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分析

2020-09-10 18:55朱万慧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就业问题也逐渐凸显。面临僧多粥少的局面,我国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信息化的建设应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就目前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人才短缺、体系不完善、技术不到位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

引言: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也需从过去的白纸黑字进化为适合当代的数据信息,这样才能提高公关管理就业及人才服务工作的质量,实现新时代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

一、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信息化的现状

(一)优质人才缺乏

不论任何时期,公共就业都需以人为本,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但现阶段我国社会市场就业问题普遍出现两极化,专业信息技术人才不对口,例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人才服务信息系统是由专业性人员进行编写,而刚走出校门的人才很难立即掌握,只能依靠业务情况进行简单操作,不利于公共就业及人才服务信息化的建设。从公共就业服务方面来分析,目前没有专业性质的技术培训,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水平,这也导致了公共就业工作人员给服务用户的感觉不佳,进而引起社会对公共就业的怀疑。技术人员在各级别有关机构中都相对缺乏,这也导致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信息化的建设需要较长时间。

(二)信息化标准体系不完善

人才的缺乏可以经由时间进行弥补,但信息化公共就业体制落后的问题需加紧解决。与传统体系相比,人才服务信息化运作将提高公共就业资源、人才信息、市场需求以及服务水平的工作效率。现阶段,我国各部门和机构繁多,有些部门机构职能存在重叠,在一些事情中经常出现互相推脱的情况,还有办事效率低下,工作不作为,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在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出现了一部分服务机构仍使用传统体系进行服务,未能对现代网络和设备进行普及,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建设也缺少统一的标准和支持政策。部分人员对现代化体系建设认识还不到位,仍采用纸笔登记和设摊招聘的服务形式,同时劳动者也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网络的及时性和便捷性,仍停留在固有认知当中[1]。

(三)信息化技术水平不全面

近些年国家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信息化发展脚步逐渐放缓,其原因有两方面,第一点是信息化时代数据流动较快,信息传播范围较广,公共就业信息主要依靠就业人员自行寻找,某些私营企业对网络招聘服务信息进行汇总,为就业人员提供便利;第二点有关部门的公共就业及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不积极,以中国公共招聘网(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为例,全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有8000多家,联网机构仅424家,不过其公共事业单位招聘信息较为详细。两者相比较,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同,数据收集和就业信息面向也不同。而且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需求不同,也导致在一些偏远地区缺少工作机构,信息化技术水平落后,公共就业信息化建设停滞不前。

二、新时代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探索

(一)加强高素质人员培养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公共就业服务行业,要加强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培养,首先从培养方式开始,加大力度对员工进行在职培训,寻找专业性人员讲解信息化系统操作步骤,分享工作经验,指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其次让员工进行公共就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与规划,承担信息技术于人才服务行业的应用,确保专业培训与工作需求相结合;最后让已经完成信息化学习的员工进行公共就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学习,以达到即懂得经营管理又懂信息技术,具备复合型、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的信息化人才。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能急于求成,一般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都是某一方面的专业性人才,且目前从事信息化工作的技术人员数量不少,更多是偏远地区需求专业性人才,由于部分工作架构并不合理,高层次、全面性、复合型人才仍是少数,而这种情况在我国偏远机构中尤为突出,很难完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也要清楚地认识到专业性与复合型人才在各個行业都备受欢迎,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同样也是对自身机构人员的一次建设,不能过于注重招揽信息化人才,使原本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也是重中之重,各部门机构要加强对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全面提升公共就业工作人员的意识,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风貌,相对地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也会随着人员的进步而快速发展。

(二)加快信息化制度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有关部门机构的管理制度也要随之改变,公共就业服务管理体系的保障是人才服务信息化正常建设的基础。这方面需要政府进行有力指导和资金投入,在法制的保证下,完善各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使传统工作形式进行改变,普及信息化设备和网络建设。改善公共就业环境,明确各部门及各机构职能权责,将推脱关系排除、让办事效率提高,对工作不积极人员予以警告。在信息化制度建设中应设定管理规范,目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没有相应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也导致各地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无人监督,公共就业信息、市场效益和人员服务培养没有共同标准。

公共就业工作人员对现代化建设认识进行提高,逐渐革新传统的工作形式,将过往的纸笔工作改为计算机操作,强化信息技术在工作中的应用。还需提高劳动者对公共就业信息化普及发展的认识,了解其时效性和便捷性,改变传统招聘模式理念,转为对现代化招聘模式的认可[2]。为迎合人民服务信息化的建设,在公共就业体系及人民服务方面都需进行宣传,目前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大部分人民对信息化和网络化都有足够的了解,加以宣传便能理解新时代背景下的公共就业模式,主要问题是人才服务制度的传统方式根深蒂固,传统人才服务是面对面进行交谈,可能使人有一种安心感。为改变此现状,进行人才服务信息化的全面改善,有关机构在进行公共就业及人才服务工作时应积极引导受理群众进行信息化交流,明确信息化服务的透明性、便捷性和实时性,让受理群众明白信息化的使用可以提高办事效率和节约时间,机构和个人都能受益。

(三)统合发展,因地制宜

信息技术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方面的应用日趋增多,但目前我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不全面,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初步完成信息化公共就业服务建设,而部分偏远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这种现状使得人才流失严重,经济发展进一步失衡。公共就业服务的主要作用是促进就业、提高劳动力市场运作效率,提高劳动力市场信息透明度及维持社会稳定,当然也是国家可以调节和干预市场的一种手段。如今可以说公共就业服务达到其主要作用,只是也出现了一定问题。为解决技术人才流失,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问题,应建设起具有统一结构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化机构,此机构对各地公共就业方面的市场信息、人员数据进行整合,建立全面的社会公共就业服务网络,这样既避免了资源信息的重复性,又改善了各地机构技术水平差异。為提高人才服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应在保证私营企业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共同合作,可以建设权威的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网络,并由私营企业进行传播,让劳动者从企业得到信息,从机构得到保证,实现公共就业资源的高效配备。

各地经济水平存在差异,也需要建设其适合其区域的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信息化机构。保证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的技术应用平台统一,以实现在不同区域的分工协作,减少资源重复收集和重叠的情况下[3],对公共就业机构进行职能分配,让不同地区人才服务机构面向不同就业人员,并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实现各地区机构协同发展。例如某广州就业人员想于上海市某人才服务机构进行某公共职业办理,实际上为其职业受理的是西宁市某人才服务人员。将专业性人才规划到各区域有利于其地区的发展,而复合型人才也能保证各地区的稳定平衡。

结论:为了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化的有利建设,加强人员素质培养,改善机构信息化结构,将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信息化跟国家聚合为一个整体,才能更有利于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就业形势的稳定,才能促进人才服务环境的提高,真正发挥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喜朋.新时期公共就业服务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2020(25):48-49.

[2]刘召富.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就业与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3):219-220.

[3]宋晓锋,宋海宏,王少英.人事档案数字化与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信息化,2020(09):91-92.

作者简介:

朱万慧(1985.06—),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本科,在职研究生在读,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信息化建设
浅谈集团企业财务的信息化建设
探讨电力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通过完善单位信息化建设自动实现内部控制
数字化校园的整体构架及技术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