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补种方法对宿根蔗产量和糖分的影响

2020-09-25 08:32罗亚伟覃振强王维赞李德伟丁华珍
广西糖业 2020年3期
关键词:补种补苗宿根

罗亚伟,覃振强,王维赞,梁 阗,李德伟,丁华珍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7)

甘蔗是多年生植物,宿根甘蔗是指上一造甘蔗收获后,留在土中的蔗蔸(蔗头或蔗桩)上的侧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出土生长成为新的植株,经人工培育而成为新的一造甘蔗。通常简称宿根蔗,也叫老根蔗、老蔸蔗[1]。宿根蔗是甘蔗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甘蔗生产中占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广西宿根蔗面积占植蔗总面积的40%~50%,有些地方甚至占60%[2],宿根蔗由于在生产中受到品种、自然条件、栽培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宿根蔗的有效茎数和产量逐年下降,甚至出现缺株断垄的现象,严重制约甘蔗产业发展。因此,查缺补苗(种)是增加宿根蔗的有效茎数、提高单产、延长宿根年限、减少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3-5]。游建华[6]、樊保宁[7]、梁阗[3]、陈用[5]等人采用不同品种作为种茎直接补种宿根蔗试验,结果表明,桂糖42号、新台糖22号和台优等品种宿根蔗采用桂辐98-296种茎对宿根蔗进行补种,可显著提高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解决宿根蔗缺蔸断垄、产量下降的问题。

本试验在新台糖22号第2年宿根蔗地通过移蔸补植、育苗补种、秋笋直补3种不同方法进行同品种同地块补种试验,以研究不同补种方法对宿根蔗增产增糖效果,为宿根蔗生产补苗、补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地为第2年宿根蔗地,品种为新台糖22号。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设4个不同处理,移蔸补植:直接挖原蔗地的老蔸进行补栽。育苗补种:提前砍种育苗,待蔗苗2~3片叶期补种。秋笋直补:直接砍原蔗地秋笋做种茎补种。空白对照:保持原蔗地状态,不做补种处理。3次重复,每小区5行,行长7.0m,行距1.2m,小区面积42m2,随机区组排列,设保护行(排)。

1.2.2 试验过程

试验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丁当试验基地,旱地,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为红壤土,肥力中等,为第2年宿根蔗地。前茬甘蔗于2018年2月7~8日砍收并留种,9~10日清理蔗叶残株,12日在原蔗地行间育苗,3月19日,在宿根蔗地2~3片叶期、移栽苗2~3片叶期补苗,对各小区缺苗断垄30~40cm以上的蔗行进行翻蔸补种,补种时在缺苗处挖成15~20cm深的种植沟。移蔸补植按照种植沟长度直接移栽相应长度的老蔸。育苗补种按6000苗/666.7m2密度种植移栽苗。秋笋直补按7000芽/666.7m2下种量将同一块蔗地的秋笋基部芽砍成双芽段补种于种植沟,然后覆土。各处理补种后淋水。4月28日破垄施肥大培土,施45%复合肥(N-PK=15-15-15)150公斤/666.7m2,2%吡虫啉缓释颗粒剂4公斤/666.7m2。其他生产管理与大田一致,试验甘蔗于2019年1月23~34日砍收。

1.3 项目调查与方法

苗期调查各处理补种活苗数和出苗数,伸长初期对补种蔗苗及分蘖进行圈围标记,砍收时处理区选取圈围标记的甘蔗、空白对照每小区随机选取20株甘蔗,调查株高、茎径、株龄(节数)、补苗成茎数,补苗成茎重、小区实产、锤度等,计算补苗成茎率,补苗单茎重和甘蔗糖分。计算公式:补苗成茎率=补苗成茎数/补苗活苗数(出苗数)×100%,补苗单茎重=补苗成茎重量(调查茎重)/成茎数(调查株数),甘蔗糖分=田间锤度×1.0852-7.703,增产糖分=补苗成茎重量×甘蔗糖分。试验数据用STST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处理农艺性状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1甘蔗农艺性状调查结果可知,移蔸补植和秋笋直补处理出苗数为42株和41.67株,育苗补种成活苗数为36株,三个处理的成茎数分别为22株、19.67株和18.67株,补苗成茎率分别为52.32%、55.56%和44.66%,相互间差异不显著;株高空白对照>移蔸补植>育苗补种>秋笋直补,平均株高空白对照与移蔸补植差异不显著,二者分别与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差异显著,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相互间差异不显著;茎径空白对照>移蔸补植>育苗补种>秋笋直补,平均茎径空白对照和移蔸补植差异不显著,二者分别与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差异显著,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相互间差异不显著;株龄空白对照>移蔸补植>育苗补种>秋笋直补,空白对照株龄最长,平均株龄空白对照与移蔸补植差异不显著,与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差异显著,移蔸补植、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三个处理相互间差异不显著;各处理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说明,补种植株在株高、茎径、株龄等性状方面均劣于空白对照。3种补种方法以移蔸补植农艺性状表现最好,其株高、茎径、株龄与空白对照,即原宿根蔗地长出的植株差异不显著,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二个处理农艺性状与对照差异都显著。

2.2 各处理产量和品质性状调查结果分析

从表2甘蔗产量和品质性状调查结果可知,单茎重空白对照>移蔸补植>育苗补种>秋笋直补,空白对照最高,平均单茎重分别与其它三个处理差异显著,移蔸补植处理单茎重分别与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处理差异显著,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相互间差异不显著。成茎重量以移蔸补植最高为494.39kg/666.7m2,育苗补种为385.87kg/666.7m2,秋笋直补最低为255.4kg/666.7m2,移蔸补植、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相互间差异显著,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相互间差异不显著;亩实际产量移蔸补植>育苗补种>秋笋直补>空白对照,移蔸补植亩产量最高,比空白对照高460.32kg/666.7m2,增产9.41%,亩产量与空白对照差异显著,移蔸补植、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三个处理亩产量相互间差异不显著,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亩产量分别比空白对照高333.33kg/666.7m2和259.26 kg/666.7m2,分别比空白对照增产6.81%和5.3%,二个处理之间与空白对照差异不显著;甘蔗糖分空白对照>移蔸补植>秋笋直补>育苗补栽,空白对照最高,四个处理甘蔗糖分相互间差异不显著。实际糖分移蔸补植增加61.7kg/666.7m2,育苗补种增加45.73 kg/666.7m2,秋笋直补增加30.57kg/666.7m2。移蔸补植的单茎重、成茎重量、实际产量和甘蔗糖分在三个处理中表现最好,增产增糖效果明显。

表1 各处理甘蔗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表2 各处理甘蔗产量和品质性状调查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宿根蔗要想获得丰产,一方面要选择宿根性好的甘蔗品种,另一方面要从栽培管理措施着手。查苗补缺可解决宿根蔗缺株断垄导致苗数不足的问题,是宿根蔗丰产栽培措施之一[1]。生产上宿根蔗补苗方法一般多采用移密补疏、提前育苗移栽或用种茎直接补种等措施。移密补疏即为移蔸补植,一般是挖取不留宿根蔗地同一品种的健壮蔗蔸,或是挖取缺行断垄较大的行或靠边的几行蔗蔸,被挖去蔗蔸的行,重新种植;育苗移栽就是在收砍蔗时,在田头地角预育一定数量的苗做移栽苗,用移栽苗进行补种;种茎直接补种就是按种新植蔗的方法直接砍种补植[7-9]。移蔸补植为带泥移蔸,虽然在挖蔸时部分根系受到损伤,但是由于老蔸根系发达,地下芽多,移栽后,在适宜的条件下根很快就恢复生长,吸收水分与养分,促进地下芽的萌发和植株的生长,甘蔗长势与原蔗地植株差异不大,补苗效果最好。育苗移栽虽然苗龄与原蔗的蔗苗相差不大,但移栽后,移栽苗会有一个恢复生长的过程,而且此时移栽苗的根系还没长成,吸收功能还很弱,原蔗地植株强大的根系会抑制移栽苗根系的生长,移栽苗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的供应,前期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中后期又受到原蔗地植株的荫蔽,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生长慢,所以株高茎径均不如原蔗地植株,补苗效果较差。秋笋直补,补种的蔗种萌芽期较长,蔗芽出苗后因株龄较小、生长竟争力弱,大多数蔗苗被早长的宿根蔗苗抢夺阳光、水分和养分,最终生长不良而矮小,补苗效果最差。

本试验通过移蔸补植、育苗补种、秋笋直补3种不同方法同品种同地块进行宿根蔗补种试验,结果表明,移蔸补植的植株株高、茎径、株龄、甘蔗糖分等性状与对照(原蔗地植株)差异不显著,甘蔗实际产量比对照高460.32kg/666.7m2,增产9.41%,补种苗增糖61.7kg/666.7m2,增产增糖显著;育苗补种和秋笋直补的植株株高、茎径、株龄、单茎重等性状均不如对照且差异显著,甘蔗实际产量分别比空白对照高333.33kg/666.7m2和 259.26kg/666.7m2, 分 别 增 产6.81%和5.3%,甘蔗糖分增加45.73kg/666.7m2和30.57kg/666.7m2,增产增糖效果不显著。以移蔸补植方法进行宿根蔗补苗,可以有效增加宿根蔗有效茎、提高宿根蔗产量和亩含糖量,补种效果最好。

猜你喜欢
补种补苗宿根
烤烟漂浮育苗精准补种器的设计
小麦归仓?秧苗翠长
温室种苗生产机械化补苗技术*
穴盘苗吹叶补苗机构设计与试验
儿童计划免疫行查漏补种对接种率的作用评价
北方玉米地补种豆角技术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营造与维护
穴盘苗移栽机漏苗检测及补苗控制系统的设计
甘蔗宿根性研究I.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如果接种了涉案疫苗,要补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