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改变和责任:REBT存在主义哲学取向

2020-09-10 10:56晏斐然
客联 2020年12期
关键词:阿尔伯特

晏斐然

【摘 要】理性情绪行为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在1955年创立,是认知行为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性情绪》第一版写于1987年,当时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发展迅速。本文通过对《理性情绪》内容进行梳理和归纳,对本书中体现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背后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进行探讨,即强调接纳、强调改变、强调责任。这些特点说明REBT不仅是关于治疗者和精神疾病的心理治疗技术手段,更可以作为一种生活哲学,使更广泛的群体受益。

【关键词】《理性情绪》;阿尔伯特·艾利斯;REBT

主要内容

《理性情绪》第一版写于1987年,与《理性生活指南》一起被艾利斯认为是自己所著图书中销量最好的两本。《理性情绪》共有19章,前5章介绍了REBT的背景及理论基础,6至19章具体介绍了14条REBT的观点。艾利斯在第一章指出本书与其他心理自助书籍不同,表现为更加强调实用性、鼓励人们获得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目标、帮助人们应对困境、教会人们控制情感命运等。这些观点主要围绕情绪或情感(6、7章)、信念(8-10章)、信念和情感问题的关系和实践(11、12章)、行为的实践(13-17章)、REBT的积极观点(18、19章)。《理性情绪》除了介绍REBT核心的ABC框架和理论观点外,还反映出REBT背后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哲学取向。

REBT的存在主义哲学取向

在本书的第1章中,艾利斯就强调书中的观点是从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著作中收集而来的。随后在有关情感的章节中,理性情绪行为理论认为情绪情感是由我们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是有能力去选择和改变的。演变为ABCDE框架中的E是指“有效的新哲学观点”,这说明REBT不仅关注降低人们的神经症症状或者改变来访者的观点——如精神分析和存在分析所做的,它还致力于帮来访者减轻症状并建立一种更加深刻有效的新哲学观点,意义更为深远。

REBT背后有着深刻的哲学思索,它比以往更加重视哲学观,这点与大多数认知行为疗法不同。REBT强调如下三大哲学观:1.无条件地自我接纳2.无条件地接纳他人3.无条件地接纳生活。这三大哲学观体现出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的哲学取向,即对人的尊重、接纳和不评价。事实上,非理性信念就属一种具有评判性的想法,三大哲学观分别对应的是对自己的评价、对他人的评价、对生活的评价。这三种评价性认知可能导致一系列非理性的信念,例如灾难性思维,缺乏挫折承受力,整体评价或自我/其他责备。[i]

强调接纳

对自己、他人、世界保持不评价的态度实际上就是表达接纳的过程。强调接纳一直是REBT的核心,“他们不是他们的行为”,个体的行为不能代表人的本质,对行为的评价不是对本性的评价,这是理性情绪行为理论的基本治疗信条,也体现出存在主义观点的影响——认为人存在的本身是一种价值,与外在任何价值无关。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将人看做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具有目标导向的有机体,人在世界上之所以有重要性,仅仅因为我们是人。“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之一就是重视个人的具体感受,自觉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强调整体性、自由与责任方为存在的真谛。[ii]艾利斯也并没有把心理健康放在满足基本的心理需求上,比如自主、能力和关系,而是坚持一种更为优雅的哲学:我存在,如果我继续存在我似乎很有可能幸福,因此,我值得存在并快乐的生活。

强调改变和行动

理性情绪行为理论将人视为正在进行中的个体,不过分强调过去,也不忽视所处环境的影响。这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学派以因果规律和决定论假设为基础不同,艾利斯不同意精神分析一心挖掘来访者过去的经历中的潜意识,一味捕捉来访者无心之言中的隐藏内涵。人是限制且自由的,REBT承认人会受到生理或环境限制,但是人依然有选择,正如它认为使我们自己创造了情感,所以我们有能力选择改变自己的情感。

尽管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也会了解问题的原因和过去的经历,但它更关注你现在是如何思考、感受和行动的以及如何去改变你的弱点。REBT还认为尽管觉察是改变的第一步,但是仅靠觉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坚定而持续的行动,才能真正产生改变。

强调责任

“洞察本身是不够的,仅仅承认、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不够的,世界上也从来没有神奇简便的方法可以改变你,只有你才能改变自己。”第7章中提到,许多现代的心理治疗,(尤其是精神分析)让人们逃避他们应为自己神经症所负的责任,但20多年前,《今日心理學》就用“绝不逃避的心理治疗”命名REBT。[iii]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中要让当事人了解到造成当前焦虑和处境来源于自己,所以应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本书第9章在讨论过去的经历的影响提到,过去的经历和境遇并没有直接引起你的情绪问题,真正的原因是你自己!过去的经历的影响是因为自己的选择——童年或许产生了让自己心烦意乱的不合理信念,但是直至今日是你自己仍然坚持这样的信念和情感,拒绝反思和对抗不合理信念。

存在主义第一个后果是是人清楚自己的本来面目,并且自己担负起自己的责任。[iv]在理性情绪行为理论中,Dryden和Neenan也提出了“负责任的快乐主义”,认为从我们寻求生存并获得适度快乐的意义上看,作为人类的我们从根本上是快乐主义的。但也要注意到一个事实,即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世界当中,在理性状态下,我们个体有意义的行为应该能使世界变成更适合居住的地方,至少这些行为不应该过分伤害任何人。[v]这个观点同“文明的利己”概念一起反驳了关于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提倡自私的的指责,因为REBT积极鼓励来访者追求幸福。

结语

实际上,这些特点与REBT追求的目标有关,它追求哲学上、观念上的改变,使当事人有“再评估”的哲学和观念,鼓励当事人检讨自我的基本价值,所以治疗重点不仅在于消除症状,而在于消除病源,使当事人能获得更多的自由,免受痛苦或焦虑,从而过上更加充实的生活。

在自由和责任上,存在主义强调不能自我欺骗,不能用其他借口或者决定论为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开脱。本书第11章就提到了关于诚实的练习,REBT认为对自己不诚实往往是自我挫败的结果。咨询师要使来访者要意识到并主动承担起自己的“情绪责任”,这样他才能从理性情绪行为咨询中持续获得益处。

除了存在主义,理性情绪行为理论也体现出了相对主义和科学主义,可见哲学思想的确对REBT产生发展有深远影响。哲学咨询的创立者埃利奥特·D·柯亨( Elliot D. Cohen)就认为艾利斯看到了将哲学与心理学这两个领域结合到一起的重要性。他指出,艾利斯看到了哲学与 ABC 理论结合起来的价值,从而确定了信念、行动和情绪之间的逻辑(而不是因果)关联。[vi]

注释:

[i](美)阿尔伯特·埃利斯著;李巍,张丽译.理性情绪[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ii]张进上著.理性情绪治疗法的理论与实务[M].台湾省立台南师范专科学校实习辅导室.1985.

[iii]美)阿尔伯特·埃利斯著;李巍,张丽译.理性情绪[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iv](法)萨特著;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v](英)德莱顿,(英)尼南著;王蕾,鲁侃译.理性情绪行为咨询实务 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vi]埃利奥特·D·柯亨, 丁晓军. 21世纪的新型理性疗法:将哲学应用于心理学[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3, 050(004):53-59.

【参考文献】

[1] (美)阿尔伯特·埃利斯著;李巍,张丽译.理性情绪[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 龚艳著.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理论研究 基于科学方法论的视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

[3] 張进上著.理性情绪治疗法的理论与实务[M].台湾省立台南师范专科学校实习辅导室.1985.

[4] (英)德莱顿,(英)尼南著;王蕾,鲁侃译.理性情绪行为咨询实务 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5] (法)萨特著;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6] 李平.理性情绪治疗理论及其哲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3(01):1-7.

[7] 龚艳.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ABC模型”及其逻辑变革[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9,33(03):37-41.

[8] 埃利奥特·D·柯亨, 丁晓军. 21世纪的新型理性疗法:将哲学应用于心理学[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3, 050(004):53-59.

[9] Artiran M K , Imek M F , Turner M J . REBT with context of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s: RESD-A Scale[J].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apy, 2020.

[10] Valentine, Jeffrey F. The Road to Tolerance: The Philosophy of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J]. Counseling Today, 2004, 41(163):585-586.

[11] Brewin D . W. Dryden,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ur therapy, the CBT distinctive features series, Rout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2009) ISBN 978-0-415-43086-9 160 pages[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09, 67(5):459-460.

[12] Szentagotai, A., & David, D. (2013). Self-Acceptance and Happiness. In M. Bernard (ed), The Strength of Self-Acceptance. New York: Springer.

[13] Bernard, M., Froh, J., Digiuseppe, R., Joyce, M., & Dryden, W. (2010). Albert Ellis: unsung hero of positive psychology.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5, 302–310.

猜你喜欢
阿尔伯特
维多利亚女王的婚姻
因为我们是队友
法国2.5亿银行巨款被窃案始末
法国2.5亿银行巨款被窃案始末
七旬隐居老头将悬崖雕成艺术品
男儿泪
谢丽尔的生日是哪天?
幽默
恳请封杀我
法国2.5亿银行巨款被窃案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