,在多元化的评价中,让学生可对自身产生深刻认知,不断完善和规范自身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5)家校联合

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需要从学校走入到生活之中,对于学生行为习惯和理念价值的塑造,班主任需要加强和各方的合力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班主任联合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引导和帮助,将学生的信息反馈给班主任,让班主任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听取班干部的汇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在教育管理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为了让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落实到生活之中,班主任需要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班主任和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信息反馈,实现学校、班主任、家长的多方教育管理,促进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落实到生活之中,加强学校和家庭的紧密合作。

三、结束语

在量化评比中,班主任应该采取的综合性的评价,推行班级分层管理模式,加强学生的管理能力,对于学生的习惯培养,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阶段性的教育管理中将学生差异性转化为个性化的培养,班主任从教育和管理两个方面实现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ChenJie,WeiYuyong.高职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校企联动的创业班级管理模式研究——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科技通报,2018,034(001):274-277.

[2]刘冰华.如何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浅谈初中问题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行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3):104-104.

[3]史恩胜,吕春燕,姚琴.生本理念下特教班级管理特色的创新实践——以安徽铜陵市特教学校"一班一品"建设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8(21).

[4]安小燕,刘大德,丁尧,等.浅谈心理效应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以团体动力发展为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0):67-69.

作者简介:齐军(1984.6)男;汉;籍贯:甘肃武威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班级管理、高中化学教学

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自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为:临夏回族自治州高中农村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调查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8]GHB3847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养成教育应用策略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浅谈农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民族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
如何打造农村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