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满足需求为导向 创新精益设备管理模式

2020-09-24 06:19曹金青孙绍利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15期
关键词:精益产品质量故障

梁 策,曹金青,孙绍利

(颐中烟草(集团)有限公司卷烟材料分公司,山东青岛 266100)

0 引言

当前,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加速推进,在不断降低的价格和不断提升的人力成本背景下,为了满足市场化经营的需要,企业就需要面对3 个问题:如何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如何让产品的价格打动顾客;如何明确产品投放市场时机。而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与交货期是互有联系、相互制约的:为了维持产品的口碑,必须保证质量;为了维持必要的利润,必须降低成本;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必须保证按时交货。这些问题离不开加工设备的正常、稳定、优质的运行,因此设备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就尤为凸显。

1 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质量提升慢。新版《卷烟工艺规范》对烟草加工设备、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设备能力已经难以满足新规范要求。

(2)维保模式更新慢。在实际维修工作中,由于维修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再加上管理比较粗放,很难找到设备故障的原因,他们对故障通常的处理方法是更换设备零件,而不是积极地分析设备故障、找出故障根源,更不会进行经验总结。这种粗放式的维修过程很不利于精益化管理,也没有促进作用。

(3)管理体制不健全。设备管理体制存在空白区,有人员责任模糊、发生一人多责等情况。例如设备维修方面,对维修人员没有定制定责、定时定期,没有指定固定的人选,所以当设备出现故障后很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也容易出现设备维修不达标的问题。

(4)高技能人才缺失。烟草作为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岗位稳定性强,一线工人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高技能操作工与高技能维修工。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培养方式还是传统师傅带徒弟形式,没有形成全员参与,共同提高的员工成长模式。

(5)物耗管控效果差。产品加工中存在浪费、设备维修过程中存在浪费。

(6)其他。设备出现故障后,相关工作人员或部门会对此展开分析并总结,但多数是停留在针对和改善的阶段,并没有形成一整套可复制性的维修方案和步骤,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因此有一些问题会反复出现。另外,员工的设备维修意识不强、重视程度不够,仅仅把目光集中在设备的使用上,导致很多设备出现“短命”的现象。

2 以满足需求为导向的精益设备管理模式

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离不开设备管理、物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产品质量保证离不开物料质量、设备性能以及人的劳动技能水平和工作态度,成本降低取决于人、物料、设备的合理利用。因此,从设备管理角度入手,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需求主要分为质量需求、设备需求、人员需求、成本需求、安全需求5 类。通过设备的精益化管理,提高企业生产运营管理能力。

2.1 设备满足企业发展质量需求

“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产品质量的关键一是在于生产过程的把控,二是成品的检验。反之,产品的过程检验与最终检验数据也可以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因此,从设备生产环节把控产品质量是关键。

运用可视化、标准化等工具:一是从作业流程上降低质量缺陷风险;二是从设备上提升同质化加工能力;三是从制度上不断追求产品质量卓越。引入的“三化”(即生产过程可视化、操作流程标准化和技术参数同质化)设备管理模式如图1 所示。

图1 “三化”设备管理模式

2.1.1 生产过程可视化

生产现场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异常情况,通过可视化管理工具,形象直观的将生产现场的运行状态反映在管理人员面前,清晰地辨别正常状态与异常状态。将正常状态予以标示,不断发现与消除异常状态。

其具体内容和主要形式主要有3 个方面。

(1)生产安排、质量要求、设备点检、维护和保养情况等信息采用图示方式展现在车间内。

(2)将与生产现场密切相关的规章制度、工作标准等清楚的进行展示,体现管理的透明性,这是是实现员工自主管理的重要内容。

(3)将可视化管理与6S 整理整顿相结合,物品的定置定位用清晰的标示和符号将定置固化和落实下来。通过清晰、标准化的信息符号显示,将各种区域内物品的摆放位置、设备和各种辅联设备、安全风险点等区域鲜明地表示出来,消除物品混放和误置以及人为操作失误。

2.1.2 操作流程标准化

设备安全稳定运转离不开标准化作业流程,建立健全各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统一并优化作业程序与标准,规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每个步骤要求,规范操作方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动作浪费、搬运浪费、等待浪费等现象的发生。例如:设备操作标准化,根据设备的技术条件与生产能力情况,建立《操作工标准操作手册》,图文并茂的张贴在生产机台上。维修操作标准化,将常见设备故障的维修流程做成OPL 单点课或标准OPS 图,规范维修方式方法,减少维修时长。

2.1.3 技术参数同质化

在新版《卷烟工艺规范》中提出,提高“精细化加工、智能化控制、系统化设计”能力[1]。由于烟草设备机型迭代速度较慢,20世纪80 年代的设备经过改造升级现在仍在使用,同时随着国内外高速设备的引进,为了确保同一品牌同一规格卷烟可以在不同的卷烟加工生产点或者生产线上进行生产,产品质量统一,根据设备间存在“差异化”与“个性化”的特点,提出“均值化加工工艺技术”。即同种机型同种设备技术参数,不同机型根据产品特点调整设备技术参数。

2.2 设备满足企业发展设备需求

在设备维护过程中发现,设备维护管理不到位很多时候会对消除和预防设备劣化性故障产生消极影响,降低设备的时间开动率、性能开动率与产品合格率,导致设备综合效率低下。

2.2.1 设备管理“双确认”维修闭环

岗位操作人员将设备出现的问题传到维修岗位,维修人员将根据维修流程对该问题进行评估,然后按照不同的流程进行维修。

行为采用三步闭环管理模式:首先操作工填写设备故障描述,然后跟班维修工确认信息,按照成设备维修规程开始维修,最后维修行为结束,由操作工确认产品质量情况;跟班维修工填写维修记录,填写故常异常台账,由白班维修工根据验收标准验收维修质量并确认(图2)。

采用“双确认”降低了由于跟班维修工技能参差不齐造成的维修质量差异,减少了重复维修次数,达到预防巩固的目的。

2.2.2 “ODM”预防维修体系。

(1)On-site(现场)。点检是实现设备预防维修的重要手段,是设备维护者记录设备状态和及时维护设备的重要工具。一方面可以通过点检记录设备运行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点检发现设备问题。通过点检信息收集归纳设备问题,采用QC 或六西格玛工具加以解决。点检体系是以维修工为主导,以预防维修为宗旨,以现场检查为落脚点的管理体系,它不仅囊括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搜集、汇总,还影响维修的计划的制定、实施与验收。

图2 “双确认”维修闭环

(2)Diagnosing(诊断)。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设备由于老化、磨损、使用不当等问题造成故障在所难免。为更直观分析设备故障异常等情况,增加设备故障异常台账。运用统计的方法对设备异常数据或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根据需要计算出各类设备的故障次数、时间、故障频率、平均故障间隔期、发生原因等,找出故障发生的规律,并对故障原因进行“5W”分析,彻底发掘造成故障的深层次原因,合理安排检修计划,彻底排除设备隐患并完善点检项。“5W”即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进行分析。

(3)Monitoring(监测)。即便在合理的使用和完善的保养维护下,设备的有形磨损与无形消耗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需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大量动态监测数据,既可以准确掌握设备的实际状态,还可以提前发现设备发生故障之前的异常状态,以便在故障前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如修复或者更换零部件等,防止故障的发生,达到预防维修的目的。

2.3 设备满足企业发展成本需求

物耗管理的实践是建立在企业的综合管理上的,其重点是控制、核心是优化。构建精益生产理念,杜绝原材料、在制品和库存等浪费。因此建立“物耗细、能源降”成本管控体系,严把物耗控制关。

物耗细即落实材料消耗“评比制”,对生产原辅材料实行定额控制,设立控制指标,制定控制标准,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分析、奖罚,促进企业全面降耗。

能源降即减少因设备待机、设备空转造成的水电气等能源的流失。通过设备精益化管理,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减少停机浪费;提高设备柔性化加工能力,减少换模时间,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

2.4 设备满足企业发展人员需求

一线员工的参与是设备精益化管理成功的必要条件,企业需要根据员工水平制定相应的培训方式,激励措施和管理规定,采取多种手段提升员工参与性,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对先进人员培训不仅要让其懂操作、懂原理,更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要将普通操作工培养成高级操作工,对操作工提倡多机操作,培养技能广度。将普通维修工锻炼成技术型专家、组成高技能人才攻关队,形成一批能及时解决问题、攻克疑难杂症的专家型人才。

2.5 设备满足企业发展安全需求

全面、准确排查设备隐患是消除设备隐患的前提,也是确保设备有效运行的关键环节。按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要求:一是梳理设备安全事故隐患点;二是对设备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进行安全评估,如设备参数失控、设备系统和安全装置存在的安全隐患、设备更新后未加装配套的安全装置、电气线路老化、配电系统过载保护失效等;三是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把问题与风险分为几个等级,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安全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

3 结语

设备精益化管理是企业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结合企业实际,采用以需求为导向的管理思路,通过建立以设备满足需求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减少设备故障,满足企业生产运营各环节需求,从而改善并提升现场管理水平,帮助企业找到发展道路上的“症结”,实现降本增效。

猜你喜欢
精益产品质量故障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故障一点通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机加零件精益单元构建与应用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故障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