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张激《白莲社图》艺术风格探析

2020-09-15 16:17王晓文
艺术评鉴 2020年15期

王晓文

摘要:随着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日益密切的交流,佛教思想也对中国的儒家、道教等文化产生影响。儒释道三教思想相互交流后在中国不断传承,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绘画方面,由于绘画题材越来越丰富,体现三教合流的绘画随之兴起,其中以“莲社”为题材的绘画传播更为广泛,北宋张激所绘《白莲社图》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本文通过研究北宋张激所画《白莲社图》的社会背景、画面内容、艺术技法等,从艺术风格角度对其进行探析,探讨这一主题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白莲社图》   道释画   张激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5-0028-03

“莲社”题材的产生源于东晋时期高僧慧远法师于庐山结社的故事。慧远法师“博通六经尤通周易庄老之书。”①既通晓佛理,又精通儒学,对道家老庄思想也颇有研究,他研习儒释道三家的经典,善于取其精妙之处,是中国东晋时期僧人的杰出代表。早在宋代《莲社高贤传》中就有对其生平的专门记载:“博综六经,尤善庄老。宿儒先进莫不服其深致。有客闻说宝相义,往复问难,弥增疑昧。师为引庄子之说以相比类,惑者释然。……复率众至百二十三人,同修凈土之业,造西方三圣像,建斋立誓。”②慧远法师广交儒家、道教的能人贤士,组织他们于东林寺建斋修行,翻译经书,共期西方净土,以向往心中的至高境界为追求。“修西方净业凿池栽白莲花。又弥陀佛国以莲花分九品次第接人,故称莲社。或有云,嘉此社人。不为名利淤泥所染,喻如莲花。故以名之。又有云,远公有弟子名法要,能刻木为十二莲花,植于水中用以机关。凡折一叶是一时,与刻漏无差,俾礼念不失时,因此名其社为莲社也。”③有谢灵运为入社凿莲花池,慧远法师于建斋结社的地方亲手种植一池莲花的故事,也有慧远弟子能刻木为莲花用于计时的记载。用莲花“出于淤泥而不染”来做隐喻,“种莲以象净土之莲池”。④故而结社称为“白莲社”,“莲社”这一代称也被后人引用传播。

由于“莲社”思想的盛行,以此题材作画渐渐流行起来。相传以莲社为题材的绘画传为自李公麟起,“宋李伯时,以笔端如幻三昧。摹写普示天下后世。”⑤引无数后人争相模仿以此为题材作画,但真正流传下来的作品较少。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此幅《白莲社图》是流传的同类题材画作中的佳品。此画最初被传为李公麟画,但后经多方证实,此画为北宋时期张激所作。

《白莲社图》绘画以东晋高僧慧远于庐山东林寺“白莲结社”为题材,描绘了慧远法师“庐山结社”的故事。从内容上来说,此画主要描绘了虎溪三笑、文殊应现、白莲结社等场景,以艺术绘画的角度对儒释道三教交流融合的历史进行表现。整幅画面就像是作家在用文字描写一个个情节一样层层递进,张激用徐徐展开的画面从视觉上来为观者讲述这些故事。篇头从树木开始,三棵略显苍劲的古树生长在岩石之上,石头较为陡峭,树木垂落,绘画石头时以大小斧劈皴为主,树木也多以粗笔勾画,根系错折,枝叶用“鹰爪法”绘出,变化丰富,显得生机蓬勃。然后可见在这样背景下描绘的是“虎溪三笑”这一历史故事,顺着画卷的展开,可以看到树石笼罩下,一童仆持杆作回首顾盼状,依据童仆动作来延伸画面,慧远法师与陆修静、陶渊明相谈甚欢,送其二人下山之时着手送别不觉中跨过虎溪,在看守虎溪的猛虎咆哮下才发觉已过虎溪,三人相视一笑的场景。

宋代陈舜俞《庐山记》中对此事记载曰:“流泉臣寺下入虎溪。昔远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焉。时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合道,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盖起于此。”⑥慧远法师于东林寺潜心修行,立下即便送客也不跨越“虎溪”的规矩。一天,诗人陶渊明邀约道士陆修静上庐山拜访慧远法师。这三位儒释道的高人碰到一起,相谈甚欢。后来,慧远送他们下山。当到了虎溪,三个人因为谈得太投入,直到越过虎溪,才惊觉慧远竟然不经意破了自立的“足不过虎溪”的惯例。三人随即大笑,顿悟不过虎溪只是心中执念,“虎溪三笑”这个故事也因此成为代表三教合流的美谈。

《白莲社图》中“虎溪三笑”与三教合流有着密切的关联,为引出后面慧远法师于白莲结社做了铺垫,是此画中的重要情节之一。张激的《白莲社图》在卷首就先表现了“虎溪三笑”的故事,这与其想表达的庐山结社主题又相关联。

随着画面的延伸,其他的场景也跃然于纸上。交谈的二人掩映在巨石之中,画的是昙顺与宗炳,二人手中都持法杖,作交谈状,漫步交谈。后面以硕大的松树为隔,普济大师竺道生手持拂尘端坐于塌上讲经,底下有雷次宗、道敬、昙诜、执经俗士坐于周围听经,位于右下角的是雷次宗,此画中他坐兽皮手持羽扇,身体微倾作回首状,这样的安排既是表现其人物特点,也与前面画面有关联的作用,在执经俗士后面有一小人,看其穿着打扮应是其童仆,表情生动,面向左方,这样的人物安排恰到好处,完整画面的同时又使画面相互承接,更具连续性。这部分描绘的应该是竺道生于庐山弘法传播《涅槃经》的故事,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⑦的说法,是对“白莲结社”日常活动的记述。

在后面描绘的是文殊应现的场景,文殊菩萨骑着一头狮子,祥云环绕,周围围坐一圈手中持有经书寻求佛法的应是周续之、道炳等人。此图中文殊菩萨的形象以侧面表现,菩萨身形大小与常人无异,并没有过分的夸大人物比例,而且也非位于画面的中心位置。以白描画成的菩萨形象简淡又不失圣洁。这与其他绘画中突出文殊像的地位有所不同,而是以手捧经书的僧人为主,为突出表现东林十八贤潜心于论经,联接前面“虎溪三笑”的主题,是对儒、释、道思想的一种探讨,在情节上起到承接的作用,也是对“同修西方,念佛三昧,临终见佛,即得往生。”⑧的一种解读。

后方有佛驮耶舍尊者与佛驮跋陀罗尊者相对坐于石上,旁边刘遗民、张秀硕、慧永法师等人正在围坐石台前进行激烈的讨论,还有童仆在旁边手捧经卷,让人不禁联想到他们应是正在谈论译述佛经。生动细腻的记录了他们在庐山相互探讨将佛经翻译传播的过程。前面这些部分都是描绘的“东林十八贤”于庐山的日常画面,是《白莲社图》表现的重要题材。

位于画面后段的莲花池是整个画卷的点睛之笔,这方莲池由石头砌成,四周方正规整呈矩形,一池莲花在水中绽放,“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虽没有附色,却也是正好表达了白莲“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宋代陈舜俞于《庐山记》中记述此莲池:“神运殿之后有白莲池。昔谢灵运恃才傲物,少所推重,一见远公,肃然心服,乃即寺翻《涅经》。因凿池为台,植白莲池中,名其台曰翻经台,今白莲池即其故地。”⑨宋代志磐《佛祖统纪》中曰:“谢灵运负才傲物。一见师肃然心服。为凿东西二池种白莲。因名白莲社。灵运尝永入社。师以其心杂止之。”⑩据现存史料记载,莲花池为谢灵运为入社而开凿,后慧远法师以其心杂而止之入社。此图中并未画出谢灵运的形象,莲花池具体是谁建造现已不能分断,但是其存在还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莲花池是白莲社的重要代表,张激将莲池放于画面的后半段也是点明了主题,呼应了“白莲结社”的故事。画尾绘坐于石上观瀑浣足的张野,既符合历史故事的记载又赋予了画面更具深远的延伸感。

画卷的后面有多人题赞,以李楶为开始为题记,其余人为题跋。这些跋文的出现使得后人能够对此幅图画有着更清楚的了解。此幅画卷中后面题跋中张激自题:“余尝画其图而未得此记。大观三年正旦,赣川阳行先居士自国录告假归玉岩旧隐,见过庐陵,云道由匡山得记以归,借余传之。”又题“伯时、德素皆诸舅也,行先游从之旧,喜得之以证图画云。投子张激书。”他在题跋中提到李公麟、李楶是他的舅舅,他们皆是在绘画、画论方面有名气之人,宋代绘画注重传承,所以张激绘《白莲社图》时也必然是受到了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张激题跋“余尝画其图而未得此记”到后来的“喜得之以证图画”中足以见他对此图复得之的珍视。

现存史料中关于张激生平的记述比较少。从《庐陵县志》中可知其曾于北宋大观年间任庐陵县事,善绘画,笔法工细,习得李公麟一派白描技法,能够得丹青之妙,这从保存下的《白莲社图》中也可体现。

此幅《白莲社图》卷画幅较长,画面风格典雅,含蓄的表达了山水人物故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白莲社图》画面上时时能够看出,张激运用线条的熟练灵活,人物衣衫飘动,落笔看似纤细,实则笔笔转折充满力度。画面中水墨画法处理的山石树木更是别有特点。水墨用笔更能将南方山水的朦胧婉约表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南方山水所特有的样貌。在临摹时觉得最有难度的是整个画面连贯的气势,和谐典雅,只用白描和浓淡墨色就能完成整幅画,使人觉得整体清新却又不单调。线条运用娴熟,人物的表情生动自然,眉眼鲜活,衣纹流畅。石头积墨而成,多为形象变化的奇石,既有气势又富有特点。在构图上,作者安排画面非常考究,通过树木的延伸,童仆人物回首的动作等细节,将一幅宏伟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

由于宋代崇文尚艺,蔚为风气,宋代绘画出现了多种题材的创作。《白莲社图》运用白描勾勒人物,线条刚劲,形象栩栩如生,个别衣衫处用浓淡墨渲染,别有一番雅致,能够体现张激绘画技艺高超。作者正是运用了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才使得画面在不着颜色的情况下,观者更被简洁的画面本身感染,也符合了题材中共修“西方净土”的思想。其精妙的笔墨形式,侧重于主观的意识,形象塑造更偏向精神化,是具有内涵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用笔墨来抒发“心之所向”。此图含蓄典雅,画面和谐生动,具有一定的风格特征,是宋代“莲社”绘画的典型代表,有着一定的时代意义。

现存以“莲社”为主题的相关绘画作品流传较少,徐建融于《宋代绘画研究十论》    中曾对上海博物馆所藏宋人《莲社图》进行研究,此图与张激《白莲社图》为同类题材绘画,但是他提出从多种方面对比来看,此幅《莲社图》为明末坊间之作。张激所作《白莲社图》对相关题材画作的流传鉴定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绘画史上的珍贵财富。

注释:

①《庐山莲宗宝鉴》卷4,《大正藏》第47册,320页中。

②⑦[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7页。

③《乐邦遗稿》卷1,《大正藏》第47册,235页下。

④《肇论新疏游刃》卷2,《卐新续藏》第54册,303页下。

⑤《元叟行端禅师语录》卷7,《卐新续藏》第71册,541页中。

⑥《庐山记》卷1,《大正藏》第51册,第2095号,1028页上。

⑧《乐邦文类》卷4,《大正藏》第47册,第1969号,208页上。

⑨《庐山记》卷1,《大正藏》第51册,第2095号,1028页上。

⑩《佛祖统纪》卷36,《大正藏》第49册,第2035号,343页上。

徐建融:《宋代绘画研究十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71页。

参考文献:

[1][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1.

[2]陈高华.宋辽金画家史料[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3]徐建融.宋代绘画研究十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

[4]李靜.南宋禅宗绘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7年.

[5]秦淑芳.从历代同题创作——《虎溪三笑图》的艺术特色看其创作风格流变[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6]刘静.从《白莲社图》看文人画家对道释画的改编[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10).

[7]孙昌武.慧远与“莲社”传说[J].五台山研究,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