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处理对鲜切马铃薯片保鲜的影响

2020-09-22 09:26关正萍郭少珏肖春玲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变度总酚果蔬

关正萍 郭少珏 肖春玲

摘要:以新鲜马铃薯切片为试验材料,探讨了其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品质的变化。评估了在0、1、2 ℃等3个低温处理温度下,马铃薯切片在不同储藏时期的感官品质变化得分,测定了褐变度,总酚、丙二醛(MDA)的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在1 ℃处理时鲜切马铃薯片保持了最佳的感官品质,同时此温度下显著抑制了酶促褐变反应、PPO活性和POD活性,显著影响微生物繁殖与MDA的积累,感官评价较高,马铃薯保鲜效果最佳。本研究为马铃薯食品的加工和贮存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鲜切马铃薯片;低温;保鲜;感官品质;褐变度;总酚;丙二醛;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

中图分类号: S532.093;TS2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15-0230-05

鲜切果蔬主要是由新鲜的水果蔬菜为原料,经过冲洗、去皮、剜去芽眼、切成薄片、包装成品等一系列处理后,加工成的100%可食用的新鲜果蔬制品,因此也被称为“最少加工果蔬”[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鲜切水果蔬菜有很多便民、有利的地方。因此,鲜切果蔬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正在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由于消费者现在对既方便食用且保鲜效果好的食品的需求增加,鲜切果蔬产品也受到越来越多关注[3-4]。然而出产鲜切果蔬产品时,加工过程中受到的创伤,导致鲜切产品出现了微生物繁殖、霉变、褐化、软化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成为我国鲜切果蔬加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马铃薯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一种常见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新鲜马铃薯含有约2%蛋白质,并且还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不仅如此,新鲜的马铃薯内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比如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此外,马铃薯还含有丰富的金属矿物质。综上所述,马铃薯是一种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食品,所以人们为它起了一个“地下苹果”的名称[5]。

因为马铃薯含有不少的酚类物质,也有丰厚的多酚氧化酶(PPO),所以在去皮切分的过程中,马铃薯很容易发生酶促褐变,这是马铃薯所含的PPO催化反应的現象。酶促褐变的发生严重破坏了切片马铃薯的外观,大大降低了其食用价值。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就需要寻找适宜的贮藏方式,以延长切片马铃薯的贮藏期并减缓其褐变速度。探究鲜切马铃薯的适宜储藏条件,对鲜切产品防褐变进行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对保证产品品质、延长货架期有很大的价值,对增加鲜切马铃薯产品的市场份额、增加市场竞争力有重要意义[6]。

产品贮藏方式有很多,其中,低温储藏对延缓果蔬采摘后成熟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这一措施也是保持品质的一种常用方法[7]。低温储藏能减缓细胞呼吸速率,保持鲜切果蔬的新鲜程度,也可以延缓组织的软化并且改变其色泽的变化速度,还能让微生物生长缓慢,避免霉化现象的发生。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储藏温度越低,保鲜效果越好,但如果超过此温度范围,就容易产生冷害斑、凹陷、表面变褐等冷害症状。本试验主要研究不同低温处理对鲜切马铃薯片保鲜的影响[8]。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

1.1.1 仪器 752N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上海仪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481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高速离心机(上海卢湘仪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冰箱。

1.1.2 试剂 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盐酸分析纯、甲醇、30%过氧化氢(北京化学试剂厂)、邻苯二酚、愈创木酚、三氯乙酸溶液、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柠檬酸。

1.2 样品处理

选择未腐烂、无机械损伤、个体完好无损、形状差异不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新鲜马铃薯作为试验材料:首先经过冲洗,去除表面的土壤,然后沥干水分,用刀削去表皮,削掉绿色部分,剜去芽眼,切成约0.5 cm厚的薄片,随机分成3组,置于蒸馏水中浸泡5 min以洗去马铃薯表面淀粉,反复浸泡冲洗3次。然后捞出全部切片,放入沥水筐内,沥去表面水分,要求表面干燥。将马铃薯片平均分装入聚乙烯餐盒中,封口编号。每盒装入90 g马铃薯片;每个温度处理2组平行组,放在模拟货架中。在贮存期间,每2 d测定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检测褐变度,测定总酚、丙二醛含量。

1.3 指标的测定

1.3.1 鲜切马铃薯片感官评分标准的确定 将切好的马铃薯切片用蒸馏水浸泡5 min,重复3次。沥干表面水分后进行分装,低温条件下进行储藏,每 2 d 观察其变化,同时记录变化现象,直至马铃薯切片完全褐变,试验停止,鲜切马铃薯片的百分制感官评分标准[9]见表1。

1.3.2 褐变度的测定 采用消光值法[10],将待测样品按1 g ∶ 10 mL(即马铃薯取2 g,蒸馏水取 20 mL)加入预冷的蒸馏水,于低温条件下研磨匀浆2 min,研磨捣碎后,放入冰箱冷藏,取出加入离心管内,4 ℃、8 000 r/min离心15 min,放入冰箱冷藏 5 min,取出40 ℃恒温保存5 min,在410 nm处测定吸光度D410 nm。计算公式:1 U=10×D410 nm[11]。

1.3.3 总酚的测定 称取1.0 g的马铃薯片,研磨成泥浆,吸取5 mL HCl-甲醇溶液(1%),加入混匀,移到20 mL的容量器里面。定容,用HCl-甲醇溶液冲洗转移溶液到20 mL,摇匀。容量瓶放入3 ℃冰箱冷藏,间隔5 min摇匀1次,重复4次后取出。4 000 r/min离心5 min,测280 nm波长下吸光度。重复3次,取平均值。单位以D280 nm/g表示。

1.3.4 丙二醛的测定 参照文献[12]的方法。取新鲜样品1.0 g,研磨成浆后加入2 mL TCA溶液(100 g/L),混匀后再加入3 mL的TCA溶液,研磨充分后转入离心管,4 ℃保存。转速4 000 r/min,离心20 min。取上清液2.0 mL,加入TBA溶液 2.0 mL,混匀,在开水中浸浴20 min后取出,在室温下冷却到4 ℃,4 000 r/min离心20 min。测定 450、532、600 nm的波长处样品的吸光度。

结果以式(1)计算[13]:

MDA(mmol/g)=[6.452×(D652 nm-D600 nm)-0.559×D450 nm]×V1÷VS÷mF。(1)

式中:V1表示提取液总体积(mL);VS表示测定用提取液体积(mL);mF表示样品鲜质量(g)。

1.3.5 多酚氧化酶(PPO)的测定 参考陈建勋等的测定方法[14],称取样品2.0 g,研磨成浆后,加入 2 mL 磷酸缓冲液(0.1 mol/L,pH=6.0),研磨充分后放冰箱冰浴,加入3 mL磷酸缓冲液,冲洗研钵,把清洗液转移到离心管,4 ℃、8 000 r/min离心 15 min。取上清液,备用。取2.7 mL反应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0.1 mol/L,pH=6.0) ∶ 邻苯二酚(0.1 mol/L)(V/V)=8 ∶ 1],40 ℃下恒温静置 3 min,加入0.3 mL上清液,迅速摇匀,在410 nm的波长下,隔1 min记录1次吸光度,重复测3次并记录,测定吸光度每分钟的改变程度,计算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的平均值。

1.3.6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采用曹建康等的愈创木酚测定方法[15],称取样品2.0 g,研磨成浆,加入2 mL磷酸缓冲液(0.1 mol/L,pH值6.0),冰浴中研磨,加入3 mL磷酸缓冲液洗研钵。将溶液转移到离心管内,4 ℃、8 000 r/min离心15 min。取2.7 mL反应液(52.5 mL,0.1 mol/L,pH值6.0磷酸缓冲液中加入12.5 mL 1.5%愈创木酚;5 mL 30%双氧水)40 ℃水浴锅内保温3 min后,加入 0.3 mL 上清液,迅速摇匀,测定470 nm波长下的吸光度,记录结果。隔1 min记1次,共记录3 min。测定吸光度变化,计算3 min内吸光度变化的平均值。

1.4 数据处理

应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感官程度、褐变度、总酚、丙二醛、PPO活性、POD活性的测定结果取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低温条件下鲜切马铃薯片的感官品质变化

感官评价是果蔬品质评价的重要方法之一,感官主要包括外观色泽、味道、软硬酥脆以及食用口感等,可直观表现出其商品价值。如图1所示,鲜切马铃薯片在不同低温环境下,从开始贮藏到完全褐变,群体感官品质均下降,这表明低温保存不能完全抑制新鲜马铃薯切片的感官降解过程。贮藏至10 d,1 ℃低温下保存的鲜切马铃薯片感官评分最高,保持了原来的颜色,质地坚硬,口感脆嫩,商业价值最高,因此1 ℃是最优的保存温度[16]。

2.2 低温条件下鲜切马铃薯片褐变度的变化

加工切割过程中,马铃薯变成马铃薯片,接触外界空气的表面积增大导致马铃薯保存时,很容易发生褐变,影响其贮藏品质。通常用褐变度来衡量样品的褐变程度。贮藏期间,各组鲜切马铃薯片的褐变度如图2所示不断增大,说明贮藏时间越长,褐变程度越严重;当贮藏温度为1 ℃时,褐变度上升速率变缓,这可能是因为多酚类物质受到适宜的低温条件影响,氧化反应生成醌,降低了多酚氧化酶(PPO)活性[17]。马铃薯褐变的现象可以缓和,但不能完全抑制。1 ℃为最适合的低温贮藏条件。

2.3 低温条件对鲜切马铃薯片总酚含量的影响

植物中含有大量的酚类物质且种类繁多,是水果和蔬菜酶着色的重要基质。然而,不同种类的水果和蔬菜参加酶促褐变反应的酚类不同[18-20]。图3表明贮藏期间,各组马铃薯片的总酚含量变化不稳定,其中,在贮藏2~4 d,各组总酚含量均在急剧减少,说明酚类物质被酚酶使用,并参与褐变酶反应,加快了鲜切马铃薯片的褐变速度。后期褐变速度减慢,不再需要过多底物,所以总酚累积量增多[21],导致4 d后总酚含量逐渐升高。该指标的测定表明1 ℃下总酚含量变化较缓,褐变较慢,贮存效果较好。

2.4 低温条件对鲜切马铃薯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MDA等氧化产物的产生,是由于马铃薯被切割加工后,细胞遭破坏,增大了膜透性。在贮藏过程中鲜切马铃薯容易积累有害物质,影响其营养品质[22]。储藏期间,每个温度条件下的鲜切马铃薯片中MDA含量变化如圖4所示,均呈上升趋势,在 2 ℃ 下储藏的马铃薯片MDA含量的增长速度较 1 ℃ 快,说明1 ℃对鲜切马铃薯片有害物质积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5 低温条件对鲜切马铃薯片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

PPO活性是检验褐变程度的重要标志。贮藏10 d间,PPO与内囊膜的结合可能会受损,导致PPO被激活[23]。如图5所示,储藏期间,各组PPO活性均不稳定。储藏至2 d,由于鲜切马铃薯片的压力反应,所有组的PPO活性都明显增加。贮藏至 10 d,1 ℃ 时的鲜切马铃薯片PPO活性最低,保持了较高的商品价值。

2.6 低温条件对鲜切马铃薯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

POD是一种与植物抗体有很大关系的氧化还原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木氮的合成以及酶促褐变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4]。由图6可知,贮藏期间,各组鲜切马铃薯片POD活性变化均呈波动趋势,温度为2 ℃时鲜切马铃薯片的POD活性始终高于其他组。3组POD活性均在贮藏4 d表现活跃,峰值的出现说明此时各组POD活性变化幅度最大,各项生理生化反应最激烈。贮藏至10 d,1 ℃时的POD活性明显低于其他各组,说明适宜的低温条件可以减缓鲜切马铃薯代谢的发生[25]。因此,适宜的低温条件可以抑制鲜切马铃薯片POD活性,证明 1 ℃ 为最适贮藏温度。

3 结论

本试验以鲜切马铃薯片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低温条件下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比较得出最适贮藏温度。分析结果表明,1 ℃是鲜切马铃薯片低温保藏的最适温度,在1 ℃下,马铃薯的感官指标、褐变程度、总酚含量、MDA含量、PPO活性及POD活性均达到最好。

参考文献:

[1]郑林彦,韩 涛,李丽萍. 国内切割果蔬的保鲜研究现状[J]. 食品科学,2005,26(增刊1):125-127.

[2]Mchugh T H,Senesi E. Apple wraps:a novel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xtend the shelf life of fresh cut apple[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0,65(3):480-485.

[3]Oms-Oliu G,Soliva-Fortuny R,Martin-Belloso O. Using polysaccharide-based edible coatings to enhance quality and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fresh-cut melon[J]. 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1(10):1862-1870.

[4]Olmez H,Kretzschmar U. Potential alternative disinfection methods for organic fresh-cut industry for minimizing water consumption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J]. 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2(3):686-693.

[5]胡小松,李积宏. 马铃薯丝加工抗褐变保鲜剂的筛选[J]. 食品科学,1999(6):33-35.

[6]陈海光,姚 青. 切片马铃薯护色及涂膜保鲜[J]. 食品与机械,2004(3):20-22.

[7]李果果,欧智涛,陈东奎,等. 沃柑低温环境贮藏的品质变化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7):219-221.

[8]张 平,张 鹏,刘 辉,等. 不同低温处理对樱桃冷害发生的影响[J]. 食品科学,2012,33(12):303-308.

[9]周文萍,陈经聪,罗兴武. 复合护色液对鲜切马铃薯防褐变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21):6-9.

[10]郁志芳,彭贵霞,夏志华,等. 鲜切山药酶促褐变机理的研究[J]. 食品科学,2003,24(5):44-49.

[11]王 擎,张海英,李红卫,等. 曲酸对鲜切马铃薯与莲藕的褐变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14,29(3):90-93.

[12]王鸿飞,邵兴锋. 果品蔬菜贮藏与加工实验指导[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3]赵 欣,周 婧,陈湘宁,等. OPP/CPP膜中不同气体比例对鲜切马铃薯片保鲜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17):207-211,219.

[14]陈建勋,王晓峰.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15]曹建康,姜微波,赵玉梅. 果蔬采后生理生化实验指导[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16]Kadder A A,Zagory D,Kerbel E I.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J]. Crit Rev Food Sei Nutr,1989,28(1):1-30.

[17]Day B F. High oxygen 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 for flesh prepared produce[J]. Postharv News Infor,1996,7(3):31-34.

[18]Chiralt A,Fito P,Barat J M,et al. Use of vacuum impregnation in food salting process[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1,49(2):141-151.

[19]Fito P,Chiralt A,Betoret N,et al. Vacuum impregnation and osmotic dehydration in matrix engineering:application in functional fresh food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1,49(2):175-183.

[20]周白雪,謝君,包垠秋,等. 低温贮藏对莲藕酚类物质组成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189-191.

[21]程丽林,张长峰,王庆国. 影响鲜切马铃薯褐变相关酶及底物的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2017,33(1):106-111,118.

[22]马玉荣. 鲜切马铃薯褐变控制技术研究[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

[23]郭振龙,杨肖飞,周 婧,等. 北京地区主要生菜品种的耐藏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7(9):304- 308.

[24]Serrano M A,Fortea M I,Delamor F M,et al. Kinetic characterisation and thermal inactivation study of partially purified red pepper(Capsicum annuum L.) peroxidase[J]. Food Chemistry,2008,107(1):193-199.

[25]车 东. 鲜切果蔬产品气调包装工艺及质量评价[D]. 无锡:江南大学,2007.

猜你喜欢
变度总酚果蔬
凌云白毫总酚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优化煨汤藕的护色液配比
鲜切柠檬壳聚糖复合保鲜涂膜配方优化
奇思妙想的果蔬们
清洗果蔬农残 你做对了吗
这些果蔬能保护呼吸道
果蔬大作战
丹参弥罗松酚的提取及总酚含量测定
软枣猕猴桃总酚的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无损检测
正交试验优化微波提取厚朴皮总酚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