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患者中的使用特征及护理分析

2020-09-21 17:42徐敏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保护性精神科冲动

徐敏

精神科的患者常常会因为无法控制的冲动行为而出现毁物、伤人及自伤等事件的发生,这不仅会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还会因为无法配合医院的各项治疗,严重影响着临床治疗的效果[1]。保护性约束是临床上针对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护理措施,是在尊重患者的人文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约束,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避免患者伤害他人、物品或自伤、自杀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其他意外因素对患者的伤害,并且可以保证各项临床治疗能够顺利地完成,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9年7月间在我院精神科治疗期间进行保护性约束的患者54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既往病历资料,分析保护性约束的使用特征,比较患者在约束前后的心理状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9年7月间在我院精神科进行治疗并进行保护性约束的患者54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4名患者中,精神分裂症39例,偏执型精神障碍5 例,精神发育迟滞4例,其他类型6例。入组患者的年龄均在18至58岁之间,并且都在治疗期间进行过保护性约束。

1.2 研究方法

1.2.1 保护性约束前准备:①保护性约束对象:对于新入院的患者有兴奋躁动、自伤、伤人及毁物表现者;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兴奋躁动、伤人毁物、外逃者;具有严重的自杀、自伤行为者;癫痫大发作者;拒绝治疗如输液不合作者;其他特殊情况随时需要约束者。②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保护性约束培训,包括护理技能培训及人文精神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性约束操作规范。一定要注意在操作过程中,按规范步骤进行,操作轻柔,态度温和,注意患者情绪,及时对患者的不安情绪进行安抚。③保护性约束过程中,要讲究一定的技巧,首先对双上肢进行约束,之后再约束双下肢,最后对肩部做固定,这样可以提高安全性,减少骨折、脱臼、皮肤损伤等的发生。④约束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尊重患者,尽量在单独的病房进行保护性约束,防止其他无关人员围观。充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病情说明,解释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1.2.2 保护性约束过程中的观察:

①严格按照保护性约束的操作规范,对约束的患者定时进行观察和巡视,每半小时一次,及时记录患者的心理状态,情绪等。②定时对患者进行局部的按摩,尤其是在手足等容易勒伤的部位更要注意保护,可以加用保护垫,并保证合适的松紧度。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定期放松约束。③定时变换患者体位,每隔2小时调整患者的肢体位置,防止压疮的发生。④可以适当地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如果约束过程中患者出现紧急情况,必须及时告知其主管医生。[3]

1.2.3 解除约束后的注意事项:当患者精神状况平稳,由其主管医生评估可以解除约束后,要再次对患者解释约束的原因,消除患者对于保护性约束的疑虑,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避免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1.3 观察指标 通过回顾性分析入组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保护性约束的使用特征,比较患者在约束前后的心理状态。

2 结果

2.1 保护性约束的原因

入组的54名精神科患者中,进行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因为发生损物伤人进行约束的有22人,因为行为失控而约束的有17人,因为不配合医护治疗的有10人,因为意识障碍而进行保护性约束的有5人。

2.2 患者约束前后冲动行为、出走及自杀的发生风险评估情况比较。

实施约束后患者的冲动行为评分为(2.93±0.13)分,出走风险评分为(2.28±0.17)分,自杀风险评分为(4.26±1.91)分,均优于约束前的冲动行为评分(4.61±0.72)分、出走风险评分(4.24±0.33)分和自杀风险评分(8.96±2.62)分。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精神科患者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患者的不合作行为导致冲动暴力、逃跑、自伤、破坏规则及拒药等事件的发生,对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都会造成一定的伤害,并且影响临床治疗效果。保护性约束,是该科患者治疗中一种重要的急性医学干预手段,它主張在治疗期间加强对患者行为的约束与控制,减少不合作事件的发生。有研究发现保护性约束不仅可以避免患者伤害他人、物品或自伤、自杀等,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达到更好地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9月-2019年7月间在我院精神科进行治疗期间进行保护性约束的患者54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显示,入组的54名患者中因为发生损物伤人进行约束的有22人,行为失控而约束的有17人,因为不配合治疗的有10人,意识障碍的有5人。约束后患者的冲动行为评分为(2.93±0.13)分,出走风险评分为(2.28±0.17)分,自杀风险评分为(4.26±1.91)分,均优于约束前的冲动行为评分(4.61±0.72)分、出走风险评分(4.24±0.33)分和自杀风险评分(8.96±2.62)分。

综上所述,保护性约束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冲动行为、出走以及自杀的风险,积极促进临床治疗效果,因此精神科医生可以在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适当地采取保护性约束。

参考文献

张红.保护性约束在精神科患者中的使用特征及护理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8,13(7):62-65.

陈美玲,杨晓江.精神病患者对保护性约束的反应及护理干预[J].医学信息旬刊,2017,05(9):2541-2542.

刘艳丽,聂爱珠.精神科约束保护带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分析[J].新疆中医药,2018,29(2):65-66.

张素专.精神科护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与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19(1):158-159.

张金升.磁扣式保护性约束带在精神科病房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6):162-163.

猜你喜欢
保护性精神科冲动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试论保护性耕作水土保持机理及其在朝阳县地区的推广建议
艺术行走
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调查与研究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冲动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现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