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体会研究

2020-09-25 12:38雷丹丹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院感本院感染率

雷丹丹

(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新生儿科作为医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病房预防与控制一直是科室管理的重大内容,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数以亿计的新生儿因院感而抵抗力低,免疫力差,导致新生儿病情加重、延长住院时间,为此强化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提高院感的识别和处理能力格外重要,本次研究就新生儿病房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进行分析,现将有关结果公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实施病房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后的98例新生儿作为实施后组,将实施前的98例新生儿作为实施前组,实施后组中,男新生儿有48例,女新生儿有50例,早产的有15例,足月的有83例,新生儿的体质重为2.6~2.8 kg,胎龄31~43周。实施前组中,男新生儿有47例,女新生儿有51例,早产的有16例,足月的有82例,新生儿的体质重为2.7~2.8 kg,胎龄32~42周。两组一般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1]。

1.2 方法

①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所有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对新生儿科室实施全面检测,可通过使用抗生素减少入侵环节。定期开展新生儿感染风险因素的评估,明确风险感染结果。合理制定抗感染措施。②新生儿病房应当配备必要的清洁和消毒设施,每个房间内至少设置1套洗手设施、干手设施或干手物品,洗手设施应当为非手触式[2]。病房应当根据床位设置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并符合国家和省的现有规定。③病房护士要相对固定,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3]。④病房严格实施分区管理,分区诊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各区域不交叉。条件不允许时,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遵守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要建立院感病例的诊断、报告制度,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及时报告。加强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完善医院感染病例的上报管理制度。制订并完善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并组织应急演练。一旦出现,及时上报,立即调查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必要时停止接收新患儿。普通新生儿病房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如为空气净化病房,应做好维保与监测管理,并有相关记录。⑤病房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患儿使用后的复用奶瓶、奶嘴应先清洗,后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必须每日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并有记录。严格规范外来奶管理。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4]。

2 结 果

病房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实施之前,本院的新生儿感染率为4.1%。通过实施病房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后,本院的新生儿感染率为1.0%(1/98),病房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前后比较,显然实施的感染率显著下降,差异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施前以及实施后新生儿感染率对比

3 讨 论

新生儿病房是医院的感染多发区,占感染率的5%以上,为了提高新生儿的安全,做好病房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的工作很重要,这关系到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造成新生儿病房的感染因素比较多,其中中损伤皮肤黏膜造成的细菌感染,抗生素滥用引发的感染,护理人员操作不规范引发的感染,空气流通性差造成的感染。针对以上的感染因素,本院进行严格的新生儿病房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措施,从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出发,对新生儿病房严格实施分区管理,通过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对环境、人员以及器械的消毒等方面来降低感染率,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可知,实施病房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措施后的新生儿感染率得到了有效降低。

实施病房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措施能够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从而提高新生儿的安全,值得提倡[5]。

猜你喜欢
院感本院感染率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预警效果及评价研究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区域院感防控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