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安全监测技术在蒙城枢纽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2020-09-22 06:25
治淮 2020年8期
关键词:测压管船闸测点

一、项目概况

1.工程概况

安徽涡河蒙城枢纽工程,是涡河流域一座集防洪、排涝、蓄水、灌溉、交通航运于一体的Ⅱ等大(2)型枢纽工程。拟建的主要建筑物由节制闸和船闸组成,节制闸为大(2)型水闸开敞式结构,两孔一联共16孔,单孔净宽10m,总过流宽度160m,设计流量为20年一遇2400m3/s,校核流量为50年一遇2900m3/s。新建船闸为Ⅲ级船闸,设计船型为1000t 级。

2.基坑主要参数

节制闸基坑最大长度约470m,最大宽度约200m,面积约7.6万m2,最大开挖深度达到12.3m;船闸基坑最大长度约530m,最大宽度约90m,面积约3.5万m2,最大开挖深度达到17m。降水前地下水埋深约在18.51~20.81m,开挖降水最大深度约为13.32m。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属于Ⅰ类基坑。

3.地层岩性

工程位于皖北(华北)地层区,属于两淮地层分区淮北地层小区。区内第四系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厚度达数十米至数百米,以冲积和洪积类型为主,地层具多元结构:土性为粉质粘土、粘土、粉细砂、细砂、粉土、淤泥质粉质黏土等。

开挖深度范围内主要包括粉质粘土、粘质粉土、粉细砂等,局部有灰黑色淤泥、淤泥质土,具二元结构,为典型的近代冲积地层。

二、监测必要性分析

枢纽工程建设规模大,结构物集中,建设工期长,主体结构均在基坑内施工。根据已批复的施工组织设计,高峰期基坑内作业人员超过300 人,各种机械设备超过120台套,基坑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参建人员、设备、材料的安全。且基坑两侧为涡河堤防,一旦因基坑开挖导致堤防失稳,可能影响整个淮河流域防洪度汛。因此,采取科学、高效的方式方法对基坑进行监测尤为必要。

三、监测项目及布置

经参建各方研究讨论,确定基坑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基坑边坡水平、垂直位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另外,根据经验,对基坑边坡进行巡视检查,观察边坡有无裂缝、局部坍塌等现象。

1.边坡水平位移监测

基坑边坡水平位移采用测斜管监测,安装在基坑开挖较深的边坡顶部附近,节制闸基坑开挖边坡布置2 套,船闸基坑开挖边坡布置3 套,测斜管钻孔深度深入相应基坑底高程3m左右,共布置5 套测斜管。水平位移测点平面布置详见图1。

测斜管通过滑动式测斜仪监测,采用TL-06B型钻孔测斜仪。

仪器参数:

(1)传感器灵敏度:0.02mm/8″;

(2)标度因素:2.5±0.01v/g;

(3)导轮间距:500mm;

(4)测头尺寸:φ32mm×660mm;

(5)测量范围:±53°;

(6)工作温度:-20℃~70℃;

(7)耐水压:1.2MPa。

图1 测点布置图

观测时将测头导轮沿测斜管导向槽滑入,放松监测电缆将测头缓慢滑至孔底,记录深度标志。将孔底位置作为监测起点,每0.5m 测度一个读数,直至管口位置,然后将测斜仪旋转180°重复操作一次,以减少传感器的偏值和轴对准造成的误差。

测斜管采用ABS 材质专业管材钻孔安装,钻孔孔径130mm,测斜管逐根连接并密封后放入钻孔,调整导槽方向后周围用泥浆回填密实。

水平位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周观测2~3次,根据测点变形速率进行适当调整。基坑开挖完成后待变形趋势趋于稳定后调整至1 周观测1次。

2.边坡垂直位移监测

基坑边坡垂直位移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法监测,在节制闸和船闸开挖边坡顶部布置垂直位移测点,测点尽量布置在阳角处或基坑边坡中部,测点间距60m左右,开挖边坡较缓的位置测点间距可适当加大,在节制闸基坑开挖边坡布置10个测点,船闸基坑开挖边坡布置15个测点,共布置25个测点。垂直位移测点平面布置详见图1。

垂直位移按照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进行观测,垂直位移测量监测设备采用徕卡DNA03 电子水准仪,水准仪配合铟钢条码尺使用,仪器每千米往返误差0.3mm。

施工期垂直位移测点采用带底座的钢管标形式,底座尺寸0.8m×0.8m,埋深1.0m,测点顶部焊接沉降标点,并设保护装置。

垂直位移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每周观测2~3次,根据测点变形速率进行适当调整。基坑开挖完成后待变形趋势趋于稳定后调整至1 周观测1次。

图2 水平位移典型测点测值曲线图

图3 垂直位移典型测点测值过程线图

图4 地下水位典型测点变化过程线图

图5 截渗墙内外水位变化相关过程线图

3.地下水位监测

地下水位采用测压管监测,测压管布置在基坑中央和两个相邻的降水井中间位置,在节制闸基坑中央布置2个测点,基坑边坡降水井中间布置4个测点;船闸基坑中央布置3个测点,基坑边坡降水井中间布置13个测点,在节制闸截渗墙外侧分别布置2个测点,在船闸截渗墙外侧布置4个测点,测点与截渗墙内侧的测点对应布置。测压管安装深度比相邻的降水井深2m左右。共布置测压管28 根,具体平面布置详见图1。

地下水位通过电测水位计观测。采用HY.SWJ-1型电测水位计,仪器分辨率1mm,重复性误差0.2mm。首次观测时应测量测压管管口高程,并根据电测水位计监测结果计算地下水位高程。

测压管采用镀锌钢管钻孔安装,钻孔孔径110mm,透水段钢管钻孔后包裹无纺布,周围回填中粗砂,地面以下3m范围内回填粘土球封孔。

地下水位观测与降水工作同步进行,基坑地下水测压管在降水未达到设计要求水位前,每天观测2次,观测时间应尽量与排水井水位同步观测。当水位达到设计要求水位且水位稳定后,每1~2 天观测1次,基坑回填停止降水后停止观测。

4.巡视检查

主要内容包括对边坡周边有无塌陷、裂缝和滑坡,边坡表面有无裂缝、滑坡和渗水点,基坑底部有无隆起和渗水点,监测设施的是否完好等情况进行巡视检查。该项工作每周巡视1次。日常参建各方发现问题均可直接向项目部提出。

四、监测资料整编与分析

1.水平位移监测资料分析

基坑边坡水平位移监测自2019年4月4日开始进行监测,并及时进行资料整编分析,上报监测结果,指导基坑开挖和施工。基坑开挖施工以来水平位移测值变幅整体相对较小,累计变化量最大值为11.4mm,发生在船闸基坑开挖边坡中间部位。测值没有明显突变和不收敛的趋势性变化,水平位移测值低于规范要求的30mm 警戒值要求,表明基坑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基坑边坡水平位移典型测点曲线见图2。

2.垂直位移监测资料分析

基坑边坡垂直位移监测自2019年4月26日开始观测,目前垂直位移测点变幅相对较小,没有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测值累计变化量最大值为13.4mm,发生在节制闸靠河床侧基坑边坡顶部,各个垂直位移测点变幅值均低于规范要求的30mm 警戒值要求,基坑边坡整体稳定。基坑边坡垂直位移典型测点变化过程线见图3。

3.地下水位监测资料分析

基坑降水工作开始前,基坑内地下水位初始高程在18.51~20.81m范围内,截止到2020年4月20日,各测压管地下水位高程在5.70~16.51m范围内,地下水位最大降幅13.32m。截渗墙内外水头差为2.52~5.79m,表明截渗墙防渗效果良好。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通过计算基坑各个典型开挖高程的测压管水位警戒值指导施工开挖,有效保证了施工安全。目前基坑开挖已达到设计最大深度,基坑地下水位基本趋于稳定,未发生突涌、管涌等危害工程的异常情况。地下水位典型测点变化过程线见图4,截渗墙内外水位变化相关性见图5。

五、结语

涡河蒙城枢纽工程在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开挖的安全监测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事前策划和过程控制,采用测斜管、高精度水准测量、测压管水位量测和巡视检查结合的方式,通过监测反馈和指导施工,有效预防了基坑内突发涌水、边坡坍塌等险情的发生,为保障基坑施工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测压管船闸测点
密云水库白河主坝测压管监测数据变化分析
昭平台水库大坝测压管水位观测数据分析
黏土坝测压管水位异常原因分析
基于MEEMD与相关分析的行星齿轮箱测点优化*
基于CATIA的汽车测点批量开发的研究与应用
抗疫,在三峡两坝船闸水域
岱山水库大坝测压管观测数据分析研究
船闸
动量轮诊断测点配置与资源占用度成本评价
高层建筑二维风致响应实测中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