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护长负责制在COVID-19重症救治中心的实践与探索

2020-09-23 01:21卢慕荣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护士长重症护士

卢慕荣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广东 广州 510260)

截止到2020年2月16日24时,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共有51857例确诊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死亡人数1669例,其中中国感染人数51174例,94%的新增病例来自湖北省[1]。大约14%的病例中,病毒会引发肺炎和呼吸窘迫等严重疾病,约5%患者病情危重,例如呼吸衰竭、败血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新冠肺炎临床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2]。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有效应对疫情发展,按中央的“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2月16日上午,荆粤合作紧急筹建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开放床位20张,17日开始集中收治全市危重症患者,21日组建重症隔离病房,开放床位50张,以最优医疗资源集中收治全市重症患者。由于该中心在特殊时期由荆粤合作筹建,护理团队由广东和荆州护士组成,人力资源背景复杂,对中心的工作环境制度不熟悉,团队凝聚力弱,试行使用“双护长负责制”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中心于3月20日圆满完成救治工作,共收治危重症患者61例,不良事件0例,医护人员感染0例,患者治愈率95.05%,死亡率4.46%,护士满意度100%。作者有幸参与该项任务,担任广东护理团队护士长之一,现就工作期间重症救治中心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总结与分析,为以后类似护理管理提供经验借鉴,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重症监护病房(ICU)开放床位20张,广东支援护士62人,其中男12人,女50人,平均年龄(32.26±5.69)岁,来自全省23家医院,专业技术职称:主任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6人,护师24人,护士9人,专业:ICU 25人,急诊6人,呼吸4人,普通内科5人,外科2人,心血管1人,妇科2人,儿科2人,神经科2人,手术室3人,感染科3人,全科1人,烧伤1人,血透1人,骨科1人,其它3人。荆州护士为全院支援护士人力库80人,包括护士长,主要来自CCU,NICU及呼吸专科,均为2-5年护士,由于流动更换,职称无进行统计。

2 方法

2.1 落实“双护士长”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内容

ICU及重症隔离病房各设立两名护士长,均为荆州护士长及广东护士长共同管理,荆州护士长为非ICU专业,广东护士长均为ICU专科护士。荆州护士长负责所有对外沟通协调及电脑医嘱,文书书写质控管理工作,包括仪器物品的调配,物资调配,患者转运配送沟通等工作,广东护士长负责全面排班,患者安全管理及专科救治技术的安全开展,感控措施的有效落实等工作。职责明确,分工合作,共同管理。

2.2 排班模式

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不同班次及工作内容,见表1。

2.2.1责任护士 实行连续性无缝隙排班[3],ICU将护理人员分为7组,每组6人,分别为A、B、C、D、E、F、G组,ICU每组按每4h排班,时间为08:00-12:00,12:00-16:00,16:00-20:00,20:00-00:00,00:00-04:00,04:00-8:00,休息班,重症隔离病房将护理人员分为6组,每组5人,按每6h排班,时间为08:00-14:00,14:00-20:00,20:00-02:00,02:00-08:00, 休息班,休息班2,时间排班方法见表2及表3,每组设立组长1人,由荆州护士担任,主要负责抢救医嘱的信息系统处理,对外的沟通协调工作。其他责任护士由广东护士为主力。根据中心实际护理工作量,病人少、工作量少时增加护士休息时间,如遇到突发事件(如重大抢救或护士应急情况时)启动备班,即休息2半小时内到达中心。每日根据ICU及重症隔离病房患者数及工作量情况灵活调整人力。

2.2.2辅助护士 辅助护士包括总务班,治疗班及文书质控班,主要由荆州护士负责。总务班工作时间为10:00-14:00,主要负责患者的订餐及物品的申领,仪器的调试及保养。治疗班工作时间为08:00-12:00,主要负责当班的治疗室药物的配置及发放。文书质控班在清洁区工作,工作时间为12 h,分两个组,24 h持续有文书质控护士,能及时质控文书记录。

2.2.3感控护士 感控护士工作为APN连续性无缝隙排班,工作时间为08:00-16:00,16:00-00:00,00:00-08:00,24 h持续有感控护士在班督导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感控护士由广东护士为主力。

2.2.4专业及层级管理 评估广东护士的专科特点和工作年限,根据两个病房收治患者情况及各岗位工作特点,将7名具有感控经验的护士长及传染科护士安排在感控岗位,35名具ICU、急诊、呼吸内科专业的护士安排在ICU责任护士岗位,其余17名护士安排重症隔离病房。在责任护士分组排班上也注重专业上的搭配,保证每个组里有2名以上具有ICU专业的护士。

表1 中心各班次及工作内容

表2 ICU责任护士排班

表3 重症隔离病房责任护士排班

2.2.5常用物品的五常法管理 中心临时筹建,所有护士均对病房环境不熟悉,物品按五常法管理原则[4],由广东护士长按使用频次罗列常用物品及抢救物品清单,增设两个货架,由荆州护士长负责物品调配的沟通协调及领取,到位后按系统分类法进行整理,贴大标签,每日有总务班对物品数量进行统计及补充整理,便于护士取用。

2.2.6严格落实感控管理 感控护士24小时无缝隙排班,为避免同一时间上班穿脱防护服人员密集,开放两条出入通道,同时申请在脱防护服的污染区安装对讲摄像系统,避免感控护士长时间呆在污染区所引起的不适,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感控人力支出。

2.2.7患者安全管理 每日由荆粤两地护士长共同查房,对患者病情进行护理研判,针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共同协商,制定患者病情及护理重点交接记录单,管床护士熟悉交接单内容并做好每班研判和交接。对危重症患者专科救治技术及外出转运,由广东护士长全程指挥并做好管床护士指导培训。

2.2.8远程专家会诊 针对护理患者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难点及时组织连线广东护理专家进行远程会诊,解答护理难点并学习相关的护理知识,提升护士专业核心能力。

3 讨论

3.1 互补长短,提升团队凝聚力

实施双护长负责制,充分的发挥了荆粤两地护理团队的优势,避免了团队合作的短板效应发生。中心成立初期,考虑到广东护理团队ICU专业性强,但对环境及信息系统操作不熟悉,而荆州护理团队对环境及信息系统操作熟悉,但ICU专业性稍弱的情况,实施了双护长负责制,分工合作,互补长短,共同管理,快速的提升了团队的凝聚力,使荆粤合作护理团队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共同抗疫,团队工作效能最大化。实施一个月,受到了指挥部及荆州医护人员的一致认可,经调研访谈,护士满意度100%。

3.2 优化排班模式,护士工作效能最大化

实施双护长负责制后,充分调研评估护士的专业能力,包括了专业特点及就业年限;对气道湿化管理;高流量湿化机、呼吸机使用;CRRT的独立操作;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优化排班模式,将ICU专业能力强的护士按比例与荆州护士搭配,分配在ICU责任护士团队中,管理危重症患者。将ICU专业能力稍弱的护士安排到重症隔离病房,管理病情较轻的重症患者。随着抗疫后期,病人数减少,实施弹性排班,保证护士休息。通过优化排班模式,使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3.3 精准物品放置,提高工作效率

双护长共同对抢救和常用物品进行管理,使用五常法对物品按使用频次列出清单,按系统法进行归类放置,每日进行整理补充。通过精准物品放置,规范的标识,大大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3.4 严格感控督导,保证“零感染”

双护长共同严格落实感控督导,将具有感控管理经验的护士安排在感控岗位,与院方沟通在进出通道安装对讲摄像系统,对医护人员穿脱防护装置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督导,最终达到医护人员“零感染”目标。

3.5 专业团队管理危重患者,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由广东ICU专业团队为主力来管理危重患者,每日由双护长联合查房,对患者病情进行护理研判,共同制定每日护理重点交接记录单,避免由于频繁交班导致的漏交接情况,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同时,在专业团队管理下,危重患者专科救治技术顺利开展,无不良事件发生。

4 小结

在特殊时期筹建的COVID-19重症救治中心,护理团队来自不同地区及不同专业,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荆粤双护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在中心实践,通过落实双护士长工作职责,分工合作,优化排班模式;落实物品五常法管理;严格感控防护督导;加强患者安全管理;多种形式提高护士核心能力,达到使护士工作效能最大化,荆粤护理团队凝聚力提升,团结合作,共同抗疫并顺利完成任务。

猜你喜欢
护士长重症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等 你
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长轮岗意愿质性研究
探讨开展护理行政查房对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实际临床意义和效果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