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洗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最佳坐浴时间的探讨

2020-09-26 01:03马鸿旭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16期
关键词:熏洗肉芽肛周

马鸿旭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226000)

痔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肛门直肠疾病,伴有肛门疼痛、便血、痔核脱出等症状,多由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滋生内湿,湿与热结,下注大肠,肠道气机不畅引起。手术治疗是混合痔的优选方案,可以快速消除不适症状。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坐浴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水肿等症状,缩短相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且临床疗效较好[1],但对坐浴的时间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中药熏洗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的最佳坐浴时间,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6月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行外切内扎术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男41例,女19例;年龄19~60岁,平均(39.65±8.96)岁。B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19~60岁,平均(39.23±9.6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由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中混合痔的诊断标准[2]。混合痔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内痔:Ⅰ度为便时滴血,无痔核脱出,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Ⅱ度为便时带血伴内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Ⅲ度为可有便血,排便、劳累等内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Ⅳ度可有便血,内痔脱出,不能还纳或持续脱出。外痔是齿状线远侧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和血栓形成。③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湿热下注型混合痔的诊断标准[3]。便血及肛门肿物,可有肛门坠胀、疼痛或瘙痒等;齿线同一方位上下出现肿物为混合痔。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缘肿物隆起,肛内肿物脱出,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疼痛或有滋水,便干或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低蛋白血症者;伴高血压病、抑郁症者;合并肛周脓肿、肛瘘等其他肛肠疾病者;孕期及哺乳期女性。

2 治疗方法

药用组成:大黄20 g,土茯苓20 g,荆芥15 g,冰片5 g,白矾15 g,鱼腥草60 g,黄柏20 g,苦参30 g,防风20 g。坐浴药物由南通市中医院制剂室加工而成。坐浴方法:两组均从术后第2日开始,排便后进行中药坐浴熏洗,将坐浴药物加至1 500~2 000 m L沸水中,先熏蒸患处,待水温到42℃左右时坐浴,A组熏洗10 min,B组熏洗15 min。两组坐浴后常规换药。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水肿、疼痛、出血、创面肉芽生长情况。①水肿情况。无:创面边缘皮肤柔软,没有异常突起;轻度:创面边缘稍突起,创缘皮肤光亮但柔软,不影响正常活动;中度:创面局部红肿硬痛,创缘皮肤透亮,活动轻度受限;重度:创面呈肿块性突起,活动明显受限。②疼痛情况。无:无疼痛或稍觉下坠不适;轻度:轻微疼痛还可忍受,不影响睡眠;中度:疼痛感较重,轻度影响睡眠;重度:疼痛剧烈,需要口服或者注射镇痛药物,严重影响睡眠。③出血情况。无:切口敷料表面干燥,排便无出血;轻度:便后便纸少量带血或者粪便上少量带血;中度:便时排出较多血液,一般处理可止血;重度:除有上述症状外还有出血性休克症状,需要经过特殊处理。④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正常:肉芽红润;轻度:肉芽苍白;中度:肉芽发白或者炎性肉芽;重度:肉芽局部糜烂、坏死。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水肿、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水肿、出血、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比较(例)

4 讨论

西医认为,混合痔术后炎症刺激致痛物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等作用于肛周,且肛门齿线以下受脊神经的支配,对痛觉反应较敏锐,加之混合痔术后粪便质干会摩擦伤口,加重疼痛。中医认为,痔疮术后疼痛的主要病理机制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4]。混合痔术后直接损伤经络,使局部气血运行受阻,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混合痔术后患者饮食量减少,若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经脉,不荣则痛。混合痔术后肛缘局部淋巴回流受阻,毛细血管损伤导致其通透性增加,血管扩张,影响组织液吸收,导致混合痔术后水肿[5]。混合痔术后排便不畅,强行排便会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加重水肿。肛门直肠有丰富的无静脉瓣血管,混合痔术后患者过早下床、排便困难、活动过度等均可引起出血。

中医认为,该病病因为湿热下注、经络气血阻滞。中药熏洗浴用于混合痔术后患者,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中药熏洗通过热力与药力作用于肛周局部皮肤,热力通过扩张肛周局部毛细血管,降低肛周局部神经的敏感性,抑制肛周痛觉神经传导。中药熏洗能增加肛周表面温度,使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加速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水肿。苦参、冰片等具有清热、消肿、止痛的作用,药物借热使肛周气血疏通,从而缓解疼痛。黄柏、鱼腥草、白矾等中药具有祛湿功效,可促进创面水分吸收,减轻水肿。大黄、土茯苓、荆芥、防风等具有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借助热力与药力的作用,可以使肛周局部气血流畅,促进切口愈合。

研究发现,坐浴时间过长可使肛门括约肌受刺激而长时间痉挛,同时肛周局部血液循环受阻,痛觉神经敏感性越强,而加重疼痛;还会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水分进入组织间隙,加重水肿。但坐浴时间长短与创面出血无相关性[5]。痔术后创面肉芽生长的情况随着熏洗坐浴时间的延长效果越差,这与痔术后肛缘水肿可能有一定关系[6]。一方面痔术后创面局部的水肿,会影响物质交换,导致细胞内钠离子无法泵出,反而加重水肿;另一方面长时间中药熏洗坐浴会使细胞膨胀、破裂、坏死,最终影响创面肉芽生长情况。临床上关于混合痔术后中药熏洗的时间,一般认为在15~30 min[7]。刘玉珠等[8]等认为坐浴时间长短不会引起术后创面出血,在缓解术后疼痛时,先熏蒸10 min,再坐浴5 min左右为宜,在缓解肛缘水肿时,建议坐浴10 min可以更好地消除水肿、促进创面愈合。赵小寅等[6]认为不同的中药坐浴时间都能缓解患者肛门水肿术后的不良反应,对于改善肛门肿胀情况,最佳坐浴时间是10 min,对于减少肛门水肿面积,最佳坐浴时间是20 min。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疼痛、水肿、创面肉芽生长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药熏洗坐浴的最佳时间是10 min,可以较好地改善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肛缘水肿、出血情况,促进切口愈合,提高坐浴疗效。

猜你喜欢
熏洗肉芽肛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后新型吸切器切除吻合口肉芽组织的疗效*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高位肛周脓肿给予切开挂线引流术的治疗效果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细菌性阴道炎应用中药熏洗联合六味地黄汤治疗的效果研究
治阴道霉菌
品读快乐
美容点痣扫斑笔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