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冬闲田土著鲤人工繁殖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2020-09-21 01:22张显波龚青春陈飞雄周其椿李建光吴国平李正友
农技服务 2020年9期
关键词:冬闲从江从江县

张显波, 龚青春, 陈飞雄, 周其椿, 李建光, 吴国平, 李正友*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水产研究所, 贵州 贵阳 550025; 2.从江县平正鱼苗鱼种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贵州 从江 557400; 3.从江县农业农村局, 贵州 从江 557400)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部,处于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为高耸于四川盆地和广西盆地之间的一个强烈岩溶化的高原山区。贵州山地占61.7%,丘陵占30.8%,山间平坝占7.5%,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耕地面积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左右,人均耕地仅530 m2左右,其中坡地占70%。近些年,由于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等原因,导致大量耕地被闲置,在秋冬季节尤为明显。在贵州地区,冬闲田闲置时间在185~245 d,即当年9月水稻收割至次年4月插秧阶段。冬闲田的存在导致农田利用不足,复种指数不高,农业产值低,严重制约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冬闲田的开发利用对提高农业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发展生态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生态渔业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鱼苗需求的井喷式增长。目前,贵州鱼苗供应缺口大,大多购自外省,但远距离运输耗时耗力耗财,鱼苗存活率低,严重降低养殖效益。利用冬闲田繁殖鱼苗可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的目的,缓解鱼粮争地矛盾,满足贵州鱼苗内需。从江县海拔低,气温高,年平均气温18℃,水稻生长周期短,农田闲置时间长。从江土著鲤是经过长期稻田驯化形成的性情温顺、不爱跳跃、耐低氧、适宜在水浅埂低的稻田水体中生活的地方优良鱼种。因其比较“座田”,即涨水时鱼不随水外逃出稻田,又被称为“从江田鱼”“呆鲤”。因其习性好和品质优良,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喜爱。为充分利用贵州山区冬闲田和土著鲤资源,在从江县平正村进行了冬闲田土著鲤繁殖研究,并分析经济效益,以期为其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亲鱼培育

从江土著鲤雌雄亲鱼由从江县平正鱼苗鱼种繁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选择腹部膨大、柔软的雌鱼和轻压腹部有精液流出的雄鱼作为亲鱼,雌雄比例1∶3。9月水稻收割后,加深稻田水位至30~40 cm,出水口设置拦渔网,稻田中放置适量树枝,为亲鱼提供安全的栖息环境。放养后备亲鱼1 500 kg/hm2,雌雄分开饲养,雌亲鱼均为3龄及以上,体重1.5~2.5 kg;雄亲鱼均为2龄,体重0.1~0.2 kg。

投放后每天正常投喂饲料,投喂量在鱼体重的1%以下,12月中旬左右、水温低于14℃时停止投喂,期间出现晴朗天气时可少量投喂。次年3月,随着水温升高开始正常投喂2~3周,后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繁殖前停食1~2 d。

1.2 鱼巢的制作与设置

鲤鱼产黏性卵,需要有产卵巢,以便受精卵粘附发育。因此,要选择质地柔软、纤细、须多,在水中易散开不易腐烂的石松作为产卵巢材料。石松经消毒处理后扎制成束、大小合适、不疏不密,然后将其绑在细竹竿上,悬吊和平列于产卵池(2.5 m×3 m×1.2 m)中,池中注水深50 cm,产卵巢离池底15 cm。管理时注意鱼巢着卵情况,并及时换取。

1.3 催情

2020年3月20日和23日,分别催情2批亲鱼,20日催情26组,23日催情27组,雌雄比例1∶3。雌亲鱼同时一次注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LHRHA2,宁波第二激素厂)5 μg/kg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宁波第二激素厂)600 IU/kg,雄鱼剂量减半,雌雄亲鱼均为胸鳍基部注射。注射后将雌雄亲鱼放入同一产卵池,产卵池中不断有流水进入。1 140组亲鱼不注射催情剂,直接按雌雄1∶3比例配对放入产卵池。繁殖时间为2020年3月15日至4月10日,8个产卵池轮番使用,每次每个产卵池配对25~30组。

1.4 受精卵孵化与水花暂养

采用室外淋水孵化方式孵化受精卵。在稻田上方30 cm位置,用竹竿搭建长6 m、宽1.5 m的孵化台(大小也可根据稻田情况灵活掌握),底部覆上一层蕨类植物。鱼巢从产卵池中取出排列在孵化台上,上面再盖以湿水蕨类植物,避免受精卵受阳光直射。孵化台上加固一木板,以流水打落在木板上溅出水花,给受精卵提供湿润环境。搬运鱼卵时动作轻捷,发现死卵及时清除。

鱼苗出膜后约3 d转移至消毒清理后的稻田,控制水位30 cm,保证流水,等待出售。

1.5 经济效益分析

冬闲田从江土著鲤繁殖成本体现在亲鱼成本、亲鱼饲料、催情剂、催情用具、人工费等方面,产卵巢用石松和孵化用蕨类植物为天然野生植物,不计材料成本,纳入人工成本。产值为水花销售所得,产值减去总成本即为利润。

2 结果与分析

2.1 亲鱼培育

本次从江土著鲤繁殖共培育雌亲鱼约2 300尾,其中1 193尾用于繁殖,使用农田约2.33 hm2;培育雄亲鱼约7 000尾,其中3 579尾用于繁殖,使用农田约0.8 hm2。

2.2 催情效果

20日催情26尾雌鱼,其中23尾成功产卵,产卵率88.46%,催情后产卵效应时间为16~21 h;23日催情27尾雌鱼,其中25尾成功产卵,产卵率92.59%,催情后产卵效应时间为17~21 h;未催情的1 140尾雌鱼中1 015尾成功产卵,产卵率89.04%,配对后排卵效应时间为17~28 h。表明,注射催情剂对亲鱼的产卵率影响不明显。

2.3 取卵与孵化

本次共催情53尾雌亲鱼,其中48尾顺利排卵,获得着卵产卵巢130束,每束着卵约6万枚,共获鱼卵约780万枚;配对后自然产卵的1 015尾雌鱼着卵产卵巢2 860束,共获鱼卵约17 160万枚。孵化获得水花约300 kg,约30万尾/kg,孵化出膜存活率50.17%。

2.4 经济效益

从表1看出,3.13 hm2冬闲田繁殖从江土著鲤,按稻田鱼价格50元/kg计,2 300尾雌鱼(平均1.60 kg/尾)成本18.40万元,7 000尾雄鱼(平均0.15 kg/尾)成本5.25万元,亲鱼成本共计23.65万元。共投喂饲料3 t,成本1.80万元。催情剂等药具成本0.10万元。亲鱼培育和繁殖由合作社农民自发组织,人工费2 000元/(月·人),9月至次年3月共7个月,成本1.40万元。总成本共计26.95万元。

表1 3.13 hm2冬闲田繁殖从江土著鲤的效益

共获得从江土著鲤水花约300 kg,总产值42.00万元,平均13.42万元/hm2。总利润为15.05万元,平均利润4.81万元/hm2。

3 小结与讨论

冬闲田利用是提高农田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手段,在诸多省份已取得不错的效果[1-6]。但在贵州山区冬闲田的利用开发不够,利用冬闲田放养后备亲鱼,与池塘养殖鲤鱼相比[7-10],该模式放养密度低,不用担心缺氧情况;稻田中存在大量天然饵料,每天只需投喂少量饲料和低温季节不用投料,冬闲田培育土著鱼亲鱼,在饲料和人工管理上可节约大量成本,平均养殖利润达4.81万元/hm2,经济效益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注射催情剂的从江土著鲤亲鱼产卵效应时间为16~21 h,产卵率88.46%~92.59%;未注射催情剂的产卵效应时间为17~28 h,产卵率89.04%。表明,注射催情剂有助于加快土著鲤产卵和促进产卵的同步性,但对产卵率影响不大。结合当地习惯,采用淋水孵化方式,孵化出膜的存活率为50.17%,略低于鲤鱼的池塘净水、水泥池流水、孵化桶、孵化槽和孵化环道等几种孵化方式[11-12],从江土著鲤受精卵的孵化方式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

猜你喜欢
冬闲从江从江县
山西农谷闫村蔬菜园 冬闲变冬忙“菜篮子”变“钱袋子”
水天一色梯田美
从江香猪种质资源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梯田稻熟
贵州从江:“铁牛”助农春耕忙
“冬闲”变“冬忙”
河北任县:冬闲忙增收
从江县委离退局召开“铸勤行动”动员会
从江县老干活动中心派员参加省直属机关老年体协柔力球培训
白雾从江上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