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对策探析

2020-09-22 22:56张建辉
神州·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

张建辉

摘要: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的新时期,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目标,借助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增强数学课堂的整体效果,本文对高中数学采取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根据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数学教学理论基础,提出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教学;问题驱动;课堂

前言:

数学知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尤其是一些技术性行业,需要借助数学知识的应用来进行建模,数学知识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必须要具备的学习技能。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对数学教学的方法进行积极的创新和优化,借助问题驱动式教学法,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其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采取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重要性

数学教育普遍存在不善于提出问题的现象,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仍旧是采取传统的方式,学生看例题、听讲解、做练习,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高中数学教育要将问题驱动融入到数学课程改革中,借助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打破被动机械式的知识灌输方式,通过问题驱动式教学提高数学知识的生动性,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1]。

二、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数学教学理论基础

(一)心理基础

教师在利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这一机制体系展开教学时,不仅仅要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心理。通常来讲,数学教师不应只看重数学教学的成绩结果,而是重视学生的数学发展过程,强化知识发生的过程,将教学和学习融合在一起,构建起完整的数学体系,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在心理上完善数学学习的观念,创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能力。

(二)教育基础

素质教育理念和教育领域的相互融合,很多的高中教师转变了教育理念,建立和优化数学教育的框架过程中,需要教师提高终生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构建起有效、合理的数学学习框架,将教学思想和教学流程相互统一。运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践行“主体性”的全新教育理论,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基本的教育目标,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和框架,全面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

(三)科学基础

高中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具备一定的科学基础特征,在高中数学中包含非常多的知识点,包括符号、方法、问题、知识等多个方面,从内容构成的角度出发,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特征较明显,落实到实际的数学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将数据分析和计算有关结构结合在一起,构建和完善数学学习的网络,提高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水平。将问题驱动式教学法融入到构建数学网络中,通过展开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依据科学基础建立数学体系,借助科学的内涵整理数学知识的具体框架和体系[2]。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引导和总结,组建小组讨论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大胆提出问题,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和指导作用,让学生查阅资料、文献等,学生充分参与到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中,组建起小组模式展开研究和讨论,解决问题,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另外,数学教师可首先采用“自问自答”的模式进行示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妥善完成了数学问题的处理后,总结整个过程,展望后期的知识学习,在这其中涉及到查阅专业资料、收集知识资料等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课程讨论,形成热情的学习情绪。

(二)合理设计问题,提高问题的开放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利用问题驱动式教学设计开放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从多个角度探索出数学问题的解决办法,提高发现、解决问题的综合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发散思维和数学创新思维,利用开放性问题扩宽数学知识面。例如,针对教材内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正切》这一课程的教学,教师可设计两角和两角差角度的开放性问题,根据实际的教学课堂情况,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三)活跃课堂气氛,衔接新旧知识

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需要师生之间良好的有效互动,数学教师应创设活跃的数学课堂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提高数学课堂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加强各个知识点的内在关联,引导学生思考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在新旧知识点的连接处设置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

(四)结合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

设置相关的数学问题情境,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和体验融入其中,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现象看到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建立起相关模型,引导学生探索其中的数学规律,现场为学生展示和演示,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内容《随机抽样》这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生活中的随机抽样事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将下一课程《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知识点引入,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提出随机抽样、样品和总体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3]。

结论:

综上所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提高课堂气氛的活躍性,应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提高设计问题情景的合理性,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福均.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20(04):62.

[2]郝慧.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驱动式教学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231+233.

[3]贾勇.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J].中国新通信,2019,21(16):220.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