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德育接受心理障碍及优化策略

2020-09-16 13:32龚蜀宇谢莎
科学与财富 2020年18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德育教育

龚蜀宇 谢莎

摘 要:德育向来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工作,新时代对社会主义接班人提出新要求。大学生正是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直接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加需要精心引导和细心栽培。因此各大高校提出“课程思政”,以强化德育教育。然而在专业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的路上,诸多问题,致使未达到所需效果,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关注学生的接受心理。要做到从学生的需要、认知、情感及个人意志等方面去分析引起德育课程接受心理障碍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接受心理障碍的对策,提高德育践行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教育;接受心理障碍;优化策略

“为了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1]四川天一学院展开了“课程思政教改活动”,其中就有《物流英语》这门课程。《物流英语》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内化良好品质。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之选;是孕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之择;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之路。

一、 相关概念与课程概况

有问题就有矛盾,德育的问题所在源自人们实际思想品德素质表现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正是有这样的矛盾,德育才有它存在的价值,它贯穿于德育整个过程。四川天一学院是一所高等专科院校,其生源有着基础薄弱、自觉性不够强的特点。学校是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而“课程思政”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线。通过《物流专业英语》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加强对学生道德与素质的教育,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目的,因此,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把握德育的矛盾,发现德育过程中的问题,抓住学生的心理变化,关注学生的接受心理。

“德育课程”是德育实施的主渠道, 课堂组织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2]“‘接受心理是在环境作用影响下,接受主体出于自身的需要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理解、解释、整合、内化及外化践行等活动中各种心理现象的总称”[3] 。大学生对德育课程接受心理障碍,是指大学生在德育课程接受过程中,在需要、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方面出现异常情况而导致接受出现偏差,产生排斥、否定等心理的一种状态。因此,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状态出发, 积极探讨如何排除德育问题、增加德育针对性、增强德育吸引力。

《物流专业英语》是三年制物流管理专业大学专科高职教育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定的物流基础知识及基本英语之后开始的,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加强学生的国际思维,以及让他们能够拥有一定的专业英语交流能力。在学院提出“课程思政”后,对课程目标有了新的要求,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学生除了必须掌握一定的物流专业术语,并能够用简单的英语来阐述一些物流管理的基本观念之外,更多是去提高学生的品德,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英语的观念,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

二、 大学生德育接受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德育过程涉及教师、教育内容和学生是最基本的要素,三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产生矛盾运动,三者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德育的本质。其中学生内在心理是造成德育接受障碍的关键因素,教师和教育内容作为重要因素。德育接受心理既是稳定的架构,又是在动态中发展的过程。德育接受心理过程包括启动发生、对比选择、理解内化、外化行动、调节评估几个阶段,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由低到高的上升发展。因此,用动态发展的眼光,从大学生的需要、认知、情感及个人意志层面,分析产生德育课程接受心理障碍的原因,优化学生主观世界构建,尤显重要。

(一) 需要——驱动力缺乏或不足造成的障碍

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發展的原动力”。[4]需要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驱动力,使自身和外部环境保持平衡,以维持生存和发展。“课程思政”的开展若是未满足学生需要心理,将引起需求障碍,主要有学生需要与课程设置的不协调或冲突,造成学生不愿意接受课程所传达的内容与思想。其次,大学阶段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从而妨碍接收正确的德育信息,或者对德育教育形成偏见,造成个人思想困扰。再有,随着网络普及化,各种不良信息,以及社会大众的接触方式出现多元化,从而导致大学生因接触这些信息而对正在进行的德育教育产生负面影响。[5]

(二) 认知——价值导向出现偏差造成的障碍

学生的接受活动与其原有的认知密切相关。当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与德育信息相符合时,他们就会接受、认同德育课程信息。如果学生不具备或者尚未形成应有的价值判断能力,就会对德育课产生排斥、拒情绪。甚至有些学生尚未形成理性的、独立的认知,就会对专业课程融入德育信息的价值判断更趋向于不稳定的主观态度。并且学生的认知上,可能认为自己在其他德育课程已有所涉及,重复累赘,使接受德育信息产生偏差,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而出现与社会要求不相符的发展倾向,造成德育接受心理障碍。

(三) 情感情绪——负面情绪干扰造成的障碍

当人们接收到德育信息后,就会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内化整合。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教师及自身情感情绪的影响。“整合是指接受主体通过大脑变换神经元的分子分布,对经过感受与选择之后进入‘接受场的外界信息进行加工,使之与原来的思想品德结构发生对接的建构过程。内化则是思想品德结构建构和重构的积淀过程”。[6]学生的情感情绪是起伏的,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导致对德育信息的接受出现阻塞。

(四) 意志——受诱惑、遇困难不及时解决造成的障碍

当学生遇到困难和受到诱惑时,若其意志不坚定,就会很容易在困难和诱惑面前屈服。受到周围其他同学的影响,尤其是周围若有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同学,一拍即合产生群体效应。并且在接受德育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受到各类诱惑,若缺乏坚定的意志品质,心理承受能力低,必然导致意志抑制功能失效。从正确思想观念转向错误思想观念,不能正常地分辨是非,使接受主体畏惧困难,对德育信息产生种种心理抗拒,形成德育接受心理障碍,使德育课程在传授德育信息时受到阻碍。

(五) 行为——执行能力不强

除了需要、认知、情绪、意志,还有就是行为,不仅要将德育思想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才是是德育实施的意义所在。然而很多同学执行能力不够强,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未能将德育信息外化于行。对于德育课程来说最终的目的是要落到实处,当然最难的也是落到实处。很多听了课的同学在课堂上表示纷纷接受了,但课下没有去落实,当然还有一部分没听课的同学,行动的效果更是可想而知。

三、 大学生德育接受心理优化策略

引起大学生对德育接受心理障碍的原因甚多,要消除学生接受心理障碍,就要有针对性的对策。抓住教师、教育内容和学生三要素之间的主要矛盾,尤其是接受主体居于主导地位三者合力,针对学生存在对德育课程接受心理障碍,实施相应对策。

(一) 启之以需

需要是接受主体参与课堂活动的基本动力,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东西,才会有动力去接受吸收,因此我们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心理需求。首先,做到合理课程设置,尊重和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从学生角度出发适时调整德育内容与方法,设置学生感兴趣的实践课活动,激发学生心理触动,以达到接受德育信息的目的。其次,激发学生高层次需要。“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7]。要在实现学生基本需求的基础上,力求其需要心理与德育要求相符合,激励学生追求更高的层次需求,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二) 晓之以理

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增长以达到一定的阶段,对素质课程接受活动来说是一个好契机。学生的总体认知水平比较高,因此我们晓之以理,使他们懂得德育课程的重要性。第一,增加课外实践,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在课堂教育基础上,适当增加课外德育活动,增加学生对德育活动的实践体验,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获得更多的德育信息,不断优化及丰富认知结构,深刻体会更多的道理,增加对德育内容及信息的认知,使新的知识与原有认知相链接,从而提高接受量及接受率,以达到强化德育的效果。第二,因材施教,把握好德育课程知识难度。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有的认知能力高,对新的德育内容感觉很容易接受,接受信息快;有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对同一德育内容可能认为很难,很难接受与吸收。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德育内容接受难度,根据学生的承受力,对教育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接受度。

(三) 动之以情

情感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对认识转化为行为有重要的催化作用。接受主体自身的矛盾是极为关键的矛盾点,因此要把握这个关键点。接受是双向的,教育主体要根据接受主体情感心理选择,充分培养接受主体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情感。第一,寓教于情,以情养情。“寓教于情就是教育主体通过人文情感渗透的方式,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的目的。以情养情就是教育主体正面的、积极的情感情绪直接或间接地對德育接受主体产生影响的活动,接受主体在教育主体的情感熏陶下能更主动接受德育信息。”第二,寓教于境,以境养情。在德育接受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一定教育内容,有目的地创设具有生动情感色彩的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浓郁的道德文化氛围下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慢慢认同教育内容,主动接受德育信息。

(四) 炼之以志

意志指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和排除障碍的毅力。“意志是体现认识并调节人品德行为的重要的精神力量,是产生良好素质行为的杠杆”[8]。一个人如果拥有坚强的意志,就能始终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意志相对偏弱,容易受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或改变信念。这对于德育接受心理极其不利,因而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很有必要。大学生的意志锻炼既要有教育主体的引导,更要有自身自觉的行为。教师要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愿望,组织德育课程实践活动,让其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意志锻炼,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意志特征,因人制宜,达到锻炼意志的目的。

(五) 笃之以行

落实是困难的,但落实又是必须的。《物流专业英语》这门课程采用的是过程性考核的方式,以更好地达到课程的目标。过程性考核的目的更加关乎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课后的践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任务,并将平时成绩的分值占比提高,督促学生将内化于心的理念,外化于行,并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领,正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大学生德育实践有了很大变化,分析引起德育接受心理的原因,针对学生德育内在矛盾及外在矛盾提出相应对策思考。然而,对德育接受心理的认识过程是长期而艰巨的,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在有限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德育接受心理障碍及解决这一问题作出了思考,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在德育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观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重视他们的需要、认知结构、情感情绪、 意志状态及生活实践体验,在所要 传递的德育内容、所要选择的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所要创设的情境中,以学生为中心,力求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德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邹伟,荣启涵.共青团十八大综述[C].//河北省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经济强省绿色发展交流会论文集.2018:534-540.

[2]唐艳婷.提升大学生道德能力的德育课程探索[J].江苏高教,2019(08):92-96.

[3]王丽荣.《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9.23-2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53.

[5] 胡长江.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 群文天地, 2012(14):297-298.

[6]刘雪梅.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优化策略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2.

[7][美]马斯洛著, 许金声等译.动机与人格[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8]安娜. 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作者简介:

龚蜀宇?(1992.0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教育研究;

谢莎(1992.05—)女,汉族,四川达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物流管理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德育教育
以德立身 以德施教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