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和布置的一点思考

2020-09-10 13:04郑园园
看世界·学术上半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方案初中数学

郑园园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课后作业设计和布置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上。课后作业的作用在于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后作业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的知识,教师也能根据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务必要重视对课后作业的设计。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和布置;方案

引言:数学学科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仅靠课堂的学习时间是无法真正完全理解与掌握,还需要在课后的复习中进一步巩固。所以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从过去初中数学课后作业情况来看,存在作业量大、作业形式单一、以教师意愿为中心等问题,未能真正发挥出课后作业的作用。为了提升课后作业效果,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对作业模式进行改变,使其能够有效地发挥出巩固知识、反馈信息和发展能力的功能,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一、初中数学课后作业现状

(一)以教师意愿为中心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时,应当面向所有学生,注重个性差异。但是以实际情况可知,当前初中数学课后作业基本上是以教材与相关的辅助资料为主,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中并没有花费什么时间和经历,存在思维怠惰的问题,只是简单地将练习册的习题安排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要求完成课后作业。实践证明,这样的课后作业设计方法并不能对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起到理想的作用,并且由于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习题需要,造成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下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1]。

(二)课后作业形式单一

由于传统数学课后作业的形式比较单一,使得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数学成绩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也就造成了学生在解决一些非唯一答案性问题时较为吃力。究其原因,是由于社会、学校与家庭对课后作业的认识不全面,认为课后作业就必须是书面作业,要有足够的量才能“熟能生巧”,让课后作业成为了学生的负担,致使学生对课后作业积极性不高,出现抄袭或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影响到他们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作业量大

首先,大多数的数学教师认为,课后作业量越大,对提高学生成绩越有积极的作用。另外,由于新课改的影响,教材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就需要教师能够通过对教材的深入挖掘,才能保证课后作业设计符合中考要求,而这无疑就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于是教师就会搞“一刀切”。其次,家长会担心自己的孩子无法考上一个好的高中,由于家长一般能够照看学生的时间不多,就会要求教师可以布置更多的作业或者想方设法买一些相关的练习册,让学生在家练习,避免学生将时间浪费在上网、玩游戏等方面。还有一些家长对于实践操作型或非书面作业存在误解,认为这是浪费学生的时间,这也会对课后作业的量造成影响。

二、改善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和布置的方案

(一)注意习题的精选

以往数学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和布置的时候,始终坚持以量取胜的原则,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十分痛苦,最终所取得的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因此,教师要重点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不会太累,还能达到锻炼学生能力的作业设计,这是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时首先要想清楚的问题。如今,市面上的辅导材料五花八门,但是通过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其中题目的设计并没有多少差别,教师需要对此进行细致挑选,将其中没有必要的练习题筛选掉,去粗取精,让课后作业可以变得虽简而明,虽少而精,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课后作业的效果,让学生乐于完成作业。

(二)注意习题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个性化的一面,为了达到最佳作业效果,教师务必要尊重学生的独特需要,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时,能够注意习题的个性化。不同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设计个性化的课后作业,可以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以后获得進步。对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基于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的原则,实行分层布置作业[2]。通常分层布置作业主要是从作业量与作业难度两个方面进行,作业量指的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量。如优等生除了要完成一些基础性习题以外,还要挑战一下更难的习题,作业量就会相比更大一些;作业难度的分层就更好理解,即将习题按照由易到难分为几个层次,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安排学生进行完成。

(三)注意习题的探究功能

在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对作业的形式予以改变,不能只满足书面作业的形式,还以增加一些语言表述之类的作业、演示操作之类的作业等。此外,也要丰富学生的作业完成方式,除了独立完成以外,也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或讨论等方式,突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果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中因循守旧,那必然会影响到课后作业的作用发挥,与课堂教学相脱节,要确保学生解决问题中,要突出思考性、探究性与实践性。因此,作业答案不一定要一致,还应有不确定性、开放性特征。为了能够满足习题的探究功能,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中要注意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也丰富了作业内容、作业形式等。这就需要强调习题的实践性,不仅可以让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更加接近生活,也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提升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完统计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安排一项与统计相关的调查研究题,对学生分组以后,要求他们对学校周边的超市进货方案进行调查,以这种实践作业的形式,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四)注意作业评价方式的合理性

要想让课后作业达到最佳效果,除了要精选、适量与层次性,还要及时进行批改,纠正学生的错误。在作业评价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多元化评价。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作业评价的合理性,应采用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及互评等方式,这样既能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他人的差距,也能真正的鼓励学生,有利于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3]。第二,要延迟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可以得到教师的认可与鼓励,所以在过去学生拿到学生作业本的第一事情就是翻阅教师的评价。为了让更多学生体验成功,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多次评价,即对于学生第一次交上来的作业,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书写情况、正确程度评定等级;学生修改之后,教师再次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养成改错的习惯,并可以体验成功,提升作业兴趣。

结束语:总而言之,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除了能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率的提升。要想达到预期的作业效果,教师要做到作业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还要注意层次性与作业评价方式的合理性,进而最大化发挥课后作业的价值,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思惠. 关于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和布置的一点思考[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9.

[2]徐统福. 关于初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思考[J]. 中外交流, 2018.

[3]李宗兰. 关于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几点思考[J]. 魅力中国, 2017.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方案初中数学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成就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