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考古女孩”钟芳蓉: 爸爸的支持是我成功的基础

2020-09-17 13:42青衿
现代家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寄宿制文科女儿

青衿

2020年8月初,一则“湖南省高考文科第4名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消息传遍全国。主人公钟芳蓉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她不满1岁时便南下打工,她每年和父母只能见一两次面。她的父亲仅有小学文化,虽然很少陪伴她,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她沟通交流。

老爸虽然不在身边,却像长了千里眼一般,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2005年7月的一天,在广东东莞一家家具厂打工的钟元位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的母亲。问过家里的情况后,他又问起刚刚2岁的女儿钟芳蓉近来的表现。母亲说,小芳蓉怪省心,很少哭闹,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有时还帮着爷爷奶奶干活。近几天就是不好好吃饭,老闹着要吃零食。听母亲说女儿迷上吃零食,钟元位觉得这不是好习惯,便叮嘱母亲不要再给她买任何零食,只让她吃家常饭。

钟元位老家在湖南省耒阳市余庆街道同仁村,村里人多地少,家里主要收入靠打工。女儿未满1周岁,他和妻子就来到广东打工。钟元位知道,孩子没有父母陪伴,爷爷奶奶容易宠溺孩子。因此,他每次打电话都会叮嘱父母:孩子摔倒了不要去扶她,让她自己爬起来;监督孩子吃饭不能挑食,让她学着自己刷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让钟元位欣慰的是,虽然父母没有在身边,女儿却很懂事。女儿上幼儿园后,老师向他反映,钟芳蓉生活自理能力强,叠被子、吃饭、睡觉等都很自觉。有的小朋友因为想妈妈哭了,她还主动劝慰人家,说快放学了,等一会儿就可以见到妈妈了。钟元位听了,既为女儿的懂事欣慰,又为不能陪在孩子身边感到内疚。

很快,钟芳蓉上了小学。钟元位每年只回家一两次,女儿在学校的情况他只能从老师那里了解。每次给老师打电话,老师总是对钟芳蓉赞不绝口,夸她学习自觉,懂事,爱帮助人。钟元位清楚,只要学生学习好,老师就会挑好的说。他想听的不是对女儿的赞誉,而是给孩子挑毛病。一天,钟元位听老师说,女儿作业有些潦草,不该错的数学题错了好几道。钟元位有些着急,当晚就给家里打电话,问女儿作业怎么完成得这么差。钟芳蓉主动坦白,那几天她迷上了一部儿童电视剧,脑海里都是电视剧里的内容,写作业没能全神贯注。

随后,钟元位叮嘱母亲,每天把钟芳蓉看电视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内,写作业不能让她分神。每次女儿写作业的情况,钟元位都会发短信询问老师。钟芳蓉这下体会到了父亲的厉害,觉得父亲虽然不在身边,却像长了千里眼一般,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从那以后,鐘芳蓉学习用心多了。

转眼,钟芳蓉上了初中,读寄宿制学校。因为生活自理能力强,又很自律,她的成绩一直出类拔萃。即便如此,钟元位和女儿的班主任依然联系密切,从老师那里了解女儿的情况。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用短信给女儿写一段话,然后发给女儿的班主任,让她读给女儿听。钟元位这样做,是想让女儿知道,虽然父母不能陪在她身边,心里却一直牵挂着她,爸妈是爱她的。

不花钱的学校请都不去,却选择了一所花钱的寄宿制中学。对于女儿的决定,老爸依然坚定支持

钟元位虽然学历低,但很重视教育。他觉得女孩不能把自己看成弱者,做事有主见,不随大流,这样的孩子才更自信。因此,每当女儿面临选择的时候,他都要求女儿自己拿主意。

每年春节回家,为了弥补不在孩子身边的缺憾,钟元位夫妻都会带着女儿到市里给她买喜欢的东西。女儿上初二那年春节,钟元位给女儿1000元钱,让她自己随便买。钟芳蓉买了一双鞋子和几本历史书,主动把剩下的500多元钱交给爸爸。钟元位让女儿拿着只管花,钟芳蓉却说:“这些钱当我的生活费吧,您和我妈挣钱很辛苦,我不会乱花的。”女儿一句贴心的话,说得钟元位心里酸酸的。

因为学习成绩出类拔萃,在小升初时,多所中学向钟芳蓉抛出了橄榄枝。在对这些学校做了了解后,钟芳蓉选择了一所寄宿制民办学校。这所学校的学费、生活费都不低。钟元位问女儿选择这所中学的原因是什么。钟芳蓉说,一是那所学校属于寄宿制,她有足够的时间锻炼、休息和学习;二是那所学校师资力量较强,教学理念先进;三是学校校风好,不受外界干扰;四是爷爷奶奶年龄大了,她上寄宿制学校能减轻他们的负担。听了女儿的解释,尤其是想减轻爷爷奶奶的负担这一条,说明女儿很有孝心,钟元位感动不已。于是,他支持了女儿的选择。

2017年中招考试,钟芳蓉成绩优异,引来了几所学校的争抢,结果她坚定地选择了一所寄宿制学校。钟元位照样支持女儿,以至于乡亲们和他开玩笑:“不花钱的学校请都不去,却一根筋地读花钱的学校,真是傻透了!”对于乡亲们的嘲讽,钟元位根本没放在心上。

升入高中后,钟芳蓉的学习成绩依然出色,一直在年级领跑,而且数学成绩特别好。高二分科时,钟芳蓉选择了文科。亲戚们都劝钟芳蓉学理科,说理科好就业,有出路。钟芳蓉却打定了学文科的主意,并打电话给爸爸,说她喜欢历史,更喜欢研究文物,将来学文科可以和文物打交道。钟元位沉思了一下说:“只有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干出名堂,只要你喜欢,爸爸支持你!”

钟芳蓉选择文科后,仔细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认为自己最应该提高的是文综知识,尤其是历史知识。于是,平时学习紧张的时候,她总是读历史方面的书来自我调节一下。为了表达对女儿的支持,钟元位请厂里的大学生帮自己选购了一套全球通史,邮寄给女儿。钟芳蓉收到爸爸寄来的书,心里热乎乎的。

女儿高考后想报北京大学历史专业,妈妈不赞成,爸爸却说:“别管怎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好。”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元位终于有时间陪伴孩子和父母了。这期间,他发现女儿并没有一味地死读书,学习累了就看会儿电视,有时还打电话和同学交流。女儿看电视也是有选择的,她最喜欢看的是央视四套的《国宝档案》节目。每当有这类节目,女儿都不会放过,有些鉴宝节目,她也看得津津有味。

钟元位清楚,女儿虽然平时不爱说话,但主意很正。一天,他在饭桌上问女儿大学想学什么专业。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想学历史专业!”妈妈接过话茬儿:“学历史除了当老师,还能干什么?还不如学些能挣钱的专业,有钱了就不像爸妈这样天天在外给人家打工了。”“妈,人活的是一种精神,守护敦煌一辈子的樊奶奶,酸奶喝完了用清水把瓶子洗干净,带回去当药瓶继续用。她一生不留恋名利,才给后代留下了一个保存完整的敦煌……”虽然不知道樊奶奶是谁,钟元位觉得,那一定是女儿心里的英雄。钟元位鼓励女儿:“蓉蓉,不管怎样,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

疫情缓解后,钟元位和妻子又南下打工。开学不久,钟芳蓉便接到高考延期一个月的通知。对于外界这些变化,钟芳蓉很平静。复课后第二次摸底考试,钟芳蓉位列年级第三,这给她增添了极大的信心。

远在广东的钟元位,工作之余,依然牵挂着女儿的学习。想到人生最关键的大考自己不能陪在孩子身边,他很内疚。女儿在学校封闭学习,他就编好短信发到老师的手机上,请老师帮忙读给女儿听。其中有一则短信是这样写的:“蓉蓉,爸妈不能陪在你身边,相信你会照顾好自己,你是最棒的!加油!”每当听到父亲的鼓励,钟芳蓉心里都会立即迸发出一股奋进的动力。

2020年7月7日,钟芳蓉步入高考考场。两天的考试结束后,钟芳蓉觉得自己发挥得不太理想,估分时对文综没有太大把握。

7月23日清晨,几辆车徐徐停在同仁村头,从前面的车上下来一位蓄着长胡须的老者,后面跟着几十个男男女女。这些人手里拎着烟花爆竹,向钟元位家走来。钟芳蓉走出家门,发现带头的人竟是他们高中的罗校长,后面跟着的都是学校的老师。她的班主任跑过来,和她拥抱,祝贺道:“芳蓉,你考了676分,夺得湖南省文科总分第4名!”听了老师的话,钟芳蓉感觉有些吃惊,尤其是老师告诉她文综考了267分时,更让她喜出望外。

让钟芳蓉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下午,爸爸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原来,当晚钟元位接到了女儿班主任的报喜电话,他和妻子激动得抱头痛哭。第二天,他就请假赶了回来。除了和村委会主任专程去学校表达感谢,钟元位最关心的还是女儿想报考哪所学校,学什么专业。

当钟元位询问女儿填报什么志愿时,钟芳蓉说出了酝酿已久的打算:北京大学考古专业!钟元位询问了村里的大学生,人家告诉他,这是一个需要坐冷板凳的专业,与世俗意义上的“功名利禄”相去甚远。钟元位再次问女儿,她的志愿能否再考虑考虑,钟芳蓉坚定地摇摇头。钟元位尊重女儿的意愿:“只要你喜欢、快乐就好!”

“湖南省文科第4名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消息经网络传遍大江南北,一時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国内考古界的专家都对钟芳蓉的选择给予了鼓励。山西、河南、湖南、甘肃等省考古研究所还寄来“入行大礼包”,包括《山西珍贵文物档案9》《江口沉宝》等史书资料。

最让钟芳蓉感到欣喜的是,不久前获得“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的樊锦诗老人专门给她寄来了口述自传,鼓励她“不忘初心,坚守理想,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得到偶像的赠书以及鼓励,钟芳蓉心情激动,并给敬爱的樊先生回了信。

谈起自己的求学之路,钟芳蓉说,她最感激的是父母,尤其是爸爸对她的支持。如果没有爸爸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对她每次选择的尊重,她是不会获得这样的好成绩的。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寄宿制文科女儿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孙文科
和女儿的日常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