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栅栏“共享空间家居设计”

2020-09-11 07:06岳瑾
湖南包装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栅栏胡同居民

岳瑾

(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经济的中心,全方位代表着中国各项发展的最高水平。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在其文章中赞誉北京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诚然如此。然而在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中,这座独具魅力的东方古都面临着一次又一次严峻的考验,旧城保护和发展问题是近现代各个历史时期不得不面对的真实问题。今日之北京拥有着令人惊喜的发展速度,然而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国际化大都市,人均居住面积之少又令人惊叹,这种现象在前门大栅栏一带表现尤为突出。大栅栏街区由于其自身的可探究性及可塑性吸引了诸多设计师、艺术家驻足,近些年大栅栏街区已成为旧城区改造、新旧城市融合的先锋阵地。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张“通过对社会存量资源的调整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最大程度利用,进而实现大量闲置资源的有效供给”[1]。在共享的核心理念下,共享经济为物尽其用,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良好的概念支撑[2]。“共享空间设计”建立在共享经济的主旨引导之下,进行建筑内部空间的环境设计,创作出功能合理共享的场域。

1 大栅栏地区居住环境调研及落地项目分析

大栅栏地区是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传统商业街区,从清代中期到20 世纪的80、90 年代,一直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3]。方案设计初期,团队做了大量现场观察、统计、访谈及视频纪录等工作,本着生态化与人性化的设计原则,发现痛点,洞察在地居民需求。大栅栏极尽繁华的背后隐藏着在地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少,居住环境差等潜在问题。北京旧城改造与地方特色的保护、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等一系列问题在调和过程中日益明显。好设计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落地项目很好地处理了旧城区改造、新旧城市融合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值得探讨和借鉴。

1.1 “内盒院”

“内盒院”位于大栅栏杨梅竹斜街72 号院腾退空间内,它是2014 年“大栅栏更新计划”的落地项目。北京设计周期间“内盒院”这种胡同更新方式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内盒院”本质上是“房中房”,它是一个预制模块建造系统。通过在老旧四合院中置入预制模块内盒,为当地居民提供符合现代生活质量标准、并且节能髙效的居住环境[4]。“内盒院”的设计机构“众建筑”认为,设计应积极有策略地融入日常生活,参与构建大众文化,最终影响生活。这是一套新型的预制PU 复合夹芯板系统,这种板材整合了结构、保温、门窗、电线、水管、插座以及室内外表面[5]。“内盒院”俨然完成了老房屋内部的新结构改造,使得这些年久失修的大杂院在获得保护的同时满足现代居民的良好居住感受。这样的“新建筑”如同老树上长出的新芽一般,拥有着时尚的金属外表,实质上却是功能和现实条件的产物,而并不是形式和符号的产物。“众建筑”在“内盒院”基础上又将此项目延伸发展为“插件家”,已发展为市场化的都市解决方案。

1.2 “谦虚旅社”

项目位于大栅栏炭儿胡同9 号,它是大杂院中会移动的旅舍,租户可以在Airbnb 官网进行预订。为了和老街坊和平共处,设计选择了“退让”的谦虚态度。通过一组带有床、写字台和门的可滑动立面,改变房间和室外面积配比,当居住人口少时,将一定面积归还庭院,用以“偿还”私搭厨房所占庭院面积[6]。“谦虚旅社”(Humble Hostel)设计师曹璞认为与其突兀,不如退让。“谦虚旅社”体现着如何与老建筑、旧民居和平共处。为了与老街坊和平相处,设计师曹璞选择了“退让”的谦虚态度,以那些极小的房间为单位,让其散点式分布于各个庭院中。设计师在狭小腾退空间的入口处设计了一面可以自由滑动的带有门窗的立面墙,随着立面墙的推拉房间内部和室外小院的面积配比就发生了灵活变化。室内则设置了床、写字台等简易家具。此设计的精髓就在于,在有必要的时候,可滑动的立面墙向里推进把腾出的面积返还给庭院,用以“偿还”邻居私搭乱建所占据杂院的面积,并期待能够有效改善邻里关系。区别于一般集中形式的旅社,这种方式能够适应胡同的建筑肌理,使得新空间与过去的空间衔接在了一起,不仅改造了老旧建筑也使得新增部分更具底蕴。“谦虚旅舍”立面墙完全推开后的面积是12 m2,立面墙推后空间缩小之后成为7 m2。“谦虚旅舍”通过对立面墙的推拉及时调整使用空间,有时“谦虚”地退让出5 m2,这也是对大杂院儿里混乱的空间和艰难的人际关系的一种整理。随着这样的退让空间越来越多,胡同里杂乱紧张的环境终将得到改善。“谦虚旅舍”的退让理念即“共享理念”,紧缩空间的目的是退让给杂院更多“共享空间”。

1.3 “大家客厅”

“大家客厅”是2018 年“大栅栏更新计划”的落地项目。“大家客厅”作为城市会客厅将长期定点于大栅栏施家胡同21 号院,“大家客厅”以“老城空间与产业更新策略”为主要的研究方向进行落地试点。“大家客厅”定位为大栅栏的互动交流平台,经常性地引入社区规划专家学者、设计师、艺术家、普通民众来此交流互动,同时挖掘在地的企业家、居民、手工艺人、传承人等进行艺术展览、记录口述历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定期举办论坛和学术讨论会也可开展社区共建活动、主题展览等,服务于在地企业及居民。2019 年2 月1 日(农历腊月二十七)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他走进北京草厂四条胡同,并在这里向全国人民拜年。央视时政微纪录片《胡同深处听民声》进行了全程报道,其中提到的“小院议事厅”与“大家客厅”同属城市公共空间范畴。从纪录片中可以看到北京草厂四条胡同已完成了老房屋内部的新结构改造,使得胡同里这些年久失修的房屋在获得保护的同时满足现代居民的居住需求,从而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 大栅栏街区“共享空间家居设计”的背景及必要性

这些座落在大栅栏的重要落地项目都是针对胡同进行的外部空间改造,它们很好地处理了旧城区改造存在的问题,而居民居住空间当中的家居设计却没有涉及,欠缺深入人心的人性化细节设计,未完全列入服务设计的范畴之内,对物的使用愿望的设计未体现出来。例如“谦虚旅社”给人们构建了一所空间可以变动的灵动小型居所,却没有提供适合小空间户型使用的专用家具。“谦虚旅社”目前使用的家具是从宜家家居购置的常规家具,未能给来此短租的旅游者、创业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空间及居住感受。所以,虽然设计师曹璞登记了Airbnb 上住宿提供,但实际入住率很低,“谦虚旅社”还处于设计师的个人意识表达阶段,还未成为影响在地居民或短租者居住品质的经典作品。所以,笔者在此基础上诞生了“共享空间家居设计”的基本理念。重塑是一种为使用者构建新的生活场景、为空间构建新使用方式为主的改造方式[7]。“共享空间家居设计”即是一种细致入微的重塑,它立足于北京西城区大栅栏的胡同和杂院内,依托炭儿胡同9 号院(“谦虚旅社”所在位置)临街的房屋进行设计,“共享空间家居设计”在大栅栏地区腾退房屋的基础之上,旨在探索狭小空间中家居用品共享空间的方法。

3 “共享空间家居设计”设计理念及特色

3.1 “共享空间家居设计”设计理念

该案理念为将空间功能转化作为设计目的,利用家居用品组合折叠关系快速变换使用功能,实现家居用品功能转换,从而共享空间。“共享空间家居设计”方案是以狭小房间内各种生活家居共用空间为主要的改造手段,继承了胡同里的原生态空间基因,力图解决大栅栏区域历史保护前提下民房“小、破、散、乱”等普遍存在的问题。“共享空间家居设计”通过设置使用功能交叠的空间,营造多种功能的透叠视觉效果。这种建筑手段使得空间大小和功能可灵活改变,既有“灵动”的一面,又有“恬静”的一面,主旨在于设计亦动亦静的家居。该方案通过合理化的设计可将其空间的可扩展性、强大的杂物收纳功能发挥极致。此方案今后落地之后可应用在不同类型的杂院房间上,以扩大它的适用范围。为争取居民房间内使用面积的最大化,使用功能的最合理化,方案采用可变的模块化平板设计可快速共享空间,可以满足居者几乎所有的功能需求。在解决空间小而不便的同时,让狭小空间的居住变得丰富、舒适、现代。设计围绕这两个矛盾的共同体展开,通过服务设计的思路寻求独立空间和共享空间的良好过渡和便捷转化[8],从而营造共享式空间、创造共享文化、提升共享活力。

图1 共享空间家居设计功能区域划分图

图2 共享空间家居拉伸状态模型

图3 共享空间家居收缩、拉伸状态模型

“共享空间家居设计”围绕“空间——收纳——功能”展开,共享空间的核心理念是在杂院的腾退空间中寻找刚需家具最灵活、最节约空间的组合关系及设计形式,从而力图解决杂院中室内空间过于狭窄的问题,为在地居民在有限的使用空间内争取极为充分的使用功能,这些带有折叠性质的家具成为了空间共享的主角。见图1 所示,共享空间家居设计功能区域划分为卫生收纳、核心功能、共享空间三大部分。

3.2 “共享空间家居设计”的主线及设计特点

“共享空间家居设计”以收纳为主线,方案以几个大收纳为主将9.6 m2空间划分为卫生收纳、核心功能收纳、楼梯收纳几部分。核心功能区是房间中一个最集中的收纳,核心功能主要包括餐厅、会客厅、休息区。核心功能区的收纳打开即可呈现餐厅,功能转化可形成会客厅,用毕即收,可腾出较大面积的活动空间,为人们在房间中行走或做其他公用腾出足够空间,这即是房间内较大的共享空间,见图2、图3 所示。居者可使用这个共享空间,收纳打开也可放置在这一空间。狭小房间内如不需要卫生收纳也可将此功能区域扩充进核心功能区域中,以扩大核心功能区域使用面积。睡眠空间位于空间上层,置于核心功能区最顶层,两侧有梁承重,床板固定于两侧墙面上,睡一人可仅打开一面的床板,两边床板同时打开可满足多人睡眠需求。为了方便通往睡眠空间,为上层睡眠空间设计阶梯状通道,同时它也是家中零碎物品的收纳盒,为五层收纳盒,此收纳盒可盒盒相套,不用时箱套收起,使用时将其依次排开还可收纳房间中琐碎物品。方案中用到的平板结构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工艺,材料和工艺都很好实现,有利于模块化和批量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此方案充分发挥一物多用节省空间的主旨,这些带有折叠性质的家具成为空间共享的主角。可变的模块化平板设计可快速切换空间属性,满足居者几乎所有的功能需求[9]。该案在解决空间小而矛盾的同时,也让室内空间变得丰富、功能强大,从而提高在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图4)。

该方案在板材中加少许金属结构实现桌椅、床、楼梯、收纳等基本功能组合,使用功能和收纳之间转换便捷。目前使用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对大规模定制家居木制品制造公司来说是最好的选择[10]。迅速改变的空间属性也将改善人们的生活,满足居住者多样的日常生活需求。该方案的每一寸面积都被最大化利用,将更多的空间退还给小院,活用空间是本案的一大特色,“共享空间家居设计”可灵活地适应人们的居住要求。

3.3 “共享空间家居设计”在空间改造中的推广意义

图4 共享家居的拉伸状态(附环境)

“共享空间家居设计”此方案的落地实施可在有限面积内发挥空间最大应用可能性,实现空间功能属性灵活转换,还可在大栅栏地区众多小户型房间内得到推广实施,为小面积居室提供切实可行的家居设计,此方案有利于普遍提高在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地居民生活改善的同时又可保存北京弥足珍贵的胡同文化,留存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生活画卷。在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同时,使大栅栏成为新老居民、传统与新兴业态相互混合、跨域共荣的街区,同时也成为首都北京“看得见历史、留得住乡愁”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生活体验区”[11]。

4 结语

“共享空间家居设计”方案建立在大栅栏地区腾退房屋的基础之上,旨在探索狭小空间中家居用品共享空间的方法,实现为在地居民在有限的使用空间内争取极为充分的使用功能的目的,从而解决空间局促环境中人居生活需要,有助于为在地居民营造不断更新、和合共生的和谐社区。设计的宗旨是要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为达到某种目的做出最佳的方案。在限制中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使设计更具有挑战和艺术魅力[12]。文章在服务设计理念的导向下,植入空间共享的核心概念,以大栅栏腾退空间改造为落脚点为其创造可快速功能共享的家居产品,从而构建更趋合理的街巷肌理空间,为在地居民营造不断更新、和合共生的宜居社区。

猜你喜欢
大栅栏胡同居民
不易读准的“大栅栏”
不易读准的“大栅栏”
石器时代的居民
大栅栏 承载南城地脉 见证数度繁华
“一尺大街”长几米?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Preserving and Honoring Beijing’s Hutongs
胡同凶案
东明胡同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