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elababy的海岛日记

2020-09-23 07:59李双喜
悦游 Condé Nast Traveler 2020年9期
关键词:海岛海浪三亚

李双喜

黎族少女

08:12“椰风海韵,声声入耳。”

“今天一早,听说我们要去椰子洲岛,本以为它是因为长得像一颗椰子而得名,事实上司机说它根本不是一个岛,而是由十多个长满椰树的岛屿自然形成。

岛上参差不齐的椰树郁郁葱葱,如同一个隐蔽的森林。尽情生长的植物中开出的一条条小道路,四周是鸟虫的鸣叫声。树叶婆娑,窸窸窣窣,有一种出离尘世的幻 觉。

我刚还在想,如果不是因为这份职业,我可能也没有那么多机会去一些遥不可及的远方 。我的职业给予我很多收获,也一点点地把大千世界塞进了我的生命里。

同事介绍说,我头上戴的是海南黎族的头饰,薄薄的银片相互衔接,散发着月色般的柔和光泽。轻轻一晃,你听,还能发出叮当声响。

来过这么多次三亚,我还真的没去过黎村,只是听说那里仍然保留着茅草屋、土坯墙。习惯了最简单生活的黎族儿女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盏青灯,三五藤萝,我甚至能够想象在昏暗的光影下,织布机的‘吱吱声遁入耳门,多美好的画面啊!”

—— Angelababy戴着黎族头饰,行走在细长的石板桥上,有时步子大,有时步子小。脚下水面粼粼发光,倒影绰绰。日渐升高的热浪让眼前呈现有层次的朦胧:水光、轻舟、沙岸,不远处还跑来一只小黄狗。因水而兴的那份徐徐况味终是她愿意驻足的原因吧。

冲浪高手

10:49“跟我一起出海吧。”

“海浪翻腾,阳光明媚,海岛生活给我带来了无可替代的快乐。

记得在我12岁的时候,我在香港大潭第一次尝试了滑水,感觉非常刺激。于是有两年时间,我得空就跑去那里,玩到自己被晒得很黑很黑。要知道,在地理条件优越的大潭,可以充分享受水上运动的乐趣,或者更恰当地说,是重叠又交叉的众多水上世界。初学的时候,我也吃了不少苦头,但是逐渐地学会了保护自己——不让自己被层层海浪所困,也学会了在海里抱着跟大海搏斗的态度驾驭它。之后再当海浪冲上来,一切重归平整如常。

我仍然怀念小时候在大潭玩水的日子,也珍惜当下每片浪花聚在一起的时光。”

——此时,她穿着金色的西装外套靠在帆板上,日光热烈,正好就从头顶洒下来,这是她喜欢的天气,海岛无风也无雨。她把自己的时间放在沙滩上,对着海滩摊开两手,手心盛满阳光。往事如风,她随风。

椰島农女

12:28“欢迎来到我的农场。”

“今年初,我开始修理花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的第一个‘作品是鸡毛菜。如果放在前几年,我大概很难理解这种从细微的观察中获得长久快乐的行为。那段时间,我便把这份快乐交给了菜地——清理杂草,翻地,堆土,播种,浇水。我看到鸡毛菜长出小小的苗,一天天长高,虽然照顾起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土地、阳光、植物都是诚实的,总是能给予相应的回报,也提醒我们不该对身边美好的小事视若无睹。

前几天,我得闲又去花园里转了转,经历了几场大雨过后,田地里的鸡毛菜被浇得所剩无几了,庆幸丝瓜、辣椒还活着。诡异的是,我种的一棵多肉消失了,是被风吹走了吗?我还要再回去找找。

对了,我还在家里种了土豆,前几天拿它们烧了菜。吃的时候还想起去年,我跟随公益项目来到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西藏日喀则市,那里大部分地区海拔在四千米以上,气候干旱,氧气稀薄,却也正因如此,盛产的金刚土豆格外香甜软糯,我也在那儿种了一些土豆,不知道它们现在怎么样了。

农耕生活不断重新定义我关于旅行的一切可能与想象。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其实我挺向往这种田园牧歌式的日常,在田间地头成为果农、瓜农、菜农,每天浇浇水、翻翻土,看它们一点点长大,自得其乐。当然,如果是村子里的小卖部老板娘也不错,像上海有家大福杂货店,在延庆路上,我小时候上学经常路过,是一家夫妻店,印象中老两口还养了几只猫。前几年去那边拍戏,一切竟然还是儿时的模样。”

—— 曾经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不知道在哪个时间节点会变得截然不同。可生命就是充满了太多这样或那样的奇妙时刻,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与你重逢或告别。Angelababy把每个点滴记在心里。

青田渔人

14:39

“鱼、虾、蟹、螺,统统钓上来。”

“下午,我们来到一个小村庄,名叫青田村。听当地人介绍,这里作为三亚曾经的渔村码头,渔民们在这儿世世代代地辛勤劳作。如今虽然码头不再,几艘渔船静静躺在沙滩上,似乎依然在叙说着这里延续的渔村生活,面对此情此景,我甚至能够想象他们曾经于此过着每天追逐浪花的日子。

刚刚路过的村民乐呵呵地告诉我们,现在出海打鱼已经不再是他们谋生的必要手段了,而是变成了生活的乐趣。对于这种乐趣,我曾经当真也是体会过的。几年前,我在泰国的夜里钓过墨鱼,拿着一个小钩子,上面放点儿小虾的碎碎,丢进海里,拿灯一照,抽啊抽啊,墨鱼就上来了。船夫会在船上直接拿起锅把墨鱼油炸。很奇妙,我觉得人的味觉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会变得异常好奇,说到底,风味不仅是个人的记忆,一段时间过去,也变成了关于那座城市的记忆。

眼下的青田村风平浪静,渔船随着海浪摇啊摆啊,阳光打在水面上晃来晃去。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会想起哪里呢?我觉得很像印象中,小时候的香港长洲——同样也保存着渔港的原始面貌,村民们在岛上各自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靠海吃海,三亚街边有数不清的海鲜大排档可以发掘美味,在香港寻食也是一样,皮皮虾、蛤蜊、蛏子、黄油蟹…… 我最喜欢避风塘的做法,虽卖相看似简单,但当中功夫尽见真章,一口下去,酥酥脆脆,在讲究火候的同时还保持了鲜美。

生活绵延,味道是唇齿碰撞出来的习惯,也是可以长久回荡在脑中的记忆。

小时候,我外婆做的排骨年糕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自从外婆过世后,我好多年没有吃到过那个味道,甚至曾经灰心地以为再也吃不到了。直到前两年,我家阿姨做了一次,我吃第一口的时候,哇,就是小时候外婆做的味道,感动得要哭。”

—— 我们总是不停长大,不断向外走,事实上却是一种向内的寻找。食物是我们认知世界、怀 念故乡最亲切的方式。很多时候,是食物把人与故乡紧紧相连。即使阔别多年,排骨年糕大 概还是 Angelababy心中的千山万水。

骑行向导

17:08

“快跟上来,不要掉队。”

“我们坐车颠簸在尘土飞扬的路上。

从青田村出发,大约经过30分钟车程,这座海岛最具活力的部分沿着道路尽头的巷口铺开一条细线,我们顺着这条路一直开,后海村便出现在眼前。

后海村是一个冲浪小镇,走进去的时候,我看到一个个皮肤被晒得黝黑的姑娘、小伙自如地在数米高的海浪之间穿行,一湾白帆点点将碧水拢入怀中。

我常常想,如果不做演员,我更想成为一名导游,可以去往世界各地,给大家介绍不同的景点。当然这份职业也要分外细心,避免意外发生,例如游客丢失护照,小朋友迷路。

导游生活应该不至于让我太过孤单,跑来跑去,总能找到一种治愈自己的方式。干一行爱一行嘛,这一切都像是因热爱而生的一团火,无论象征它的是高悬在天边的烈日,还是眼下每家每户、每日每夜的海浪。

我这人吧,体力还行,只要是我喜欢做的事情,我就感觉有无穷无尽的力气。如果要我安排旅行团,那么我一定要带大家去有水的地方啊。苏梅岛、普吉岛、巴厘岛,大大小小的海岛统统转个遍才行。”

—— 她骑上自行车,在后海村的码头上来来回回。她把双臂笔直地指向天空,一笔一画地描绘出天空的轮廓。或许已经在工作中投入了太多的自我,所以在松弛下来的片刻,她也值得更热烈的心绪起伏。聚光灯下,她常常在做自己与成为外界中理想的人之间撕扯,这也让她有机会去探索那个一度讳莫如深的世界。对于此刻的导游 Angelababy,有几个瞬间,好像只需要闭上眼睛,就能看到她带着一团人骑行在笔直的、没有尽头的道路上,骑呀骑呀,不知道目的地是哪儿,其实也根本不需要知道终点究竟是何方。

酒店門童

19:42

“您好,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

“沿着海棠湾一直开,三亚艾迪逊酒店就在它的中心地带,我们的车子开进大堂,两旁便呈现青翠繁茂的热带雨豆树—— 浓郁的枝叶于此围拢起一片静谧之地。

我迅速跳上接驳车,透过斑驳的枝叶,看到掩映其中的不远处是一座座别墅院落 —— 我向往的海岛生活差不多就是这样,住在不那么靠近城市中心的地方,有间房,有泳池,有海的味道,也有瓜果飘香。早中晚三顿饭吃得好,也要吃得饱,其余的时间做什么都可以:游泳也行,去沙滩也行;出海可以,到处走走也可以。

通常在海岛,我的生活会非常有规律,晚上自然地困,白天也自然地醒,我太喜欢跟着海浪一起早醒早睡了。可能也是因为海边的活动量实在很大,比如昨天我就陪孩子从早到晚游了一天泳,夜里睡得可香了。

酒店向来是我出门旅行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说,好的酒店除了有美味的食物,也能提供很贴心的服务,更重要的是有好的景色。我比较偏爱在大自然中吸取养分,当然,也需要城市中的人情声色。如果是去购物,那一定要住在最繁华的地段了。只是自从有了小孩,出行大多要替他着想,海岛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小朋友在岛上能收获巨大的快乐,我也一样。

我曾经也遇到过非常糟糕的酒店体验,比如打扫的阿姨把跟我一起入眠的毛绒玩具一起丢掉。但那也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绝大多数时候,酒店的工作人员都让我觉得无微不至。如果要让我在酒店众多从业者中选择一项……前台,我 OK的,接打电话,处理大小琐碎的事情,我很喜欢为大家服务。”

—— 在信息时代,我们日夜不息地编织着生活的世界,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当角色转变的时候,每个人的心境也会随之改变 —— 在前台“工作”的这段时间,纷繁的人和事都被 Angelababy关在门外了。一日将尽,各种色彩悄然回转。在那么一些为数不多的夜晚,我仍然想起离别前,她念着留恋三亚的一切。除此之外我猜测,大概还会怀念三亚让她成为的那个样子。想象就那么迫不及待地涌现出来 —— 夜风来临,车 水马龙逐渐消淡,从海上传来的声音越来越近,然后又慢慢安静,行色匆匆的人们各自回家了。

猜你喜欢
海岛海浪三亚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樊应举
在海岛度假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被惯坏的三亚
海浪协奏曲(下)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