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微课完善学生学习的方式

2020-09-10 00:25方义伦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习方式微课发展

方义伦

【摘要】微课资源的制作根据制作主体和内容的不同经过五个阶段,从教师心目中的知识重难点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点,从教师制作微课到学生制作微课最后拓展到微课制作主题的多元化,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以微课为载体,补充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破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困惑,让不同学习背景和认知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这种发展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层面的,更是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诸多层面的提升,实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从而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各自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微课;学习方式;制作主体;制作问题;发展

目前兴起的“微课”,就是一个解决集体教学不足的有效平台和载体[1]。它是指以视频为主要工具进行的课堂视频教学,最早起源于美国戴维彭罗斯的 60 秒课堂,旨在短时间内利用声音、图画、文字、视频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点和困惑。

微课资源作为丰富和完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重要手段,弥补班级集体教学制的不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那么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制作微课资源呢?微课资源制作的主体应该是谁呢?经过笔者的实践,发现微课制作根据制作主体和内容的不同肯定会有五种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制作微课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每一位老师都会认真钻研教材,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科学制定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选择最合适的方法進行教学。有些教师制作了精美的微课,利用微课特有的图像、声音、动画等优势,在课中或课下给学生播放收看,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如学习《圆的认识》,教师为了让学生让学生感受圆形的“美丽”,体会圆形的本质特征,制作微课《车轮为什么是圆形》,从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发现圆的“美”,从而让学生对圆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初步感受用数学眼光看世界!

第二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点制作微课

班级集体授课制的情况下,老师们一般会根据班级整体学生的学情设计教法和学法,但是不同学生由于学习背景、学习能力等因素的不同,很难在短时间内全部达到学习的要求,肯定会有学生出现学习障碍或困惑,而老师们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这些难点或困惑及时收集,如现场登记、qq或微信线上反馈等进行归类,提炼成若干个知识点,通过制作微课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指导帮助。如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笔者把学习学习遇到的问题提炼成三大类:遇到乘除混合运算怎么办?如何根据数字的特点使用简便方法?分数方程该怎么解?分别制作三个微课,给需要的学生进行点对点的推送,由于指导的针对性较强,满足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弥补了单一的班级集体学习模式的不足,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得到了学生以及家长的喜欢,不但解决了他们学习中的困难,还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三阶段: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的重难点制作微课

教师努力做到从学生立场出发使用教学语言,教学中使用儿童特有的话语体系进行讲解,促进学生接受和理解。但是教师的语言和学生的语言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话语体系,因此一定会出现课堂中有些学生不能够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更愿意倾听同伴的意见和想法的现象。所以教师应该主动邀请学生制作微课,以学生的视角用学生的语言去讲解重难点,更好的从学生立场帮助需要的同伴。笔者曾经有意把教材中的思考题作为一项实践作业向全班同学发出微课资源征集令,在学生中征集最佳解题方法的微课。结果学生们的微课作品令笔者感到惊奇,他们不但找到了解题思路,而且面对如此较难的题目,还特意将检验方法作为重要的内容录入微课,得到全班学生的欢迎,同学们在欣赏微课的同时真心从心底接受了“检验方法”。

第四阶段:学生根据同伴学习中的困难点制作微课

叶澜教授说过,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是说应该把学习的权力还给学生,包括发现问题提问的权利,面对疑问主动质疑的权利,发现和创造方法的权利,评价他人和自己的权利等,最终实现自身生命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和主宰自己的人生之路。[2]笔者在寒假和暑假期间,学生出现学习上问题或困惑都会及时发布在qq群或微信群,同时发布征集令,寻找最好的微课来解决,一开始笔者是让学生把微课发给老师审查,然后发布到群里,在审查过程中发现:面对同一个问题,有多种不同解决办法,如分数应用题,有的学生运用方程的方法解决,有的学生运用算术的方法解决,有的学生转化成比进行解决,而有的人则运用线段图进行解决,作为教师无法做出选择到底哪个更适合学生,于是都发布在群里,从点击量看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粉丝”和“拥护者”,说明学生都能做出自己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于是后来笔者完全相信学生,自己问题自己解决,学生慢慢形成了一种习惯,只要有问题需要解决,就会主动制作微课发到群里分享,这样的做法使得家长们发出感概:我的孩子现在不是我要他学,而是他自己主动要学,微课带给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提高,更是方法、情感、自信等全方面的提升。

第五阶段:根据学习中的困难点实现制作微课主体的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多元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不再只依靠学校,不再只依靠教师,任何个人或群体都有可能帮助学生的学习,因此面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点,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群体,我们的家长朋友们也成为微课制作的主体,甚至是网络中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等,这一点在线上教学期间表现的淋漓尽致。

微课制作的阶段无论怎么变化,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真实的发生。从教师心目中的知识重难点到学生学习中的困难点,从教师制作微课到学生制作微课最后拓展到微课制作主题的多元化,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以微课为载体,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破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和困惑,让不同学习背景和认知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这种发展不仅仅是知识技能层面的,更是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诸多层面的提升,实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从而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各自不同的发展。1

参考文献:

[1]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李政涛.教育常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

猜你喜欢
学习方式微课发展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区域发展篇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图说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