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多个孩子的“赛妈”,在中国传播阿拉伯文化

2020-09-26 02:11王鹰RamiKhalil王可维AsadKhalil
国际人才交流 2020年9期
关键词:阿拉伯语外国语教授

文/王鹰(Rami Khalil) 译/王可维(Asad Khalil)

赛勒玛·易卜拉欣(Salma Ibrahim),叙利亚籍。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教授。2017年获得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授予的“外教中国年度人物”称号,2018年获得四川外国语大学“感动川外年度人物”称号,2019年获得“感动重庆十大人物”称号。她在课堂上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编写出版多部适合中国学生的全国通用阿语教材,培养出许多阿拉伯语专业优秀学子。她积极助推重庆与阿拉伯语国家的文化、学术交流。

当我们在脑海里思索母亲的形象时,心底最柔软的那根弦难免被拨动,母亲给予了我们无尽的爱与关怀。纵观人类历史画卷,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讴歌母亲的壮丽诗篇。她们拥有不同的身份——领导者、抗争者、教育家、沟通者或是成仁者,尽管她们的生命轨迹不尽相同,却共同激励着后辈汲取力量,继往开来。

吾以鄙之陋言,分享一位母亲的故事。很多人亲切地称呼她为“赛妈”,她就是我的母亲,四川外国语大学的赛勒玛·易卜拉欣(Salma Ibrahim)教授,她的爱不仅给予了自己的四个孩子,更温暖了来自各地的莘莘学子。

中国是第二故乡

赛妈出生于叙利亚沿海城市拉塔基亚,命运使然,她走上了三尺讲台,自20世纪60年代将大半辈子的时光奉献给了语言文化教学事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一直是她为之奋斗的目标。目前,赛勒玛生活在重庆,是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的一位阿拉伯语教授。

我好奇地问她,为何选择在中国定居,赛妈回忆道:“当我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我们的地理老师在地图上指出了中国的位置,有时还会讲述三国的故事。从那时起,我就对中国充满了向往,我想,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一定要去中国看一看。”

2006年,四川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成立了阿拉伯语专业。就在那年,赛妈收到了教学邀请函。她认为这是一次实现梦想之旅的绝佳机会,可以一探她一直向往的中华文化,并向中国朋友们分享阿拉伯文化的魅力。当赛妈谈到自己的想法时,她的丈夫Youssef Khalil教授和孩子们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支持与赞同。“那时,我未曾想过中国会成为我的最终目的地,也没有想过我的孩子会从4个增加到4000个。”她笑着说。

中国之旅充满了挑战,全新的语言、全新的文化于我们而言是全新的开始。但在川外这个友好大家庭以及朋友们、学生们的支持和帮助下,这些挑战得以顺利克服。赛妈高兴地说:“在中国,我和我的家人在一起,这里还有我热爱的工作。我以重庆为家,把中国当作我的第二故乡,为此我感到十分幸福。”

每逢法定节日和特殊场合,她的手机上就会收到很多问候和祝福。有很多消息:“妈妈,祝您身体健康!”“妈妈,保重身体!”“妈妈,请您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健康,戴好口罩。”我一边看着,一边微笑着,注意到了她的学生们如何称呼她,如何亲密地唤她“妈妈”。她说:“我的学生就是我的孩子,这种关系是相互的。他们对我和对母亲一样,我对他们和对孩子一样。不论他们去往世界何处,都与我保持联系,因为他们知道,每当他们需要建议鼓励、经验指导、爱的规劝,抑或是来自‘母亲’的帮助时,我总会在这里。”当谈及那些已经在阿拉伯国家如埃及、阿联酋等国工作的学生时,她的眼睛闪闪发光,为他们取得的成绩与进步而骄傲。他们经常通过短信向赛妈请教一些有关语言和文化的问题,而赛妈也会第一时间给予他们母亲般的悉心指导。

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

赛勒玛是一个热情好客的人,她的餐桌上摆满了地中海美食,这些美食体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她每周都会与学生们约在办公室交流,不仅给予他们专业知识上的帮助,还会解答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我认为课堂上45分钟的师生交流是远远不够的。教育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随时都参与其中。”赛勒玛教授坚定地说。

我还采访了赛妈的一些学生,他们无一不表达了对她的由衷敬爱与尊重。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白泽鹏说:“在教学上,赛妈十分严谨,充满激情,她能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她的另一个学生补充道:“赛妈很重视课堂互动效果,她经常要我们扮演‘老师’的角色,用阿拉伯语来解释一些概念。”

即使年逾古稀,赛妈依然坚信,有能力的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紧随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她坚信,作为阿拉伯语教师这样的外语老师,应该一直和学生保持“平视”。就像我们与小朋友交流时一样,会弯腰,会蹲下来,或者会把他们举高,以便与他们保持直视。这才是交流的方式,而不是从讲台到学生的交流。因此她乐于学习并掌握一些中文词汇与表达方式,以便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也通过这种方式激励学生们多学习阿拉伯的语言和文化,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早在2008年,赛勒玛教授初到川外授课时,她便注意到学生使用的教材和目前阿拉伯语语言文学的学习标准并不相符。为了使二者相匹配,赛妈与中国教师团队一起开始了任务繁重的教材编写过程,她说:“我将所有的研究成果编写成一本书,因为我坚信这样才能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在2014年和2017年,赛妈和另一位教授吴昊合作出版了《高级阿拉伯语精读》和《简明阿拉伯语语法》两本教材,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阿拉伯语专业全体教师一致认为这两本书不仅内容新颖,而且在学术上符合现代语言学体系标准。不仅如此,她的另外两部教材也即将完成并出版,并且还在撰写一本关于她在中国生活经历的书籍,她将其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荣誉的阶梯》。赛勒玛教授说以她多年在中国的生活经历和所见所闻,中国从来没有停下脚步,不断地前进前进,突破极限,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

去看看自己文化背景以外的东西

赛妈说:“学生们必须要学会成长,要去看看自己文化背景以外的东西。这样才能找到各文化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深入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异同,不断提高语言能力。”基于此理念,她开启了川外与阿拉伯国家高校的交流项目。四川外国语大学于2015年与阿尔及利亚排名第二的特莱姆森大学签署协定,开展交换项目。第一届交换项目于2017年10月启动。至2018年,想参加这一交换项目的学生人数大幅增加。2019年,四川外国语大学派出了第三批交换生,几个月后,已有36名学生学成凯旋,在项目中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为了使川外学子能够进入特莱姆森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赛妈一家做了很多工作。赛妈说:“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求自己成长,这样我们才能在现在的发展趋势下支持正在快速成长的新一代。”毫无疑问,作为这一项目团队中的一员,赛妈努力为想要进入特莱姆森大学继续学习深造的川外学子争取更多的机会。2019年,赴特莱姆森大学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多。目前,还有三位教师在申请特莱姆森大学的博士学位。“我希望借助这个项目,使更多的老师和同学接触到原汁原味的阿拉伯语言和文化。”赛妈确信,“这是一个双边发展的过程。这对于阿拉伯学生们来说,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好机会,希望他们能够来到重庆亲身感受这座美丽山城的独特魅力。”

成为母亲,明智与爱

“我们也一直追随着母亲,”我的弟弟Asad Khalil教授补充道,“小时候,她就是我们的模范老师。她在教育这件事上的要求十分严格,只有在妈妈检查完每天的作业并表示满意之后,我们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我们在母亲的激励下努力学习工作才得以取得今天的成就。因此,我们四个兄弟姐妹会称妈妈为温柔与严厉并存的母亲。哪怕在我读博的时候,在我有自己学生的时候,妈妈仍然没有放弃监督工作。”听到儿子的话语后,赛妈笑着说:“金钱并不能给一个人带来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才会幸福。就我个人而言,我将‘成为母亲’与至少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明智’和‘爱’。”

“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成长为彬彬有礼、尊重他人、富有爱心的人。我是一个非常幸福的母亲,因为子女和他们出色的配偶。无论他们去哪里,都过着增值的生活,让这个世界成为不仅值得自己生活,同时也值得他人生活的地方”。

在赛妈的教导下,我们兄妹几个都取得了博士学位,作为大儿子,我取得管理学博士学位,曾经在美国工作,之后在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工作,后来做了博士后。我的妹妹Rasha Khalil教授取得了法律和管理学双博士学位,我的二弟Rashwan Khalil教授取得城市规划博士学位,我最小的弟弟Asad Khalil教授取得了法学双学位。我们几个都拥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在国际学术界深受认可,但都选择陪在母亲身边,与她一起追求“教书育人”这一永不停滞的目标。“每天都要坚持学习,不断追求卓越”,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赛妈如是说。这样一个将学生与母亲两种身份完美结合的她是多么有魅力!

赛勒玛教授一家在2019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的合影

外国面孔下的中国心

2017年,赛勒玛教授获得了国家外国专家局国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授予的“外教中国年度人物”荣誉称号,以表彰她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2018年,四川外国语大学将“感动川外年度人物”这一殊荣颁发给了赛妈一家,因为几乎每一位家庭成员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为中国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重庆市更是将赛勒玛列为“2019感动重庆十大人物”。

赛妈生性朴实善良,她总能与当地人融为一体。虽然有着外国面孔,但她有着一颗“中国心”。街坊邻里都知道赛妈,有时去到其他地方也会有人认出赛妈。赛妈说:“我从没想过要出名,我想变得更有效力,而不是更有名气,名气只是效力的结果。”采访自己的母亲,是一件有趣的事,这将会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2020年1月29日,我们一家人计划在昆明度过春节,但可惜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影响多个地区,在出发前一天我们取消所有门票和酒店预订并向学校申请成为志愿者,为社区服务,并与所有中国兄弟姐妹一起抗击病毒。“在国际上,就目前各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采取的教育方式来看,中国一直是榜样,”赛妈说,“即使在这艰难的抗疫期间,作为一个对人民负责的大国,中国在防控疫情的同时批准低风险区域学校开学,让各地的学习与生活逐步恢复走上正轨,世界各国都应该看看中国是如何应对这一全人类都正在面临的严峻挑战的。”

作为四个孩子的母亲、四个孩子的奶奶(其中2个是中国人)和4000多个孩子的“赛妈”,妈妈赛勒玛名副其实地赢得了作为母亲的“最高头衔”。赛勒玛让她的孙子们在热爱中国的家庭氛围里长大,家是永远等待着我们的地方,家是永远充满爱的地方。如今,中国已经是赛勒玛的家,也将永远是赛勒玛的家。

猜你喜欢
阿拉伯语外国语教授
刘排教授简介
背 影
浅析阿拉伯语语音学习难点及解决方法
郑州外国语学校
阿拉伯文学选读课程“五读”教学模式初探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论阿拉伯语对西班牙语的影响
The Application of Hedges in EFL Class
An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of “Yue Lai Yue X”
汉阿语气形式对比的探讨
恐怖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