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动脉损伤的诊断价值

2020-09-17 11:54罗文高魏达友叶光孟林华明黎新波巫朝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9期
关键词:鼻咽癌颈动脉造影

罗文高,魏达友,叶光孟,林华明,黎新波,巫朝君,张 叶

(茂名市人民医院 广东 茂名 525000)

放疗为鼻咽癌治疗的首选手段,可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近年随着医学技术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的健康需求提高,在有效控制鼻咽癌病灶的同时放疗范围内脏器组织受照射后引起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关注[1]。颈部为鼻咽癌放疗照射范围内,故射线可造成患者颈部并发不同程度的损害,继发颈动脉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等,使患者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致残率显著上升,严重影响其放疗后生存质量[2]。因此,早期发现、早期防治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动脉损伤对于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为探究彩超联合超声造影在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动脉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特作如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鼻咽癌患者80例作为放疗组,该组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射线照射范围包括鼻咽部及其邻近部位、颈部两侧,放疗剂量55~60Gy,其中有53例男,27例女,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9.05±8.13)岁;另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未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有27例男,13例女,年龄40~68岁,平均年龄(58.84±8.2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

1.2 检查方法

1.2.1 常规超声检查:选用日本东芝Aplio500智能彩超诊断仪及其配套的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7~12MHz。患者取仰卧位,头部略向后仰,先应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模式对双侧颈动脉进行扫描,记录颈动脉管腔内径、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成情况(位置、形态、大小、回声等)。然后转换到彩色多普勒模式,观察颈动脉管腔内有无彩色血流充盈显示、有无流道狭窄。最后应用脉冲多普勒模式分别测量颈总动脉中段、颈内动脉狭窄处收缩期的峰值血流速度,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在上述检查过程中,颈动脉内中膜局限性隆起,厚度≥1.5mm判断为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1.2.2 超声造影检查:对于常规超声检查显示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起始段有厚度≥2.0mm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患者给予超声造影检查。选用飞利浦EPIQ5智能彩超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频率3~12MHz),低频凸阵探头(频率1~5MHz)。将仪器设置为双幅显示的造影条件,聚焦点设置在斑块后缘。对患者肘部进行常规皮肤消毒后,将2.4ml造影剂诺维(SonoVue)悬浊液震荡混匀后分别抽取1.2ml、0.8ml、0.4ml采用团注法经肘部浅静脉注射,每次注入造影剂后立即推注 5ml生理盐水。在团注造影即刻同步记时记录超声影像全过程,重点观察斑块表面、形态、内部回声情况,观察时间大约为3min。根据颈内动脉狭窄处与颈总动脉中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的比值将其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比值≤50%)、中度狭窄(比值51%~70%)、重度狭窄(比值>70%),未见血流显示判断动脉闭塞[3]。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颈内、颈外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狭窄发生率以及颈动脉内斑块形成率。②以MR血管造影为标准,分析彩超、超声造影单一、联合检测诊断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9.2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相关超声参数指标对比

放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颈动脉狭窄发生率、颈动脉内斑块形成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相关超声参数指标对比

2.2 不同检查方案对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能分析

血管造影显示30例患者颈动脉狭窄>50%,50例颈动脉狭窄≤50%,以此为标准比较发现,彩超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鼻咽癌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一检查(P<0.05),见表2、表3。

表2 不同检查方案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结果

表3 不同检测方案诊断效能对比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4],鼻咽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导致颈动脉病变发生的主要机制是:①射线可引起动脉外膜发生纤维化,造成管腔狭窄、闭塞;②血管壁的弹性组织发生缺血等病理性改变,逐渐被肌纤维、结缔组织覆盖,继而引起血管硬化。当前在临床中,诊断颈动脉受损的方法有彩超、MR血管造影、DSA等。其中,超声因具有无创、操作简易、费用低、可重复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彩超不仅可以清楚显示颈动脉解剖结构,还可利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模式对颈内动脉各个节段的血流分布情况进行追踪分析,但此检查模式极易受颅骨影响,致使其诊断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理想。为此,本研究结合应用超声造影检查,其主要依据信号丢失程度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判断,而且该检测技术能够放大超声能量的散射,并可提高多普勒信号强度及图像信噪比,进而提升颅内血管显示率[5]。但是在血管弯曲部由于湍流血流信号会消失,此时超声造影检测难以判断其动脉是否狭窄。本研究结果显示,放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颈动脉狭窄发生率、颈动脉内斑块形成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提示鼻咽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造成颈动脉损伤。本研究还发现,彩超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单一检查,进一步证实了彩超联合超声造影具有协同互补、增强作用,能够有效评估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及其狭窄程度,可成为临床早期诊断鼻咽癌患者放疗后颈动脉损伤病变的首选筛查手段。

猜你喜欢
鼻咽癌颈动脉造影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脑微出血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64排螺旋CT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