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培育下的小学生劳动教育之我见

2020-09-26 12:11汪慧琴
求知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小学生核心素养

汪慧琴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升级,核心素养理念也逐渐出现并迅速发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劳动教育因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本文就核心素养培育下的小学生劳动教育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2-0024-02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劳动教育作为帮助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品质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及理解能力开发科学合理的劳动教育课程,帮助小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小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营造热爱劳动的校园环境氛围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专家及教育者往往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专家与学者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而核心素养教育观念也深深渗透到教学思想中。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培养劳动素养,教师应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教育,从而对小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1]。例如,教师可以对一些表现劳动美德的小故事进行有效的设计,并悬挂在学生常常经过的走廊墙面上,形成教育长廊,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发挥其作用与价值,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劳动教育。教师还可以在学校的大门及教学楼的外墙上布置关于劳动的名人名言,加大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劳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发挥其组织者的作用,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关于劳动教育的板报设计,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让学生明白劳动教育的真正价值与真正意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热情[2]。

二、创设班级劳动情境

除营造良好的校园劳动氛围外,教师要在班级中为学生创设劳动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劳动教学的过程中。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设计关于劳动教育的黑板报及专栏,为学生营造热爱劳动的班级氛围,并且发挥其组织者的作用,积极地在班级中开展关于劳动的活动,通过活动竞赛选取“班级劳动小能手”,以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教学劳动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布置关于劳动教育的家庭作业,如“帮父母分担家务”“整理小房间”“种植小植物”“厨房小助手”等。这些劳动活动的开展可以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小脾气,有效避免学生出现“公主病”“王子病”,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理解父母的辛苦,更好地进行班级课程的学习,并成为教师的小助手。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劳动”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讲讲身边的劳动事例,并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评价,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比赛,选出班级的劳动模范,让学生形成“劳动最光荣”的价值理念,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效塑造学生的优秀品格[3]。

三、营造家庭劳动环境

由于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其思维逻辑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还不是很完善,父母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对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4]。教师如果想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劳动素养,就要获得家长的帮助与支持,在学校与家庭双管齐下的作用下,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家长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水平,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所以一切家务都由家长承担,致使有的学生较为娇气。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帮助家长树立良好的劳动观念,改变家长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5]。在学生参与家庭劳动的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爱心、责任心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并接纳学生帮倒忙的行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自己布置房间物品,培养学生收拾房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感受快乐。除此之外,家长可以在劳动过程中传授学生劳动技巧,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劳动角色,并要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出劳动的示范,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培养自信心,改变懒惰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的意识,让学生由被动进行劳动转化为主动进行劳动[6]。

四、以身作则,树立劳动榜样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创造力及模仿能力。教师应根据小学生这一年龄特点,树立劳动榜样,使小学生在对教师行为的模仿中培养劳動能力[7]。教师是小学生的一面镜子,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进行劳动学习,教师应以身作则,发挥出为人师表的真正价值。例如,教师可以积极处理班级内务,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园卫生打扫、校内劳务处理及劳动公益活动,并积极参与学生的劳动,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劳动的积极性与热情。

首先,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劳动行为进行规范与评价,并及时表扬为班级做贡献的学生。由于所处的生活环境及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差异性,学生的劳动观念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与特点来为学生布置劳动任务,而劳动任务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捡起身边的垃圾、整理房间等。其次,教师要从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入手,规范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培养小学生的劳动意识,使小学生在劳动过程中优化品行。例如,让小学生参加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的劳动活动,为小区设立警示牌等劳动活动。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整理好学习物品,培养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劳动意识[8]。

五、丰富劳动内容,营造劳动氛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爱好,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氛围,提高学生的集体参与度,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劳动的价值与快乐[9]。例如,教师可以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雷锋活动、植树造林活动及学校卫生活动等,创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使学生明白劳动的价值,让学生在整理房间、收拾文具、洗袜子等劳动活动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良性循环和发展。

六、建立劳动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为了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劳动活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培养学生的劳动自信,使学生的劳动付出得到教师与家长的认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劳动欲望与积极性,促进学生劳动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进行劳动评比,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评价,使学生加深友谊,也使教师与学生拉近彼此的距离,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理论基础,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责任感。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性评价,可以使学生形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并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10]。

结 语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改革与发展,核心素养理念被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对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广泛重视。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及个体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及教学策略,从而有效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小学生的品德塑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孙福胜,杨晓丽.小学生劳动教育的人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0(11):6-8.

张春英.小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及策略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251-252.

王冰玉.小学劳动教育的培养路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9(35):122-123.

蔡向东.关于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9(14):131-132.

胡赟赟.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J].教育科学论坛,2020(20):22-24.

冷再英.在劳动中寻找生命的美意——浅谈小学劳动教育[C].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六期“成陶开讲”暨首届“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中青年教师报告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會,2020:231-233.

应良明.劳动教育在小学阶段实施的新挑战及路径探索[J].华夏教师,2020(10):92-93.

孙荧荧.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施途径探究[J].教育观察,2020,09(07):88-89+95.

陈静.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王冰玉.小学劳动教育的培养路径探究[J].内蒙古教育,2019(35):122-123.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小学生核心素养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