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地方国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探索

2020-09-10 13:41于蕾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

于蕾

摘要: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在国际上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打压,国内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的局面,中国的企业尤其是作为中流砥柱的国有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内部结构调整提速增效的迫切要求,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应充分认识和分析自身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管理体制、发展战略、激励机制、人力资本、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寻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使自身能够在新的经济發展浪潮中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经济新常态是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指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稳定增长。全球经济在经历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全球经济量化宽松政策之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美国在实行大国强权政策,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之后,对中国实施强力打压政策,限制中国科技发展,重新倡导在美国发展制造业,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发展。

中国为度过金融危机超发四万亿货币,大量投入固定资产投资,引起房地产行业爆发式增长,房价快速增长,泡沫巨大,为调整国内经济发展结构,中国采取了限制炒房,去杠杆,先紧缩后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由于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竞争优势消失,逐渐向劳动成本低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挑战。

习总书记在2014年5月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到“新常态”,并在多次讲话中详细阐释了“新常态”的内涵,即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的经济发展阶段,中国的企业在国际和国内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的环境中,能够清醒的认识自身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法,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健康的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总量中占据着很大比例,拥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拥有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经济能够健康发展,在世界经济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关键。作为中国企业零头羊的国有企业如何充分认识和分析自身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从管理体制、发展战略、激励机制、人力资本、品牌建设等方面出发,找到适合的方法和途径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使自身能够在新的经济发展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经济健康长久发展的核心所在。

1. 国有企业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1.1国有企业的特征

国有企业的注册资本全部或主要由国家投入,其全部资产或主要股份归国家所有,国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营利性,同时也肩负着政府的某方面的经济管理的政策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具有非营利性目的(如政府市政公司、国有投资平台公司等)。在管理上,国家或各级地方政府一般会委派国家工作人员进驻国有企业管理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一般的国有企业高层管理领导如董事长、财务总监、副总裁以上级别主要领导等都由政府委派任命,并受政府上级主管部门监管)。

1.2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国有企业发展是在改革与调整中逐渐发展的历程,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转变的整个过程。2000年以后,随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逐步优化,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央企运营管理进一步规范,核心技术和盈利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根据国资委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01.3万亿元,2020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达到80家。“十三五”末,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和所有者权益分别为218.3万亿元和71.9万亿元,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82.1%和80.3%。“十三五”时期,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年均增长分别为7.4%、10.7%。

2.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国有企业在规模和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部分大型国有企业通过不断的调整和革新,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与其他发达国家排在世界前列的大型企业相比,中国的大企业在高端技术、科技创新、盈利能力、持续经营发展等核心竞争能力方面仍存在着巨大差距,体量庞大,竞争能力薄弱,抗风险能力差是我国国有企业的普遍问题。国有企业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要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下面以我公司为例列举当前国有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过度多元化,管理体制混乱

我国的国有企业尤其地方国有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资产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大,为了承担融资及公共服务职能,地方国有企业往往包含各类不同资产资源,从土地、道路、房地产到码头、公共设施和交易平台等,横向产业跨度大,纵向产业链延伸过长,过度的多元化发展,使企业主业不明晰,涉猎产业过多,管理能力薄弱,盈利能力不强。这些国有企业随着自身不断的发展或者政治服务需要,建立了很多的分支机构,拥有庞大的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体系,有些甚至有三层或更多层级的权属公司,平级的地方国有企业之间还存在交叉持股现象,企业管理体制混乱,公司管理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和统筹布局,核心主业不明,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现象普遍,权责不明,决策混乱、领导不力、管理松散。我公司集团为地方政府国有平台公司,容纳了政府各类的资产和资源,肩负着为政府融资、建设公共设施项目、对口扶贫等政策性任务,涉及行业有房地产、道路交通、贸易、金融、影视、农业等,参控股公司近30多家,这些参控股的公司中,有集团公司直接经营管理的,同时也有仅仅名义上存在出资的权属关系,但实际上并不参与实际经营管理的。集团公司领导兼任下属公司主要负责人,既是下属公司业务负责人,又是集团公司对下属公司的考核人,存在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问题,监管能力差,监管意愿也不强。

2.2资产质量差,盈利能力弱

国有企业尤其地方国有企业资产大部分来自于地方各级政府,由于具有为政府融资或其他的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等政府服务职能,往往装载了数量庞大的政府资产如土地、厂房、公用设施等以用于对外融资或运营满足公共服务职能,这部分资产往往资产质量较差,盈利能力差或不能盈利,同事也不能变现,以我集团公司为例,区级政府办公楼、人才公寓、部分公共租赁住房等项目都属于我公司资产,但我公司实际并不能处置这些资产,还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去维护和管理这些资产,这些资产的存在除了能够对外融资之外,除非政府买单,否则并不能产生经营收益,还需要消耗公司资源。这部分资产为国有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小的阻力。

2.3人才缺乏,领导不力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现代化企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企业核心领导层由政府委派而非市场化聘任,并不一定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这些国有企业高层领导有的能力不足,有的官僚作风明显,有的思想陈旧,只想守业不想创业,有的大胆蛮干忽视风险,高层领导的作风直接影响了整个企业的作风及公司下属分支机构和企业的管理层的工作作风。由于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权责利划分不明确,导致地方国有企业分支机构和下属企业的负责人,工作积极性不高,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抱着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的态度,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视若无睹,不想管事,怕得罪人,造成了工作不作为。同时,部分地方国有企业领导团队人员素质不高,个人能力较弱,既缺乏整体战略格局,又缺乏专业技术知识,整体素质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但由于企业考核机制缺失,没有奖惩,公司员工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平均主义严重,导致整体企业工作积极性不高,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多劳不能多得,晋升渠道不畅,缺乏责任心混日子的人轻松自得没有担当,于是造成了该奖的不奖,该罚的不罚,严重打击有责任有能力员工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导致企业真正能干事的人才不断流失,企业工作效率低下,企业也得不到良性发展。

2.4员工缺乏竞争意识,自主创新能力差

部分地方国有企业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战略规划不明确,过度多元化发展,导致缺乏支柱产业和核心品牌。同时由于绩效管理体系缺失,人员素质不能匹配企业发展,导致企业员工缺乏竞争意识、不愿自主学习,创新研发能力差。

2.5没有形成企业文化向心力,企业凝聚力较差

部分国有企业因为管理制度不完善原因、领导层管理不规范等原因,没有形成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愿景、目标等,造成企业员工得过且过,归属感不强,企业文化氛围淡漠,企业向心力凝聚力不强,这也是地方国有企业缺乏前进动力的核心问题。

3.提升地方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3.1精简企业层级,明确核心主业,完善企业管理体制

科学合理的的企业管理体制,明晰的企业结构和管理层级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针对目前地方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混乱,企业层级设置过多,横向和纵向产业延申过宽过长,过度多元化等上层建设问题,国有企业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和核心主营业务,围绕这个核心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各层级之间权责利划分明确,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上下一心形成合力,使企业实现良性运行。

3.2确定总体发展战略,制定短期中长期目标,提升企业运营能力

在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国有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找准自身定位,充分利用自身的稀缺政府资源优势,明确主要核心业务发展方向,并围绕核心主业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主营业务,精简层级和经营的维度,要专精主营业务,而不能面面俱到,盲目多元化,将战线拉的过长。只有做精才能做强,集中优势兵力攻克主营业务难关,提升主营业务行业内的竞争力,形成拳头产品和代表品牌。同时应该制定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的短期中长期目标,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3以人为本,制定国有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发展最核心要素还是创新,而创新必须依靠人才的力量,所以国有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还是要以人为本。企业要发展,要实现奋斗目标,都必须依靠人来完成,国有企业应该摒弃官僚作风和平均主义观念,采用市场化的人才管理机制,才能激活企业健康发展的按键。首先,地方国有企业领导层应该转变思路,从政府管理部门的思维方式向经营企业转变,通过持续学习,对外沟通交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其次,国有企业应采用市场化方式,选拔和培养专业性技术性人才,积极引入高端人才。建立市场化的绩效评价管理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打破平均主义思想,让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员工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多劳多得,职位晋升,淘汰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不合格人员,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员工勇于创新,为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不断创新发展提供适合的生存环境。只有企业的人才发挥出最大的潜能,才能让企业迅速做大做强。

3.4树立地方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提高企业凝聚力

一个企业要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必须树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地方国有企业肩负着为公众服务的使命和任务,拥有独特的企业特质,应该建立与之相应的企业文化,使员工认识所在企业的使命和任务,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愿意为之努力奋斗,通过为企业创造收益而实现自身的价值。要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管理层应该形成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开展企业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员工积极参与公司活动,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和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与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相统一的思想意识。只有如此,地方国有企业才能提高凝聚力,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从而在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任仲文.大国经济新常态[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015-0.

[2]吴德庆,王保林,马月才.管理经济学(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14-01.

[3]纪宝成,吕一林,李东贤.市场营销学教程(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017-09.

[4]徐二明.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00-06.

猜你喜欢
经济新常态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