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2020-09-22 12:14徐朝洪
读天下 2020年24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对策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训练,是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需要。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开展朗读训练,采取多元化的朗读方式,让学生读通、读精和读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对策

朗朗的读书声,是校园最美的风景。语言作为人类沟通交流的桥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需要。小学阶段,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有百科之母之称,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践行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目标,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朗读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朗读教学的开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还有助于规范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基于此,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朗读教学,借助朗读教学的开展,构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一)是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需要

2014年,核心素养理念提出,将学生适应于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在核心素养视角下,“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方面。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朗读教学,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技巧,引导学生进行有声朗读,对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由此可见,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重视朗读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发展学生语言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二)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需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具有启蒙性,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夯实其语文学习基础。和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重视朗读教学的开展,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通过齐读、自主朗读的方式读文章,朗朗上口的句子,富有诗意的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充分感知语文学习的魅力。同时,朗读的过程,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开展的现状

虽然朗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等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能力低下,如很多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唱读、喊读,缺乏节奏感、韵律感,学生不懂得断句、停顿等,这种朗读能力低下的现状,与教师日常的训练不足息息相关。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之所以对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不足,主要因素在于应试化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过度关注应试层面的内容,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字词句的讲解上,轻视朗读教学,对学生朗读指导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语文教育模式,与教育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开展的有效性对策

(一)明确朗读教学的目标

目标是指引教学发展的方向。为了全面提高朗读教学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朗读训练的过程中应当明确教学的目标。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朗读教学明确了以下三个目标:

首先,读通。所谓读通,即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充分熟悉朗读文本的字词句,能够读懂、读顺整个内容,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够结合语境、标点符号等,做到停顿、节奏等。可以说:读通是朗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低层次的要求,是学生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地再创造活动。在强化“读通”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读长难句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其次,读精。所谓读精,即学生在读通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更高一个层次的朗读。读精的过程,是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自主探究的过程。在强化“读精”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咬文嚼字”,即充分理解每一个字、每个词的内涵,能够用不同的语气、肢体语言等表达不同词语。如在朗读《要下雨了》一文时,读到“阴沉沉”一词时,教师要指导学生用低沉的语气读出来,充分体现“阴沉沉”的感觉,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最后,讀美。朗读是一个美妙的过程。尤其是有感情地朗读,能够让人们在听的过程中充分感知文本的情感基调。可以说:在朗读的过程中,读美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小学语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在读通、读精的基础之上,要强化读美,即要读出美感,如读出节奏感、画面感,在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善于用表演性朗读,即通过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的配合,让朗读的过程更加具有感染力。

(二)创新朗读指导的方法

以上,笔者分析了朗读教学的基本目标:读通、读精、读美。而要实现以上三个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朗读指导的方法,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首先,教师的范读。范读,即教师示范性朗读。对小学生而言,因知识储备薄弱,缺乏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的范读不可或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指导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范读能力,能够做到读通、读精和读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情境。

其次,开展多元化的朗读训练形式。所谓熟能生巧,在朗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需要的就是要让学生“熟”。而开展多元化的朗读训练形式,则是要让学生熟能生巧的有效途径。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分角色朗读、自主自由朗读、齐声朗读,表演性朗读等,并巧妙地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应用,积极创设朗读教学的情境,最终有助于促使学生熟能生巧,为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之思考[J].学周刊,2018(28).

[2]鲍虹.浅谈教育戏剧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8(S2).

作者简介:

徐朝洪,贵州省遵义市,贵州遵义市播州区泮水镇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对策小学语文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