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清理术联合功能锻炼在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2020-09-15 09:32罗建红黄国福何海棋
微创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屈曲关节镜畸形

罗建红 黄国福 何海棋

(北流市人民医院骨科一区,广西北流市 537400)

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但手术难度高、创伤大、治疗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多等一系列弊端不可忽视[1]。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内镜技术的不断积累突破,近年来,关节镜手术在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中较为常见,因便捷的操作性、清晰的手术视野等优势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与应用。笔者参阅相关文献[2-4],提出针对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施行关节镜清理术,可权衡疗效、治疗经济性与治疗可行性。但手术操作毕竟疗效有限,欲实现术后更佳的康复,积极科学的功能锻炼不可或缺。为进一步论证上述观点的临床可行性,笔者纳入42例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确诊为膝关节屈曲畸形[5];均为初次发病;入院前3个月无关节镜手术史;存在膝功能障碍,但保留正常膝关节肌力;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并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膝关节严重畸形,屈曲功能障碍显著;既往有膝关节外伤史;相应手术治疗禁忌证;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类疾病;无法全程参与本研究。纳入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42例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1例。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9例,年龄42~78(67.28±8.45)岁,病程5~17(9.13±2.08)年,左膝10例,右膝11例;试验组男13例,女8例,年龄43~79(68.31±8.74)岁,病程5~18(9.37±2.71)年,左膝9例,右膝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患者取仰卧位,予以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起效后进行手术。常规止血带止血,关节镜为美国史赛克公司产品,常规消毒铺巾,选择内外侧膝眼入路,做5 mm长切口。将提前制备妥当的1 mg肾上腺素+3 000 mL氯化钠溶液持续灌洗关节腔,并依序探查膝关节腔各间室,依照关节内病变情况予以针对性处理,包括髁间窝顶、内外侧壁成形、髌下脂肪垫成形、游离体取出、半月板修整成形或部分切除及滑膜皱襞切除等。去除髌骨下极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前方的增生骨质,磨除破损软骨与软骨成形。待清理完毕后,再用3 000 mL氯化钠溶液持续灌洗膝关节,尽可能抽尽关节腔积液,缝合切口,结束手术。术毕穿医用弹力袜,并行常规冰敷,0.5 h/次,3次/d,持续冰敷2 d,术后10 d拆线。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系统性的功能锻炼:术后患者同样穿医用弹力袜,手术恢复阶段,每日指导患者行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放松与收缩训练、直抬腿练习、双踝关节跖屈与背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放松与收缩可以有效强健肌力,避免肌肉萎缩。指导患者平卧位,足尖向上,发力伸膝,并保持大腿肌群紧绷状态,维持5~10 s后逐渐放松,一收一放为1组动作,术后1~3 d保持训练频率20次/h,后每隔3 d训练频率增加10次/h,直至50次/h,髌骨向上运动为有效指标。指导患者行直腿抬高训练,腿部与地面保持约30°,努力维持1 min/次,抬高15次为1组,2组/d。术后非负重行走1个月,每日朝内侧推髌骨,术后每日向下按压膝关节至伸直位并维持2 min,力量由0.5 kg逐渐过渡至2 kg。术后1个月可进行少量行走活动,术后2个月若机体恢复良好,可根据患者活动耐受情况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综合疗效、VAS及WOMAC评分[6-7]情况。(1)疗效:膝关节完全伸直或屈曲畸形恢复15°~20°为优;膝关节伸直后遗留屈曲0°~5°,或屈曲畸形恢复10°~15°为良;膝关节伸直后遗留屈曲5°~10°,或屈曲畸形恢复5°~10°为可;膝关节伸直后遗留屈曲10°~15°,或屈曲畸形未见恢复为差。(2)VAS评分:记录患者术后1 d、3 d、7 d、14 d及3个月时的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情况,满分10分,分值越高患者疼痛感越强烈。(3)WOMAC评分:记录患者术后1 d、3 d、7 d、14 d及3个月时的WOMAC评分,评估患者日常活动难度,分值越高患者日常活动难度越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30,P=0.04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VAS评分比较 术后3 d、7 d、14 d,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个月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VAS评分比较 (x±s,分)

2.3 WOMAC评分比较 术后1 d,两组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7 d、14 d及术后3个月,试验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期WOMAC评分比较 (x±s,分)

3 讨 论

膝关节屈曲畸形的危害极大,可缓慢、持续性侵犯机体膝关节功能,进而引发疼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膝关节屈曲畸形多发于老年群体,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突显,致使临床膝关节屈曲畸形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为防止疾病恶性进展,还患者优质生活质量,探索积极高效的对症治疗手段意义重大[8]。

有学者提出[9-10],将关节镜清理术应用于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临床治疗可保障积极疗效。但术后患者术区疼痛应激,加之局部肌肉与循环状态等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提出术后联合功能锻炼有利于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11-12]。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术后3 d、7 d及14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3 d、7 d、14 d及3个月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这说明关节镜清理术结合功能锻炼可有效加快膝关节屈曲畸形患者术后恢复进程。

究其原因,积极高效的膝关节功能训练是在患者膝关节活动耐受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促进患肢肌力恢复,有助于改善关节内环境状态,利于预防患肢局部静脉瘀滞,促使局部炎性物质吸收,进而改善局部肌肉痉挛,刺激神经反射弧,激活中枢生理镇痛,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13]。而针对膝关节功能的疗效机制,认为功能训练可改善软骨组织自身泵活动,促进关节软骨滑液浸润,提升膝关节活动性能。功能训练还可改善组织血运,营养关节软骨并提升代谢能力,有助于软骨的再生与修复,还可促进患肢的肌力恢复,使膝关节稳定性得到提升,重构力学平衡,益处可彰[14-15]。

综上所述,关节镜清理术配合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膝关节屈曲畸形,减轻术后早期疼痛,利于患者远期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屈曲关节镜畸形
手术室舒适护理用于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的效果观察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高屈曲与传统膝关节假体的10年随访:一项配对队列研究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1/3含口盖复合材料柱壳后屈曲性能
关节镜下治疗慢性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随访研究
We never Told Him He Couldn’t Do it我们从不说他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