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模式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0-09-25 12:38许丽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炎症性效能依从性

许丽娜

(江苏大学附属武进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江苏 常州 213000)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以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病变为主的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以腹泻、腹痛、粘液便、血便、消瘦、营养不良为其主要临床表现,患者长期承受着躯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以及经济上的沉重负担[1],且患者多为10~40岁的青少年人群,正处于事业和学业的上升阶段,长期罹患疾病对其社会交往及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自我管理指患者通过调节情绪和行为,改变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征兆和症状加以管理和监控,从而控制症状,延缓疾病进展。内容包括情感管理、角色管理和医疗管理,已广泛应用于慢性病的疾病管理中[2]。本文将自我管理模式应用于炎症性肠病患者中,有效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73例,其中男42例,女31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4.7岁。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纳入标准为:(1)符合201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制定的关于IBD的诊断标准[3];(2)排除患有其他胃肠道疾病者;(3)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沟通、理解能力较好;(4)治疗依从性良好;(5)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

1.2 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健康宣教和护理干预,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模式:(1)饮食自我管理:饮食宣教,告知其正确的饮食习惯是避免疾病复发,减少消化道症状的重要因素。添加食物由少到多,由单种到多种,每添加一类食物后应观察并确定无不适症状后再添加另一种食物。如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则应立即停止进食该食物并将其纳入食物禁忌类。用记事本的形式记录每日进食的种类、量、时间及烹饪方式以及进食后的反应及症状。出院后可通过电话咨询或微信平台交流等方式汇报所记录的进食情况[4],及时给予指导。(2)用药的自我管理:良好的服药依从性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宣教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指导其使用闹铃、短信、便利贴等方式提醒按时按量服药。学会灌肠操作,熟悉灌肠药物的温度、浓度、方法和体位,以便出院后减轻病痛。(3)健康行为的自我管理: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不熬夜,积极参加运动锻炼,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以面对疾病。学会疾病症状的自我观察和处理。每日记录大便次数,自查有无腹痛、腹泻、粘液便及血便,监测自身体重变化。定期来院复诊,检查相关实验室指标。

1.3 观察指标

干预1个月后,采用IBD生存质量问卷(IBDQ)及自我效能量表(GSES)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效能感及生存质量。

1.3.1 IBD生存质量问卷(IBDQ)[5]

包括肠道症状、情感能力、社会能力及全身症状共4个维度、32个条目,采用7级评分法,得分越高,则说明IBD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

1.3.2 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GSES)

采用王才康等于2000年译制的中文版量表。包括压力和情绪管理、症状管理、医疗护理管理和缓解期维持管理共4个维度,1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则说明被测试者的自我效能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ASS 22.0软件,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及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1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及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感评分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自我效能感评分的比较(±s)

?

3 讨 论

IBD病程长、易反复发作,长期治疗费用较高,不仅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带给患者沉重的经济负担。患者出院后由于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自我护理的技能,常导致疾病复发,甚至病情加重。自我管理模式是患者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转变,也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理念。本文将自我管理模式应用于IBD患者中,通过对患者进行饮食宣教、用药指导,帮助患者掌握了自我症状的观察和处理,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增强了患者的自我效能感,使患者逐渐适应IBD后的生活,并回归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减轻患者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炎症性效能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高盐饮食或可诱发炎症性疾病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基于排队论的信息系统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分析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