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四力”根基 书写时代答卷

2020-09-10 07:22陈科龙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四力提升路径新闻

摘 要: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新闻媒体行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局,催生了新的时代命题:融媒体、新技术来势汹汹,传统记者及编辑职业价值、职业优势究竟在哪里?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解决“本领恐慌”?如何增强自己的看家本领,重塑新闻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无疑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对融媒体时代的传媒变局、增强看家本领、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四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1-0012-02

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来,新闻媒体行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局,不论是新闻传播的内容,还是新闻生产的形式,或是传播工具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也促使融媒体的产生。融媒体的传播途径和传播速度,在信息时代形成传播多元化和去中心化的趋势。这些变化也给新闻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甚至出现了一些不小的争议和困惑,尤其是在以智能技术为主,在推动新闻信息整合、筛选和推荐上,有逐渐取代传统记者、编辑生产新闻的倾向。这也催生了新的时代命题:融媒体、新技术来势汹汹,传统记者及编辑职业价值、职业优势究竟在哪里?新闻工作者怎样才能解决“本领恐慌”?如何增强自己的看家本领,重塑新闻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1]无疑为广大新闻工作者应对融媒体时代的传媒变局、增强看家本领、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

一、融媒体时代增强新闻“四力”的意义

早在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出:“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2]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增强“四力”的要求:“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1]

增强“四力”是一个形象且生动的比喻。实质上,增强“四力”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本领能力建设的方向和要求,不仅具有方向性,而且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义:脚力是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基层一线深入采访的能力,也是调查研究的能力;眼力是善于发现问题、捕捉亮点、明辨是非、抓住根本的能力,关键在于判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好新闻的能力;脑力是愿思考、能思考、善思考、勤思考,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这要求记者、编辑有清醒、敏锐的头脑;笔力是一种表达的能力,不仅要能说会写,要能拍会摄,善于用短、真、实、新、鲜、活的文风,制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

“四力”体现了新时代党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是新时代新闻宣传工作的群众路线,而且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本领的重要法宝。“四力”提升了,记者、编辑的职业价值、职业优势才能找回来,新闻工作才能有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我们要立足新时代融媒体变化格局,领悟提升“四力”是政治站位、业务能力、工作方法的整体提升,是融媒体时代彰显记者、编辑职业价值和职业优势最重要的方法、途径。

二、融媒体时代新闻“四力”的提升路径

如何在融媒体时代增强新闻舆论“四力”,从而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固有的优势,实现融媒体时代融合发展成果最大化呢?可将历练“四力”作为切入口。

(一)脚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絕知此事要躬行

一篇稿件的采写有没有到现场、有没有深入一线,很容易看得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目前有部分新闻工作者调查研究不够深入,坐在办公室里想点子,靠简报、会议材料编稿子,有时下乡了,也是‘走马观花’。”[3]从中可知,脚力是一篇好稿件的基础。“增强脚力”,要历练记者脑、眼、手并用的能力,记者要对现场作细致入微的描写,才能向读者传递出丰富的信息。只有深入一线采访,才能够获取第一手资料,才能够第一时间从现场发回准确无误的报道。只有深入一线去采访,稿件才有真正的见地,才能提出可贵的观点。只有深入一线采访,才能够捕捉到真实感人的细节。

(二)眼力:试君眼力看多少,数到云峰第几重

记者之所以被誉为“无冕之王”,是因为记者比普通百姓看得更多、思考得更深。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曾在《记者的发现力》一书中概括了记者的“发现力”,也就是“眼力”:“善于发现或者找到世界上迄今还没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广泛传播的、鲜为人知的新鲜事实;善于发现或者澄清社会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重大事件的事实真相;善于发现或者提炼出有助于解决当前各种困难和社会矛盾的新鲜经验;善于发现和捕捉能给人以启迪的新思想,深刻地揭示改革开放大潮中人们观念上的新变化;善于发现和表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对人们有较大激励和鼓舞作用的典型人物;善于发现能够体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新的苗头、新的动向,准确地预测和描绘事物发展的趋势。”[4]对于当今的记者而言,要善于在平凡中发现闪光点,发现中央政策、市委精神的落脚点,更要善于在找落脚点时学会运用以小见大的方法。

(三)脑力:世有聪明士,勤苦探幽文

毛泽东曾在延安时期为《新中华报》题词——“多想”。《新中华报》将“多想”二字制成匾额,挂在窑洞中最显眼的位置。由此看来,“脑力”对记者、编辑的无比重要性。新闻工作者在提升脑力时,应从“多想”上下功夫。首先,记者在采访前要做足功课,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理论准备。不仅要在选题构思上深入思考,还要胸怀全局,借题发挥。不仅如此,记者还要在稿件的视角独特性上多想。此外,记者、编辑还要想人之未想,见人之未见,在挖掘稿件的深刻性上多想。

(四)笔力:笔力卷鲸海,人物冠麟台

黑格尔曾在《逻辑学》中说:“为了要理解,必须从经验上开始理解、研究,从经验上升到一般。”[5]新闻报道作品也要尊重这个“理解过程”,记者在经过理性思考后,要以还原现场的方式有效吸引读者。记者提升笔力,首先,要有还原的能力,通俗地讲,也就是要学会讲好听的故事。其次,在提升笔力时,新闻报道的语言要凝练。如果说文学作品是“花簇锦绣满园春”,那么新闻报道作品就是“删繁就简三秋树”。为让信息传递更高效,新闻报道作品需要干净直观。那么,如何做到语言简洁凝练呢?笔者认为应该开门见山,紧扣主题剪裁材料,组织恰当的语言;此外,提升笔力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反复修改,起初可能只是删除赘词,接下来就要凝练语言,正所谓“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其次,传统媒体还应当掌握使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互联网+”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很多时候,我们做的是把传统媒体上的内容直接挪到互联网上。我们应当转变思维,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规律来提升“四力”。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要想提升舆论“四力”,要创新理念和方法、手段。如加快“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的开发和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角度、最强的力度把新闻报道传递给老百姓,从而有效提升新闻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无论什么时代,优质的内容都是“刚需”,这也是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在海量信息时代,传统媒体要赢得用户,就得扬长避短,如深度内容生产。

再次,完善工作机制是提升“四力”的关键手段。增强“四力”,需要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为记者、编辑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创造出一个有利于编辑、记者尤其是青年新闻工作者成长的环境。一是要加强基层实践锻炼。基层是我们生活的社会组织的毛细血管,在基层实践中提升“四力”,尤其是脚力,要求记者做群众的“小学生”。二是要加强业务研讨培训。一个新闻单位采编人员业务水平的高低,往往由是否讲业务重业务的氛围决定。提升“四力”,要持续不断地开展业务研讨交流,让编辑、记者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开放性,打破记者、编辑的思维定式。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生产力事实上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这种新的生产力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这种新的生产关系需要对传统管理模式以及體制机制进行改革。新的管理不仅要升级换代传统管理模式,还要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构建一个统筹协调、功能互补、富有效率的机制。

三、结语

“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对记者和编辑来说,缺少任何一“力”,都是“瘸腿”。“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增强“四力”,看似一个小问题,实际上关系重大;看似业务要求,实际上衡量着媒体的政治站位。新闻宣传工作要在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过程中书写新时代的答卷,这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的殷殷嘱托,更是新闻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新时代使命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洋.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8-08/23/ nw.D110000renmrb_20180823_2-01.htm,2018-08-23.

[2] 蔡名照.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更好完成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19-04/02/c_1124314854.htm,2019-04-02.

[3] 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88.

[4] 南振中.记者的发现力[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1-2.

[5] 列宁.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1914年9—12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21.

作者简介:陈科龙(1987—),男,重庆石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媒。

猜你喜欢
四力提升路径新闻
巧解四力平衡问题——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促进核心素养的养成
网络时代做好编辑需练就“四力”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修炼学校管理“四力”
提升“四力”夯实党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