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罗斯兰新艺术陶瓷设计

2020-09-17 10:43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瓷厂罗斯瑞典

陶瓷设计;北欧设计;新艺术运动;自然主义;民族主义;瑞典罗斯兰艺术陶瓷

图1 海葵花瓶,瓦尔德马尔·林德斯特伦制作,卡尔·林德斯特伦装饰,1897—1910年,罗斯兰瓷厂

图2 罂粟花花瓶,瓦尔德马尔·林德斯特伦制作,1897—1900,罗斯兰瓷厂

瑞典罗斯兰瓷厂是欧洲新艺术运动陶瓷之先锋和代表,从1896年到1919年,持续推出融自然主义、日本主义、洛可可艺术浪漫主义以及瑞典民族主义为一体之具有新艺术运动精神的陶瓷设计,因其优美自然之北欧风情而被誉为“北欧仙子之手的杰作”。

罗斯兰瓷厂(Rorstränd Manufactory)是瑞典最古老的瓷厂之一,1726年建于斯德哥尔摩西北部的罗斯兰城堡,有港口联通波罗的海,交通运输很方便。18世纪罗斯兰瓷厂主要模仿荷兰代尔夫特彩绘陶器。19世纪英国引领陶瓷制造业后,罗斯兰与其主要竞争对手古斯塔夫堡瓷厂都从英国进口原料、学习英国技术,并追随英国之陶瓷审美趣味。罗斯兰瓷厂在19世纪末受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影响,大胆进行了系列改革,走上现代陶瓷设计和生产之路。

19世纪后半叶瑞典迅猛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发展带来社会剧变,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影响,瑞典也兴起了社会审美运动,设计被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认为是社会改良之重要手段。他们呼吁为“美的生活”而设计,寄希望于通过美之环境和用品来塑造高尚美好的心灵。在文化与艺术领域,反思工业化、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讴歌自然和田园牧歌式乡村生活之浪漫主义思潮成为主流。民族主义思想也开始兴盛,艺术家们开始从瑞典的自然和民间传说中寻找灵感,并创新对充满独特光线和神秘氛围之瑞典风景之艺术诠释。这些都影响到瑞典应用艺术和设计之发展。遵循“美使人高尚和幸福”之信念,瑞典一流的艺术家和建筑师都开始纷纷介入手工艺和室内、家具等设计工作,主张通过设计让日常家庭生活充满美丽,运用本土原材料、从本国动植物资源中获得设计灵感以及表现自然和乡村之永恒魅力。[1]

图3 槲寄生花瓶,梅拉·安迪伯格装饰,1897—1910,罗斯兰瓷厂

图4 蔓藤花瓶,鲁本·拉孜因制作,尼尔斯·伦德斯特沃装饰,1905年,罗斯兰瓷厂

图6 蓝莓花瓶,阿尔夫·瓦兰德设计,沃尔德纳·林德斯特伦制作,1897—1910年,罗斯兰瓷厂

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罗斯兰瓷厂开始摆脱沉重之历史负担和英国影响,融汇自然主义和民族特色,推出了其著名之贯彻新艺术精神的艺术陶瓷作品。作为瑞典工业设计协会成员,罗斯兰瓷厂管理者也奉行通过陶瓷设计实现艺术家审美目标与社会目标相结合之理想。为此他们积极进行技术革新并吸纳艺术家来厂工作。建筑师雨果·霍林(Hugo Horlin)是瑞典工艺美术运动的重要人物,在19世纪80年代曾任瑞典工业设计学院院长,他出任罗斯兰首席艺术家后,为罗斯兰引进了法国塞夫勒和丹麦风格的釉下瓷画,并做了很多设计,奠定了创新设计之技术基础。

艺术和设计上之真正突破是由阿尔夫·瓦兰德(Alf Wallander)带来的。阿尔夫·瓦兰德是一位艺术家,擅长粉彩画。他在斯德哥尔摩美术学院期间学习了建筑和绘画,还上过雨果·霍林的课,后前往巴黎学画并接触到日本艺术和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他原本想成为一名画家,但受到艾伦·基(Ellen Key)和埃里克·福克(Erik Folcker)这两位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之瑞典主要推介者之影响,阿尔夫·瓦兰德开始考虑从绘画转向设计之可能性。对陶瓷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兴趣将他带到罗斯兰瓷厂,他在那里进行的实验性设计引起了罗斯兰管理层之注意。罗斯兰厂邀请他制作一系列陶瓷艺术品并在1897年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上展出。

这次展览非常成功,对于阿尔夫·瓦兰德和罗斯兰瓷厂而言都意义非凡,他们的合作奠定了罗斯兰新艺术陶瓷风格。在瓦兰德之影响和推动下,罗斯兰很快推出了系列北欧浪漫写实自然风之艺术瓷,连续多年参加世界各大博览会并获得高度评价,特别是在1900巴黎世博会上大获成功。罗斯兰新艺术陶瓷因其清新自然、新颖浪漫之装饰风格而赢得了国际广泛赞誉,被巴黎、柏林、汉堡、德累斯顿和哥本哈根等城市的工艺美术博物馆竞相收藏,成为国际新艺术运动陶瓷设计之代表性成就,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罗斯兰新艺术陶瓷之艺术特点和设计创新主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首先,在设计理念上,罗斯兰新艺术陶瓷追求一种对自然之浪漫主义表现和抒情之诗意品质。与法国南茜学派相似,罗斯兰艺术家也认为准确表现对象为描述新自然主义意象之最佳手段。受日本主义和自然主义影响,他们从自然中获取丰富的形式和色彩灵感,但又因民族主义影响,有意选择瑞典本土动植物、昆虫或海洋生物为设计主题。如将东方传统的竹子、紫藤和樱桃置换成北欧特有物种如海葵、甜豌豆和瑞士甜菜等,将鲤鱼置换成鲈鱼、猴子置换成驯鹿和猞猁等。[2]罗斯兰艺术家对这些北欧特有之动植物品种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将花卉、昆虫、鱼蟹、鸟兽等浮雕造型与器皿形式相结合,进行特写式放大表现,注重形体塑造之流动变化和真挚自然。罗斯兰艺术陶瓷表现自然之生机活力并将其用于美化日常家庭生活,正符合工艺美术运动倡导并为新艺术运动继承之理想。

图7 花瓶,蜻蜓、竹芋叶和花朵装饰,尼尔斯·伦德斯特伦制作,1905—1915年,罗斯兰瓷厂

图8 天鹅花瓶,瓦尔德马尔·林德斯特伦制作、卡尔·林德斯特伦装饰,约1900年,罗斯兰瓷厂

图9 鸢尾花装饰的咖啡具:咖啡壶、有盖糖碗、咖啡杯和茶碟,阿尔夫·瓦兰德设计,1897年,罗斯兰瓷厂

其次,在造型设计上,不同于其他很多新艺术运动设计常用之抽象简化的线性语言,罗斯兰采用的是一种忠实于自然原型的写实主义手法。通过在器皿上局部塑造动植物浮雕写实形象,并让这些充满活力之形象以富于波动节奏感的形式,围绕瓶体或与器皿结构自然相融,构成视觉中心。这种忠实于自然动植物原型并将其雕塑形式与器皿造型融为一体之设计,是对欧洲陶瓷传统尤其是意大利16世纪陶艺家伯纳德·帕利西(Bernard Palissy)之自然主义装饰主张之继承和创新。被精心刻画之浮雕动植物形象,细致之脉络纹理变化和微妙丰富之色彩变化清晰可见,其精致美丽的细节让观众视觉自然被聚焦和吸引(图1、图2)。

装饰结构化是其另一造型特点。在很多设计中,装饰性很强的植物花叶或动物造型被塑造成器物造型结构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附着在容器表面,这就形成雕塑、绘画与容器之有机整合,赋予罗斯兰陶瓷与众不同之特性(图3、4、8)。主体花叶之自然卷曲变化形成从瓶口到瓶身之流动变化的曲线和弧面,附属茎秆和枝叶则以剔刻或绘制的形式逐渐与瓶身融为一体,实现了写实自然与抽象陶瓷形体之融合,并体现出新艺术运动对形式流动性和有机生长性之重视和追求(图1、4、6)。

第三,在陶瓷材料和色彩上也有重要创新。材料采用的是该厂特有之洁白细腻、昂贵精致的硬质长石瓷。这种黏土特别适合于造型和应用浮雕装饰,并能很好地适应精致微妙之色调。色彩上,采用该厂新研发之高温颜色溶液和柔和的调色盘,色彩既有模仿自然的色彩,也有经过艺术再造之色彩。附属绘饰部分一般采用较灰暗的色彩,以衬托色彩明亮的主体浮雕部分、增强视觉层次感。其釉下彩色彩细腻、色调柔和、过渡自然、变化微妙,散发着柔润的光泽,让这些浮雕花叶仿佛立体绘画一般,将对象表现得栩栩如生、似可呼之而出,体现出对自然细致入微之观察和高超的表现技艺。对自然花叶的塑造虽然逼真,但不烦琐。不对称设计和大面积留白设计疏朗有致地衬托花叶之自然娇媚(图3、4、6)。釉色上,除基础的透明釉和主打之白色和蓝色色调外,还有新研发之铜红釉、结晶釉、金属釉和虹彩釉可供结合使用(图5、图7)。

第四,在成型手法、质感和肌理方面也有颇多尝试。罗斯兰陶瓷上的浮雕制作体现出很多泥性特征,展现出泥之肌理和质感。这有别于很多同时代陶瓷光滑圆润的整一表面。这些作品都是综合成型:首先是拉坯成型,有的被有意进行扭转或口沿变形以展现流动之特征。然后送到艺术家工作室,由阿尔夫·瓦兰德等艺术家进行徒手塑造。他们亲自动手,用泥在坯体上进行粘贴、镂空或剔刻等塑造工作,并在后期进行细致的上色,从而能够将艺术个性和敏感性融入泥性之中,赋予作品生动、丰富、感性之细节特征。

罗斯兰还将这种新颖独创之新艺术风格从装饰陶瓷拓展到家用陶瓷领域。家用陶瓷一直是罗斯兰瓷厂的主要产品,高质量的艺术瓷为其赢得国际声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其家用陶瓷的设计中。随着其艺术陶瓷的成功,罗斯兰推出了系列应用相似造型装饰语言的日用陶瓷,包括餐具、咖啡具和茶具等。浮雕和彩绘相结合之植物花叶既是装饰,也在局部被做成结构,如花叶之自然卷曲起伏形成器皿之把手、盖纽等,融精致、美观与实用为一体,为日常家庭生活引入生机盎然的自然之趣。(图9)

瑞典罗斯兰新艺术陶瓷巧妙地融雕塑、绘画和器皿造型于一体,通过高超的造型技艺和生动之色彩渲染,让这些在陶瓷器上绽放之花叶、昆虫和鸟兽,仿佛被注入北欧神话中仙子之手的魔力,以其自然灵动之形态、清晰立体的细节以及水彩般柔和清透之色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造出一种清新现代之陶瓷设计风潮。罗斯兰众多陶瓷作品汇集时就仿佛一本生动立体、引人入胜之北欧动植物画册,具有强烈浪漫气息和自然抒情意味。瑞典罗斯兰艺术陶瓷从理念、造型到装饰等多方面的创新,刷新了人们对于陶瓷之审美想象,提升了陶瓷之艺术品位,代表着新艺术陶瓷设计之重要成就,在世界现代陶瓷设计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释:

[1]Bengt Nyström, Rorstränd Porcelain: Art Nouveau Master Pieces, New York: Abbeville Press, 1996, pp.57-59.

[2]Bengt Nyström, Rorstränd Porcelain: Art Nouveau Master Pieces, New York: Abbeville Press, 1996, pp.7.

猜你喜欢
瓷厂罗斯瑞典
韦斯特罗斯新旅游中心
瑞典没有“剩宴”
余效开藏品精选
五六七瓷 时代的印记
李镇生粉彩瓷画作品
我想自己做
勇敢地去原谅
德里克·罗斯招牌动作之偷天换日
别老拿十大瓷厂倒闭说事儿
古老的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