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探讨

2020-09-16 04:22张娟贾小磊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胃动素莫沙流性

张娟 贾小磊

(方城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方城 473200)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好 发于老年人群,主要由于食管动力下降、酸性胃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所致,又称胃食管反流病[1]。患者常伴有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等临床症状,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2]。老年患者存在生理因素,其食管下括约肌收缩功能下降,甚至出现松弛,极大的降低了食管下括约肌对抗胃酸反流的能力,明显增加24 h反流次数,再加上老年患者食管动力下降,无法及时排空反流物,而反流的酸性胃内容物加重对食管的损害,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因此临床治疗以抑酸、改善胃肠动力为主。奥美拉唑作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降低胃内容物的pH值;而莫沙必利属于促胃肠动力药,能有效的促进胃排空及肠转运,降低酸性胃肠内容物的反流。RE主要发病机制为酸性胃内容物反流刺激、损伤食管粘膜,食管贲门部阻滞酸性胃内容物反流的能力下降,胃、食管自身排空能力下降。根据上述机制,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能两管齐下,既能抑制胃酸分泌减少酸性胃内容物的产生,又能改善消化道动力促进胃食管排空,提高抗反流能力,从而体现两者联用的有效性与实用性。为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的临床价值,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66~78岁,平均年龄65.98±7.34岁,病程1~6月,平均年龄65.98±7.34岁,平均病程3.22±0.71月;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平均年龄65~80岁,平均年龄66.76±7.46岁,病程1~8月,平均病程3.19±0.75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RE;②年龄≥65岁;③愿意参与本研究;④各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肝、肾功能衰竭;②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过敏;③无法进行有效随访者;④存在严重精神疾患无法配合者。本研究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且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限制刺激性饮食,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充分休息,适当锻炼。

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118,20 mg·粒-1)40 mg,每日2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317,5 mg·片-1)5 mg,每日3次。总疗程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症状积分评估

所有入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进行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评估。评分标准:无明显症状为0分,轻微症状可耐受为1分,较重症状但可正常工作生活为2分,症状严重不能耐受为3分。

1.3.2 胃动素、胃泌素检测

所有入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清晨空腹抽取患者8 ml静脉血,于低温下进行离心,分离血浆、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并详细记录。

1.3.3 胃镜下观察疗效判定

食管黏膜基本正常,内壁无充血水肿、破损,即痊愈;食管内壁充血水肿减轻、破损减少,内镜分级提高≥1个等级,即部分愈合;食管内壁、内镜分级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即无效。总有效率=(总样本量-无效例数)/总样本量×100%。

1.3.4 临床疗效判定

症状评分下降≥80%,即显效;症状评分下降30%~79%,即有效;症状评分下降<30%,甚至增加,即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采用SPSS21.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临床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D,n=43)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烧心(分) 反酸(分) 胸骨后疼痛(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25±0.59 1.79±0.35△ 2.67±0.65 1.81±0.37△ 2.78±0.59 1.82±0.38△观察组 2.23±0.60 1.22±0.26△* 2.66±0.63 1.20±0.21△* 2.80±0.60 1.14±0.19△*

2.2 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SD,n=43)

表2 治疗前、后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比较(±SD,n=43)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胃动素(pg·ml-1) 胃泌素(pg·ml-1)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132.25±18.65 187.62±21.42△ 42.67±5.65 65.23±7.39△观察组 135.78±19.03 241.28±2T5.26△* 44.13±5.71 93.25±10.21△*

2.3 食管黏膜愈合情况比较

食管黏膜效果判断包括:痊愈,部分愈合和无效。观察组胃镜下食管黏膜愈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胃镜下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n=43)

2.4 两组间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例(%),n=43)

2.5 两组间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大量的酸性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食管严重受损,伴随炎症、溃疡、糜烂等,形成RE[3]。由于食管粘膜出现明显的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烧心、反酸以及胸骨后疼痛不适。由于老年人胃肠动力下降,食管括约肌功能紊乱,故已成为RE的高发群体[4]。因此,临床治疗应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动力为主,有效防止胃酸反流,减轻临床症状。

莫沙比利属于苯甲酰胺类促胃肠动力药,可促进机体乙酰胆碱释放,使下段食管括约肌张力增强,有利于胃肠蠕动,清除食管反流物,建立抑制食管反流的屏障,从而减轻胃食管反流症状。奥美拉唑则是第一代经典的质子泵抑制剂,可选择性的作用于胃壁细胞,降低胃壁细胞H+-K+-ATP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容物pH值,从而可减轻胃内容物反流对食管粘膜的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莫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后,患者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胃镜下食管黏膜愈合总有效率达95.35%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国内刘恩[5]对3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其中莫沙比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总有效率为8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7%。

国内尹叠峰[6]等对比分析莫沙必利分别联合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治疗12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结果显示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取得93.33%的总有效率,且能明显减少酸反流次数,改善烧心、反酸等临床症状。国内一个纳入11项研究的Mate分析显示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得到更高的有效率[7]。王东周等[8]研究选取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较单用奥美拉唑更优。说明抑酸剂联合促消化道动力药可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预后。奥美拉唑为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胃酸的分泌、减少胃酸对食管的刺激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莫沙必利属于促胃肠动力药,主要通过选择性的激动胃肠5-羟色胺受体,有效的刺激机体释放乙酰胆碱,可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收缩、食管蠕动;另外可能提高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有利于胃肠排空、转运,有效防止胃酸、胆汁、蛋白酶的反流,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两者联用从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肠动力两方面治疗RE,可明显提高疗效。

胃动素可促进胃肠运动、调节消化腺的分泌,还能改善胃肠道平滑肌、括约肌的收缩力[10]。胃泌素亦可以提高食管括约肌张力,同时还具有提高胃肠收缩功能的能力[11]。本研究结果显示莫沙比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后,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说明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提高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充分发挥其调节胃肠道、改善胃肠动力的作用。两组患者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明显差别,说明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仍较为安全。

综上所述,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可提高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食管粘膜愈合,且较为安全。

猜你喜欢
胃动素莫沙流性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和爽联合莫沙必利在肠镜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莫沙必利联合舒肝解郁胶囊与单药应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降逆理气汤治疗胃癌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莫沙必利分散片合雷尼替丁治疗胃食管功能异常50例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肾衰竭与血浆胃泌素胃动素的相关性分析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
针刺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浆胃动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